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冠心病吗?

罗上林


卢先生75岁,最近总是觉得没精神,没力气,到医院查出来消化道出血,原来吃着阿司匹林,已经吃了好几年了。



目前看来就是吃阿司匹林导致的出血,卢先生本身并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只是有高血压10年,前几年发现血脂有点高。于是不知道听谁说老年人要吃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这就开始吃阿司匹林了,一吃就是几年。

老人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冠心病,这是完全错误的!

阿司匹林确实能预防冠心病,但并不是适合所有老年人,甚至可以说对于绝大多数老年人,只要没有发生冠心病,肯定不需要需要阿司匹林来预防,因为那样只会增加阿司匹林出血的风险。


首先我们肯定,已经发生了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脑梗死的患者,不管多大年龄,只要没有禁忌症,都需要吃阿司匹林。但如果还没有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只是想吃阿司匹林来预防,比如说预防冠心病,那么并不是大家都适合,更不是说老年人就得吃阿司匹林来预防冠心病。

我们看看美国指南怎么说,70 岁以上老人不用,也就是70岁以上的人不建议吃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不用。

有人说了,你们只会看美国人怎么做,那么我们看看我国专家共识:给出的建议就是 70 岁以上老年人不能使用阿司匹林,出血风险高的人群不用,这是非常明确的一致性意见。

也就是中美指南都建议70岁以上的老年人,没有必要吃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当然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疾病那肯定是需要服用的。

那么70岁的老年人,如何预防冠心病呢?其实对于所有人预防冠心病,都必须做到健康生活+控制三高。我们知道冠心病就是心脏的动脉血管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斑块导致血管狭窄,这叫冠心病。那么预防冠心病的本质就是预防斑块加重,那么什么导致斑块加重呢?



这些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斑块,也就是大家喜欢叫的血管垃圾,和高盐高糖高油饮食,肥胖,久坐不运动,抽烟酗酒,熬夜压力大,遗传基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不控制,这些因素越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越大。所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就是要尽可能的做好自己,健康生活,发现三高,积极正规的控制,远离烟酒,控制体重,坚持运动,减盐减油减糖等等健康的日常生活。

当然,目前指南对于小于70岁的人,如果有高危因素,经过评分后,还是推荐可以服用阿司匹林的,但必须经过专业评分,而且指南明确提出,预防冠心病,不能只靠阿司匹林,更主要要靠健康生活!


心血管王医生


在预防冠心病方面确实有极大的作用,这在全球关于阿司匹林的研究中也是证据最为充分的。

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阿司匹林主要用于冠心病及相关心血管事件的预防,并非针对所有非心脏疾病患者和一般人群。也就是说,只有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或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的患者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服用阿司匹林需要注意什么?

预防性使用或者明确上述疾病的患者为预防心肌梗死、外周动脉血栓,应该终生服用阿司匹林。如果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推荐剂量为100mg,每日1次,饭前服用;如果使用普通非肠溶剂型的阿司匹林,推荐剂量为100mg,每日1次,饭后服用。

在这里,我要提醒各位朋友,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阿司匹林也不例外。在使用阿司匹林的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与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有关的胃黏膜损伤、胃溃疡及胃出血问题。

已经明确有血小板降低或功能障碍、消化道溃疡、发生一般性出血的患者应该慎用阿司匹林,如果必须要使用,也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换用其他药物。正在发生消化道出血、其他重要脏器大出血、阿司匹林过敏或诱发哮喘者应该禁用阿司匹林。

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朋友,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大便隐血,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做胃镜检查,以便监测是否存在胃黏膜损伤、胃溃疡及胃出血等问题的发生。


人卫约健康


在目前的已成体系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规范中,对于不同种类药物不同专家及临床医生可能有自己更倾向更推荐的药物,但对于阿司匹林,几乎所有的国内外专家都会力荐应用。阿司匹林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无论是早期预防,还是药物治疗,甚至于术后管理,都是极其重要的基础用药,更是目前各国各级医学会推荐的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用药。

许多国内外大规模人群研究显示,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可以显著减少心脑血管恶性时间的比例,比如男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比例,以及绝经后的女性发生脑卒中的比例,等等。因此,只要没有严重的禁忌症,我们都推荐常规剂量的应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尤其对于老年人,由于血液系统粘滞度的增加,血管壁质量变差等原因,使得高龄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更应该积极应用阿司匹林,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

