有人說:你們考公務員的人和孔乙己有什麼區別

一次高中同學聚會,由於剛畢業兩年,大多數同學只要有時間也都參加了,大家除了研究生在讀外,也差不多都有了工作。當然剛畢業的同學聚會,話題大多數也是工作相關,有詢問對方是什麼單位,也有分享自己工作裡遇到的一些趣事,總體上其樂融融。

同學甲被當地的一家國企錄用,工資大概是1萬左右,要知道我們當地的平均工資水平也就4千左右,一畢業就拿這麼高工資的他,自然也引來不少同學的羨慕。同學乙則因為一直參加公務員考試,考了兩年了還沒有上岸,所以當時還處於待業的狀態,聚會上同學乙也只是一個人默默的傾聽別人的故事。別人問起了自己的狀況,他也只是簡單的談一談,大多數的同學都是鼓勵他,告訴他肯定沒問題的,只要有了機會,他一定沒問題的。

有人說:你們考公務員的人和孔乙己有什麼區別

酒過三巡,同學甲從相互吹牛的同學群中起身,踉踉蹌蹌地去了趟洗手間,回到包間的同學甲注意到了坐在沙發上醒酒的同學乙,也就順勢坐到同學乙身旁,開始以長輩的姿態詢問同學乙工作和生活情況,乙如實的把自己的經歷告訴了甲。甲聽罷,開始給乙指導,你應該這樣,你應該那樣,同學乙也是耐心的傾聽,畢竟同學的建議也是出於好心。

同學甲越說越起勁,又開始炫耀自己的工作多麼好,前途多麼明朗,誇耀自己的時候,還不忘嘲笑同學乙:“就像你這樣一直參加公務員考試,而且也考不上,和那個孔乙己有什麼區別呢?要是公務員都讓你們這些考不上試的孔乙己當了,那這個社會不就亂了嗎?”同學乙聽罷,應付的回應了一下,然後以去衛生間為由離開了同學甲。

大家眼裡的這些堅持考試的公考考生

我們是從高中時的一篇魯迅先生的文章《孔乙己》中瞭解孔乙己這個角色的,孔乙己是一個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讀書人,但是他考了一輩子的科舉連秀才都沒有考上,又沒有功名利祿,生活過得非常窮酸。但孔乙己又有著封建社會教育制度所造就的書生特有的高清本質,窮死也不會去勞動,當別人嘲笑他偷書的時候,他也只是用“竊書不算偷”這樣無力的話語去回應,同時也是在安慰凸顯“阿Q精神”的自己。

有人說:你們考公務員的人和孔乙己有什麼區別

要說像孔乙己,這些考生也的確像孔乙己但相似之處也只是“堅持”

大家對於公考考生的誤解,更多的是對於公務員這個職業的誤解,大家的印象裡,公務員是“鐵飯碗”,考公務員的動機要麼是圖這個鐵飯碗,要麼就是圖所謂的升官發財。

實則不然首先我們必須承認,考公務員最主要的就是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養活自己,但除去這個原因,更多的報考動機是大家所不知道的。

報考動機1:就業壓力面前,考公務員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你去分析這些打持久戰的考生

,你會發現,他們本身大學專業就不太好找工作,甚至說比較冷門。像么么君,當時大四畢業時參加學校的招聘會,上千個企業,只有三個企業招我們專業的學生,這三個企業裡,有一個是以我們專業為名來招聘銷售,另兩個化工企業以我們是外地人直接拒絕了我們。對於一部分考生來說,嚴峻的就業壓力,考公務員對他們來說真的是生活的希望。

有人說:你們考公務員的人和孔乙己有什麼區別

報考動機2:只想離家近一點,但家鄉的企業又不規範。很多考生在外地讀了四年的大學,早已對大城市的喧囂沒有了興趣,他們想著就是早點回家可以找份工作,陪在父母身邊,孝敬父母。可回到家鄉之後,小地方的企業不比大城市的規範,家鄉的企業大多是“家族企業”,想進入這些企業更多是靠的人情關係。而當下的公務員考試則提供了一個即使考生沒有任何人情關係也可以報考的機會,這也是很多考生,即使考公務員很難,也要堅持繼續參加公務員考試原因,畢竟在公務員考試筆試面試這個階段,大家都是平等的!

有人說:你們考公務員的人和孔乙己有什麼區別

參加考試的考生不是孔乙己!通過公務員考試成功上岸的考生,更不是孔乙己!

