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居然是藥!糖友喝中藥怕苦不能亂加糖,專家教你巧用甜味藥材

中藥的代茶飲由於方便、簡單、易操作,深受廣大糖友的喜歡。但是由於大多數的中藥材味道酸、苦、澀,所以不免會讓一些糖友無法接受。而藥膳中常見的用於調味、保證口感的紅糖、白糖、飴糖等又不適合糖友們使用。那麼有沒有其他食物或者是藥材可以代替白糖、紅糖呢?


白糖居然是藥!糖友喝中藥怕苦不能亂加糖,專家教你巧用甜味藥材


中藥苦不宜加糖 宜加甜味藥材

中藥輔助降糖具有一定的效果,所以很多糖友在血糖穩定的情況下,還會喝一些中藥湯來輔助降糖。但很多人喝中藥都覺得很苦,會佐以些許糖。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劉敏表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糖也是中藥,具有一定的藥性及功效,所以不宜擅自加糖,特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更是不妥。但中藥湯畢竟苦澀,能否加一些甜味的藥材讓中藥湯不那麼苦澀呢?


白糖居然是藥!糖友喝中藥怕苦不能亂加糖,專家教你巧用甜味藥材


答案是可以的。如生活中常見的甘草、羅漢果、黃芪、黨參、紅棗、枸杞、麥冬等。但劉敏提醒,中藥講究藥性,在中藥方劑中,藥性有“寒、熱、溫、涼”的差異。如果在已經配好的中藥方劑中加其他藥材,就要看其藥性是否會減弱其他藥材的藥性。因此,糖友想要加入這些甜味藥材來改善中藥湯的口感,應諮詢一下醫生,切不可自作主張。

白糖居然是藥!糖友喝中藥怕苦不能亂加糖,專家教你巧用甜味藥材


中藥湯加甜味藥材 需辨明體質

中藥方劑的用藥是根據糖友的體質和症狀來選擇的,所以,想要加一些甜味藥材來改善口感,也需根據糖友的體質來進行添加。

  • 劉敏表示,糖友早期多為陰虛燥熱體質,表現為煩渴多飲,咽乾舌燥,多食善飢,舌紅少津苔黃。此時,採用養陰清熱的藥方,可加入枸杞子、麥冬。
  • 糖友中期多為氣陰兩虛體質,表現為乏力、氣短、自汗、大便秘結、腰膝痠軟。此時,採用益氣養陰的藥方,可加入黃芪、羅漢果。
  • 糖尿病病程較長者多為陰陽兩虛體質,表現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浮腫少尿、舌淡苔白。此時,採用溫陽育陰的藥方,可加入肉桂、紅棗以增加甜味。其中,甜味藥材的添加量以5~10克為宜。

另外,如果不清楚自己是什麼體質,可添加性平的甘草以增加甜味,適用所有體質的糖友。



指導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劉敏

通訊員/鎖卓琪

圖/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