当然,对于老年人而言,病史复杂且病程长,在用药时需要兼顾的问题较多。对于阿司匹林来讲,目前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是对胃肠道的副作用,及自己本身服用过量后抗凝过度的问题。就我们自己的经验来看,阿司匹林胃肠道反应发生的比例并不高,且目前市场上主要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已经在缓解胃肠刺激、减少胃肠道反应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而抗凝过度的问题,则的确在学界存在广泛而持久的争论,专家也提出应抵抗盲目服用阿司匹林的诱惑,但小剂量服用(75mg/d)应是相对安全且收益较大的选择。

最后总结起来,对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的建议:

1. 除非有明确禁忌症,建议积极应用阿司匹林进行血栓形成类疾病预防,且以小剂量为宜;

2. 不要贸然自行加量,考虑加量前应进行专科咨询;

3. 在服用过程中出现出血性疾病不必过度紧张,但要及时就医调整用量,并进行对症处理;

4. 50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女性是开始应用阿司匹林的适宜年龄;

5. 晚上睡前一杯温水送服一片阿司匹林(75mg),对于预防夜间出现的急性心梗及脑卒中效果更加明显。


心血管守护者贡鸣说


这位患者可能是对阿司匹林有什么误解吧,没有发作过心脏病或是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是没有必要天天吃的。阿司匹林不是什么保健产品,乱用阿司匹林有害无益,这点要搞清楚的。

在没有发生过,无明确的心血管疾病或仅是因为年龄大了而服用阿司匹林,并不能降低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率,滥用还可能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尤其对于老年人。如果老年人长期将阿司匹林作为预防手段,一旦遭遇致命脑出血的头部创伤,死亡率也会更高。

如果已经做过造影确诊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或是做过支架和心脏搭桥手术已经确诊心血管病的人,如果没有禁忌都应该服用阿司匹林。

患者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抽烟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果医生认为有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可能性,也可给予每日低剂量(100mg)阿司匹林。

低剂量阿司匹林可用作为抗血小板药物:

1.可防止血栓形成,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风险。

2.通过防止凝块形成来预防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肌梗塞。

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势必会影响凝血功能,对肠胃黏膜也有一定的刺激,对于易出血者、胃溃疡和胃出血者应慎用。此外,对阿司匹林过敏者禁止服用。

阿司匹林在治病同时也可导致出血等严重副作用,有严格的用药指征,任何服用阿司匹林的人都应该先咨询医生。16岁以下的人通常不应服用阿司匹林,除非在极少数情况下和医疗监督下。

欢迎大家关注我,一个神经外科大夫,为你科普健康与快乐知识。



每天服用阿司匹林能够预防冠心病吗?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意思,阿司匹林确实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基础药物和重要药物,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是否需要阿司匹林,需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 确实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来进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2. 经过严格的出血风险评估,确定长期服药的身体健康获益大于出血风险。

哪些情况的老年人可以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血管疾病?

虽然谈过很多次,还是先来谈一下阿司匹林在心血管方面的药理作用,因为只有充分了解了药理作用,才能正确的认识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和用药风险。

阿司匹林是一个百年老药,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的应用也有几十年了,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服用阿司匹林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发挥了阿司匹林对于血小板聚集的抵抗作用。我们身体的血小板是出现出血时迅速止血的重要血液成分,当出现外伤时,血小板会在伤口处聚集,同时结合纤维蛋白等,让伤口迅速止血结痂;而我们血管内壁的斑块破裂时,同样也会激活我们身体的凝血机制,导致血小板的聚集,有时就会在血管内聚集形成“血栓”,堵塞我们的血管,而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理作用,在血管内出现“伤口”,激活血小板聚集反应时,阿司匹林能够减少这种聚集的产生,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血栓风险的作用。

正是因为这种预防血栓的药物作用,阿司匹林成为了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基础用药,至今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替代它的临床地位。对于什么人适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也就很明确的,那就是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患者,可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来进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如果本身没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当然是不用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疾病的。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应用,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

1. 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进行一定的干预治疗后,如行支架手术或搭桥手术的心脏病患者,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二次发作,一般建议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来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这种情况,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当然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