一、招考制度趨於穩定化,把緊了公務員隊伍的入口

如果你能夠了解公務員考試的發展歷史,我相信你可以更相信公務員考試製度是可以為老百姓選出不錯的公職人員。

  • 20世紀50年代: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為了適應當時的計劃經濟體制,幹部錄用主要是統一分配,這個制度在當時百廢待興的新中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 20世紀80年代:

1980年,鄧小平同志提出:將來很多職務、職稱,只要考試合格,就應當錄用或授予。於是,對

公務員制度的改革開始進入日程。

1982年,原勞動人事部制定下發《吸收錄用幹部問題的若干規定》,從此,考試進入幹部錄用程序中

1987年,黨的十三大決定建立國家公務員制度

1989年,原人事部在監察部、審計署等6部門進行公務員考試錄用試點。這稱得上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公務員考試,當時稱作“國家工作人員錄用考試”。

有人說:你們考公務員的人和孔乙己有什麼區別

  • 20世紀90年代至今:

1993年國務院第二次常務會議通過發佈了《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公務員考錄製度正式建立

1994年《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正式頒佈,“國家工作人員錄用考試”改名為“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公務員考試逐漸進入了一個相對規範的軌道,考試科目和題型趨於穩定

公務員考試承擔著為國家選拔優秀公務員的重任,這也是每年公務員考試受社會關注的重要原因,通過了解我國公務員考試的發展簡史,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的公務員考試處於不斷髮展完善的過程中。今後,我國的公務員考試將繼續朝著更加

公平公正的方向邁進。

二、報考考生普通的家境狀況,造就了樸實的理想信念

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其實大多數出自寒門,家庭條件殷實富足或背景關係複雜的考生的確是有,但屬於少數。八零後的公務員大多數是來自農村家庭,而九零後的公務員大多數也只是出自城鎮的工薪階級家庭。

我的一個朋友考上公務員後,他告訴我,努力考公務員是他年輕時做的最正確的選擇,他可以讓他的父母放心,他告訴我,說他的父母是從農村到城市裡打工的人,年齡大了,把他供出來不容易,他也想通過這個工作讓父母放心,也算是報答父母。他說他的父親沒什麼文化,但是當他考上公務員後,他父親對他說:“我也沒什麼文化,考上公務員是好事,你考的是法院,以後要做法官,你可不敢隨便拿別人東西,不要做壞良心的事情!”一位農民父親樸實的話語中,寄託了多少對於孩子的殷殷期待。朋友告訴我,他這輩子也不會忘記這句話的!

有人說:你們考公務員的人和孔乙己有什麼區別

出生普通其實是這批年輕公務員考生最大的財富,平凡的人生經歷,讓他們的理想信念更加的樸實無華,他們對於公務員這個崗位也會更加的珍惜。而這些可以沉下心來,刻苦努力最終公考成功的考生中,很少有那些飛揚跋扈的富家子,更多的是善良、負責、耐心的普通人。

有這些積極向上的普通人做公務員,他們更能體會到群眾的感受,更能聽到群眾的聲音,因為他們自己就是群眾中一員

三、新時代的變遷,入職的新公務員沒有幹事的顧慮了

為什麼么么君如此相信這些通過公務員考試成為公務員的年輕人呢?

因為他們沒有負擔,這個負擔不是他們個人生活的負擔,而是腐敗的負擔

和一位年輕的科室負責人交談,他說他最幸運的就是在2012以後考了這個編制,我問他為什麼這麼說?他告訴我,他工作之後已經是出臺八項規定之後了,所以他沒拿過別人一分錢,沒收過一次禮,現在當他成為了負責人之後,處理事情完全可以按照規定來辦,完全不用考慮其他因素。

有人說:你們考公務員的人和孔乙己有什麼區別

公務員考試製度造就了公職人員的嚴格錄用,同時政治生態的逐漸好轉,也給這些參加公務員考試成為公務員的年輕人更多的幹事的機會,讓這些年輕人不僅想幹事,更愛幹事!

請相信這些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他們一定不負韶華!一定不負眾望!

《孔乙己》讓我們認識到了科舉制度的落後,也見識到了封建社會讀書人的迂腐。

可當今新時代的公考考生,早已不是像孔乙己一樣教條,這些考生接受過良好的素質教育,他們知道孰輕孰重,也知道他們參加的公務員考試的實質性質。他們也做好了準備,應對接下來紛繁複雜的公務員工作,尤其是基層工作,他們也有信心做一個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家人、對得起群眾的人民公僕!

有人說:你們考公務員的人和孔乙己有什麼區別

請不要用孔乙己的標準去衡量這些努力備考的公考考生了!

加油!公考路上依然奮鬥的大家!

有人說:你們考公務員的人和孔乙己有什麼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