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作者肯定蜀方(刘备)却又最先灭亡,重要人物最先死去,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

白船


“拥刘反曹”是《三国演义》历来争论的话题,首先要清楚,《三国演义》是部演义小说。它不是史书,不是三国的历史记录,而是借助三国的历史去“演义”,艺术上有七分实三分虚的特点。

罗贯中借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为载体,经过艺术加工,来阐述自己的政治思想,表达自己对明君贤相的政治愿景的寄托和向往。史书需要客观的记录,而小说则是作者的文学创作,必然有着捉着自己的个人情感,流露于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塑造中。罗贯中作为演义小说家,不可避免地夹杂了个人好恶,以及市井传说在《三国演义》当中。

“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的形成,有着长远的历史过程,和多方的原因。早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三国的故事就早已在民间流传和发酵了数百年。基于王朝的安定考虑,历代统治者无不把正统的思想灌输于民间,潜移默化中成为民间思想的导向,流传的历史故事也在其影响下不断地传播发酵,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入木三分。

另一方面,作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亲身经历了推翻元朝的风云,目睹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状,有感于百姓饱受蒙古统治的苦难现实,身为汉人,自然会追思汉人强盛的历史时期。要知道,汉代,那是北逐匈奴,西拓西域,一汉抵五胡的时代,汉人的武功强盛宾服四方,这样一个时代,对于亲身经历了外族统治,驱逐鞑靼战争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让人神往的伟大时代。那时代汉人的武功煊赫,民族自信心雄壮万里,作者自然而然会遗憾汉的灭亡。历代国恒以弱亡,独汉以强亡,汉朝的灭亡本身就充满了许多戏剧性,让人惋惜,身为汉粉的罗贯中在捡拾整理这段历史时,自然会为汉朝的灭亡扼腕痛惜,希望汉朝存续下去的愿望想来是很强烈的,而自称承续汉祚的蜀汉在罗贯中眼中,自然而然成为了三国之中的正统。这里要说明一下,对于三国,我们常说的魏蜀吴,其实是后人通俗的说法,真正的历史中,蜀国其实是自称汉的,三国真正的叫法是汉魏吴。

取材于大量的市井传说的《三国演义》,不可避免的受到下层百姓的审美观念影响,民间的是非标准直接推动了“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形成。据宋代的《东坡志林》记载,小儿听三国故事“闻刘玄德败则擎臂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说明这种思想倾向,很早就在民间形成了。宋辽金元时期,异族入主中原,汉人政权失势,人心思汉,渴望战火平息,这些社会现实成为了“拥刘反曹”的思想浇灌。

罗贯中本人曾是元末起义领袖张士诚的幕府,张士诚失败后,罗贯中的政治理想破灭,转向了文学创作。你的政治远景,理想和抱负自然而然地寄托于文字间,中国的文人,大多如此,政治上不得志,便退而著书立言。罗贯中生活的时代和三国时期都是战火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无数的英雄草莽闪耀于历史的舞台上,群雄逐鹿。王图霸业鹿死谁手的波澜诡谲之下,罗贯中个人的政治思考也通过文学创作得以抒发,“有志图王”的雄心,也只有在文字间得以挥毫。

“拥刘反曹”的思想,也反映了罗贯中渴望天下统一的愿望,他把自己对于明君贤相的政治愿望加持在蜀汉一方,饱含了自己治平天下”的理想和愿望。


喵眼光影


我是易生君子,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大胆揣测作者的思路,可能是因为刘备做的事违背了天道。

《三国》开篇就讲到,桓帝禁锢善类,宠信宦官,有十常侍在朝中横行霸道,弄的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又天降灾难,建宁二月四日,大雷大雨加冰雹,落到半夜才停止,毁坏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并且海水泛溢,沿海居民,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母鸡变成公鸡。六月,有黑气十余丈,飞入温雄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数崩裂。有种种不祥的征兆,非止一件事。

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这些预兆和当时朝政的腐败,就表明这个国家就是气数竭尽了。也就是说东汉的灭亡是老天的意思,该改朝换代了。现在很多人都爱讲时势,这就是时势,通过人力无法改变的。

可是刘备却要逆天而行,要光复东汉社稷。道家曰“人法地,地法天”。人跟天还差着两个层次呢,人只有跟随着天道的指示来行事,才会顺利,才会成功。可是刘备就偏偏想跟老天爷对着干,强行通过人力改变时势,这会成功吗?

所以个人觉得作者的思想是想表达,人类在自然中是渺小的,要尊重天道,不要妄想通过一己之力改变老天定下的规则。如果强行逆天行事,最后也只有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谢谢!