2. 还没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存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多种风险因素,如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吸烟,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都是用于评估风险的因素,如果评估为了高风险因素,可以考虑服用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要做好风险评估

前面我们介绍了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是抵抗血小板的聚集,这种作用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它是预防血栓的良药,但如果碰到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方面的内出血问题时,这种抗血小板作用,就会导致出血风险的加大和出血不易凝固的问题出现。因此,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来说,一方面要注意对症应用,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出血风险的评估,如果出血的风险大于服药带来的身体健康获益,当然就是不应该服用阿司匹林的。


通常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服用阿司匹林预防疾病的二次发生,大多数情况下是,即使有一定的消化道出血风险的朋友,也要在保护胃黏膜药物的辅助下,服用阿司匹林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毕竟对于明确的心血管疾病预防获益,比起可能发生的出血风险,使用阿司匹林还是合理的。

近些年来,对于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各大临床指南都开始不断的修订,越来越趋于保守。欧洲的新版指南已经删除了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应用,也就是说,认为对于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即使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较高,服用阿司匹林的预防效果和导致出血风险方面,也没有明确的优势。而个人更认同美国的心血管指南中的观点,美国指南中强调了风险的进一步评估,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十年内发病风险超过15%),而本身又出血风险较低的患者,可以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而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且已经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也建议继续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来进行一级预防,而如果是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则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除了给出了一级预防的用药建议以外,还强调了患者教育的重要性,如果患者能够充分的认识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带来的出血风险,注意观察用药情况和定期的进行相关检查,对于减少阿司匹林的用药风险,也是非常重要的。


李药师谈健康


冠心病是心内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我国居民猝死原因中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安全的一种疾病。关于如何预防冠心病,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阿司匹林能够预防冠心病吗?

在已经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当中,足够多的证据显示阿司匹林能够用于高危人群的冠心病的一级预防,而且对于已经罹患冠心病的人群,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阿司匹林,以减少冠心病的相关并发症,减少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由此可见阿司匹林能够预防冠心病,而且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


二、是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可以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冠心病?

当然不是这样,在2018年发表的两项研究都显示出,对于低中危人群使用阿司匹林用来冠心病一级预防,不仅获益不多还会增加患者出血风险。由此而引发的阿司匹林跌落神坛的说法不绝于耳,欧美等各国的指南也都把阿司匹林用于低中危患者的一级预防进行了推荐级别的下调。所以对于没有冠心病高危风险,或者说仅仅是有低中危风险的人群使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冠心病是不可取的。


三、那么老人应该如何预防冠心病?

关于预防冠心病的做法,我们不止一次的科普过,而且在其他医生的科普文章中也经常会被提及,如何预防冠心病呢?首先生活方式的干预非常重要,在生活方式当中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是冠心病的重要诱发原因,比如抽烟、酗酒、不运动、加班熬夜等等。其次预防冠心病的等位病,或者说是诱发疾病也非常重要,常见的可以诱发冠心病的基础疾病有很多,比如常见的四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高体重。最后就是良好的心态,对于预防冠心病也非常重要。


看懂了吗?如果没有一定的必要性,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冠心病等于画蛇添足,但对于高危人群或者已经诊断明确的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是必须使用的。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健康


首先要说的是,阿司匹林确实在防治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得冠心病或存在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而且阿司匹林作为一种药物,是有其使用的适应症的,并非人人都可服用,也不应以年龄作为是否需要服用的依据。

什么是冠心病和心梗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也就是说它发生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动脉血管壁中有大量的脂类物质沉积而导致,可使血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且弹性下降、脆性增加,从而对血管中血液的流动产生影响,当阻碍了血流,会造成心肌缺血而引起心绞痛,完全阻断了血流,则会发生心肌缺血坏死而引起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的作用

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之所以会发生完全阻断血流,是因为粥样硬化的血管中的粥样斑块发生破裂,其中的脂类物质暴露在血液中,吸引大量的血小板聚集在其周围而形成血栓,不断增大的血栓最终堵塞了血管而导致。而阿司匹林所起的作用并不能预防动脉硬化的形成,也不能防止动脉斑块的破裂,它只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避免血栓的形成。

