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保险行业酝酿新变局

国内,互联网新三巨头之一的滴滴,拿下了保险牌照。

国际,全球第二大保险经纪公司怡安集团与业内第三大的韦莱韬悦合并,股权价值约为800亿美元,名字仍沿用“怡安”,这使其一举超越当前市值最大的保险中介巨头——威达信集团,目前威达信的市值约500亿美元。

全球保险行业酝酿新变局

全球保险行业酝酿新变局

全球保险市场孕育深度变局。

滴滴拿下保险牌照

3月10日,银保监会官网挂出批文,批准现代财险注册资本从5.5亿元增至16.67亿元,此轮增资扩股引入4家新股东,联想、滴滴系公司迪润科技,以及另两家法人股东。联想和迪润科技将各自持股32%,并列第二大股东。至此,现代财险的性质也将由“外资”变为“中外合资”。

国商信联的专家分析,这是一个双赢,外资险企引入了资本,利于拓展中国市场;对滴滴来说,也拿到了梦寐以求的保险牌照。

此前,BAT互联网巨头大都已涉足保险,而4G时代成长起来的巨头,以TMD(字节跳动、美团和滴滴)为代表,大多以收购保险代理或保险经纪牌照为主。滴滴是第一家入股保险公司、并预期将有一定话语权的新巨头。

是双赢,也折射中小外资财险艰难

现代财险预披露公告时称,增资是为积极应对中国财产保险行业竞争环境,把握中国市场机遇,同时满足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及业务发展需求。

一位资深财险人士分析,外资财险公司在国内经营存在着一定困难,特别是中小外资财险公司,现代财险受制于多年前的SK海力士无锡工厂大火事故(保险业估损达9亿美元)的赔款,偿付能力一度受到影响,也可能导致韩资母公司对现代财险发展存在疑虑。

现实困难,可能正是现代财险引入中资股东的动因。某第二梯队财险公司高管分析,引入中资股东,可以理解为是现代财险引入资本“续命”,对于中小外资财险来说,活下去不容易。

他认为,这一引战增资完成后,表面上外资的股东仍为持股33%的大股东,但实际上是一种外资收缩,话语权会弱化,中资股东会对现代财险有更多话语权。

不过,外资眼中的我国财险市场,也并不完全是艰难,而是两极分化。在中小外资财险现实困境的另一面,是部分外资公司对中国财险市场长期看好。一个典型案例是,安盛天平保险公司,原先持股50%的安盛集团全资收购安盛天平剩余股权,变为100%独资持股。

滴滴入局的想象空间

国商信联的专家表示,联想和滴滴入股现代财险,应是出于战略考虑。一方面,两家公司对保险业未来长期价值看好;另一方面,联想和滴滴本身都是跨平台企业,自身业务条线和保险特别是财产保险有较大相关度,因此入股财产保险公司有助于整体战略的实施。

此前,围绕平台用户,滴滴正搭建服务能力,金融保险便是其中一环。滴滴已经收获了保险代理牌照,2016年8月收购了中安风尚(北京)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股权。如今滴滴平台作用已经崭露头角。滴滴有亿级用户,他们存在保险需求;滴滴也有数据、智能标签,这对保险在内的多种业务而言都是难能可贵的资源。

全球最大保险中介易主 行业洗牌加速

与此同时,全球保险中介市场迎来一场大并购。伦敦时间3月9日,全球第二大保险经纪公司怡安集团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该集团将与业内第三大的韦莱韬悦以股票交易的形式进行合并,合并后股权价值约为800亿美元,名字仍沿用“怡安”,总部设于伦敦。

800亿美元的股权价值,使得合并后的怡安一举超越当前市值最大的保险中介巨头——威达信集团,目前威达信的市值约500亿美元。

熟悉国际保险中介市场的业内资深人士分析称,出于扩大规模和减少竞争的考虑,一直以来,海外保险市场并购相对活跃。

其实不只是海外市场,国内保险中介市场近年来也在加速整顿与转型。

近年来,国内保险中介市场整体竞争激烈,一些保险中介机构难以走出单纯依赖纯佣金收入和部分灰色通道业务收入为主的经营模式。尤其在财险市场,保险公司假借佣金支出的名义,通过保险中介机构“走小账”,甚至不乏利益输送等灰色行为,备受市场诟病,也是监管重拳打击的重点。

“一方面,通过持续的清理整顿,监管部门对现有散、乱、差的保险中介机构进行关、停、并、转;另一方面,起初奔着炒牌照等非单纯目的的资本,也开始主动离场。” 国商信联的专家透露目前国内保险中介机构的现状。

而随着近年来保险中介整治文件的密集发布,行业洗牌加速趋势日渐明晰。洗牌洗出行业细分,国商信联的专家预计,未来三大类经营模式下的保险中介机构得以共存。一类是综合实力强劲型,资本金充足、技术经验丰富、专业人才充足,选择从各个业务领域出发,四面出击;二是走专业领域路线,即依托股东优势,以某个行业或领域作为切入点,精耕细作、做深做透;三是有科技平台优势,可以向保险公司输出科技、大数据等能力的保险中介机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