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吉利的吉地”,官方考古人員發掘的唯一帝陵——定陵

位於北京的明“十三陵"中,有三座陵墓規制比較大:一是明成祖朱棣的長陵;二是世宗皇帝朱厚熜的永陵;三是神宗皇帝朱翊鈞的定陵。其中,定陵被稱為"最不吉利的吉地”。

“最不吉利的吉地”,官方考古人員發掘的唯一帝陵——定陵

定陵位於北京昌平縣境內天壽山南麓大峪山下,埋葬著明代萬曆帝朱翊鈞和孝端、孝靖兩位皇后。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朱翊鈞病逝,十月葬於定陵。

他可能萬萬沒有想到,三百多年後的1958年,他的墳墓被髮掘。1966年8日24日下午,他的屍骨又被紅衛兵小將砸爛、焚燒。為此,民間對於定陵的遭遇,一直有個說法就是風水不好。不管這種說法是真是假,關於定陵的建造,史書上有一些記載卻是十分有趣的。

“最不吉利的吉地”,官方考古人員發掘的唯一帝陵——定陵

據史料記載,明神宗朱翊鈞10歲登基繼承大位,在位之初,任用張居正等大臣輔政,採用了張居正的改革辦法,使經濟有所發展。然而,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竟然三十年不理朝政,並且以勘礦、開礦為名廣搜民財,導致民憤紛起,怨聲載道。以至,史書評價:"明之亡,亡於萬曆“。

而就是這樣一個"糊塗皇帝",也是一位極其相信風水的皇帝。萬曆十一年正月,朱翊鈞尚且只有20歲,就動起了擇選萬年吉壤的念頭。

當時,飲天監通過四處遍閱實地比較之後,認為天壽山地界的形龍山、小峪山、石門溝山三處“最吉",後來朱翊鈞親自去考察,現場初定小峪山,第二年,在奏請兩宮皇太后之命後,正式定小峪山為定陵陵址,並易"小峪山"名為“大峪山"。

“最不吉利的吉地”,官方考古人員發掘的唯一帝陵——定陵

讓人沒想到的是,就是這個“萬年吉壤“,在動工過程中都出現了不祥的預兆。

1584年10月定陵正式開工,經過一年的緊張修建,陵園工程已有相當進展。但正在此時,風水師定下的將來置放棺槨的地方卻出現了意外,挖出一塊大石頭。寶床下無土,這嚴重犯了風水大忌。有大臣提出重新擇選陵址,但令人意外的是,迷信的朱翊鈞卻一反常態,稱祖宗山陵即然位於天壽山,後代子孫皆當歸葬於此山,並下詔,勸大臣不要再爭論了,壽宮吉地就是大峪山。朱翊鈞曾帶人悄悄看過幾處地方,仍不是很理想,於是徹底死了易地建壽宮的念頭。

在六年的建陵過程中,官場和民間關於定陵風水不吉利的議論一直沒有停息過。此後,定陵的確是屢經磨難,不僅多次遭遇到盜墓賊的“光顧",還屢遭火焚。明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入昌平,地上木構建築大部分被焚燬。同年清兵入關,陵園再遭破壞。

“最不吉利的吉地”,官方考古人員發掘的唯一帝陵——定陵

從當初選址,到300多年後被掘,定陵成官方考古人員發掘的唯一帝陵,報應也罷,巧合也好,定陵身上確有太多的迷團,不由人不感概萬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