由此可见,只有当血管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或是存在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时,服用阿匹林才能发挥其防心脑血管病的作用,否则由于其存在的抑制血小板的作用,可能促使或加重出血性疾病的发生。

有些人认为,老年人大都存在动脉硬化,所以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有好处,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血管发生动脉硬化是必然趋势,但动脉硬化有别于动脉粥样硬化,前者是自然老化的一种现象,而后者是一种病理性的血管改变,血管壁中存在大量的脂类物质,多与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等血管损害性疾病有关。

因此适宜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除了已经明确诊断患者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之外,是否需要服用,就至少满足以下三个及以上的条件:

  • 男性年龄在50以上,女性处于绝经期

  • 直系亲属中有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

  • 吸烟者

  • 肥胖者

  • 血脂异常者

  • 糖尿病患者

  • 高血压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脑出血者,血压收缩压大于160mmHg者,患者有严重的出血性疾病如消化道溃疡者均禁服阿司匹林。此外,近些年随着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其最有受益人群也做出了归纳与总结:

  • 对小于50岁及大于70岁的人群,现有证据不能明确服用阿司匹林的获益大小

  • 预期寿命小于10年的人群应遵从本人是否愿意服用阿司匹林的意愿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天天听健康,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阿司匹林一般不建议作为冠心病、脑梗一类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因为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比较大,长期服用会造成凝血障碍。如果没有用药指征,一般不建议服用。


好消息:您想更加健康长寿吗?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橙医生心脑课堂每日为您送上实用、靠谱的心脑血管科普知识。\n


橙医生健康课堂


你好!遵医嘱,科学服用为佳!


巾帼球迷大武汉杨老师


冠心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

血栓是心脑血管疾病肇事者。而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防止其堵塞血管,引发血管缺血或供血中断,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复发、加重。


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①预防从未发生过心脑血管病的人群首次发生此病。②预防已发生过此病但经过治疗,病情已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的患者,复发此病。

阿司匹林是否可以用来预防心脑血管病?其效果如何?在世界卫生组织中有关心脑血管疾病论述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在发作心脏病或中风之后,阿司匹林与其它有效降脂降压的药物联合用药,能够大幅度减少疾病复发或死亡的危险。大量、反复对已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的研究也证明,阿司匹林可使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减少约1/4。对存在高危因素易发生心脑血管病的10万人群的调查也表明——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男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女性卒中、心血管病的发生率。

冠心病的易发高危因素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家族史。


哪些人应该服用阿司匹林以预防心脑血管病?①处于康复期的心脑血管病患者。②大于40岁的男性或50岁以上的女性,并且都伴有至少两项高危治病因素的人群。③50岁以上男性或大于60岁的女性,伴有至少一项以上危险因素的亚健康人群


预防用,阿司匹林该如何服用?目前,在国内,为预防冠心病发生,推荐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剂量范围是75~150毫克/日。但也有不少国家在相关指南中推荐100毫克/日(即拜阿司匹灵1片)。无论国内外,服药次数是统一的,即每日一次,就已足够保持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目前,国际上认为,阿司匹林是预防冠心病复发的最重要的药物和标准治疗药物之一。建议晚上睡觉前服用,药效最佳,也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有胃不适着,饭后半小时温水服用;严重者在医生指导下联用护胃药。


哪些人不适合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病?预防者服用阿司匹林,必须是小剂量的,且要以没有阿司匹林禁忌证(主要为哮喘,慢性荨麻疹,对阿司匹林过敏,患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活动性胃溃疡等)为前提。

预防药物阿司匹林的选择。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肠溶片两者疗效一样,但前者服用时对胃肠刺激大且副作用大,不适于长期服用;后者则安全性更好,且临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治疗。


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一种处方药,自行到外面药店是买不到的。而外面药店自行可以买到的阿司匹林泡腾片并无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作用,千万别被误导擅自更替两种药物的使用,以免引起意外危险发生,造成严重后果。

正处在心脑血管病中的患者或处在康复期的患者,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加重、复方,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按医嘱有规律地应用阿司匹林,药量随时根据病情变化、身体情况调整,免得抗凝无效或过度,尤其是老年人。想要预防心脑血管病发生的中年人,应到医院体检后,让医生根据当时体检指标给予相应的预防用量,单用还是需联合其它药物,才能更好达到预防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