易生君子


《三国演义》的这样安排处处体现了作者的高明。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

全书以东汉末年至西晋初的历史为大背景。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比分。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书中重点描述了魏蜀吴三国建国争霸的故事情节。其中虚实结合,曲尽其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根据历史事实改编的小说。

作者政治思想倾向于刘备的蜀汉,主要是因为其受传统正统思想,名正言顺的观念影响。但是作者又不得不依据历史事实,蜀汉先亡。

蜀汉先亡存在其必然。

1、蜀汉经济人口三国中最弱。战争首要因素是经济基础,国力强大就要有经济支撑。所以经济人口最弱也就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正是落后就要挨打。

2、地理位置最不利于其成为强国。蜀汉主要位于四川盆地,最强盛时北到汉中,东达湖北以西,南到云贵。但是这些地方在当时生产力落后,人口稀少,与东面的吴国没法抗衡,更不用说坐拥中原先进地域的魏国了。

3、领导者决策部署错误。《三国演义》中刘备因为被吴国夺了荆州,杀了关羽,于是举兵攻打吴国。但是战前准备,作战部署都没有好的方案,因此失败是必然。后来诸葛亮多次北伐强大的魏国,更是进一步削弱了薄弱的经济和人口基础,最先灭亡已成必然。

所以最后蜀汉先亡,甚至是很多读者觉得亡的特别窝囊。

总之,《三国演义》巧妙地抓住了读者的心理,承正统地安排文章。又更加巧妙地从历史的基本角度改编。既抓住了读者的心,又不违背历史。正是罗贯中构思巧妙,描写精当的高明之处。





小猕猴桃子


大家好,我是蜀汉成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作者写作的背景,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当死,黄天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战火熊熊,刘家的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然后第一点,为什么作者要塑造一个刘备这样的人物,而且还有一个皇叔的身份,作者不能直面的预示汉朝气数已尽,只能通过刘备这样一个人物来代表汉朝江山最后的倾覆。

再者,卧龙凤雏得一可以安天下,刘备两个全得,还有关羽,张飞,五虎上将,为啥最后还是导致蜀汉灭亡,刘备兵败早亡,作者从侧面描写的东汉的朝廷,从建立开始拥有的天时地利人和,到后来天时转向曹魏,地利留给东吴,仅仅占的人和也慢慢的失去,即使有一帮在厉害的一帮朝臣,也还是没能挽救汉室的衰亡。

所以作者塑造了刘备这样的一个人物,从侧面描写了东汉的一步一步的败亡。

谢谢大家






蜀漢成都


  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种情况:

  1、历史的局限性和思想的局限性。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作家,在当时地位比较低,属于下九流,再加之受封建社会传统思想的影响,不能也不敢一下子超越他的时代,所以,天下就是皇室的天下,汉朝是刘邦打的天下,刘备继正统就是理所当然,曹操就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反贼。你可以替刘家除黄巾军,也可以替刘家除董卓,就是不能欺负刘家的人,更不能取而代之。

  2、小说构思的需要。假设《三国演义》不这么写,而是以歌颂曹操为主线,或者用不偏不倚的角度去写,那整个的小说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那此双方征讨的檄文怎么写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始终站在正面的位置,而其他如袁绍、孙权、刘备始终站在讨伐曹贼的位置,这样也比较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

  3、以仁义而取得成功的弱势。做为三国最后争雄,刘备是最弱势的一方,可以说从零开始的,曹操最起码还有一点资本,父亲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从小在政治核心长大。刘备一直以仁义而待人,与曹操的处世哲学恰恰相反,宁叫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这也就是王者之道,只是气数使然,没能天下大一统,这也正是曹操有那么好的资源,却最终没有实现一统的原因之所在。


吾子牛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肯定的理由

1、作者的观点刘备为汉室正统后裔,作者肯定蜀汉即是与主流观点一致。

2、作者既然肯定蜀汉(刘备),必然认同其有可肯定、可尊敬之处。

3、蜀汉高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请卧龙;诸葛亮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张飞忠义不二;关羽为后世称扬赞叹、后人视为忠义敬仰榜样、被尊为武财神、成为佛教寺院伽蓝菩萨等等;赵子龙忠心护主;五虎上将名扬后世。现当代多少文学、影视作品中都纷纷以蜀汉人物作为正面主角进行创作、宣扬。

第二,尊重历史。历史史实确实是蜀汉先灭亡。作者是尊重史实。纵观人世历史上下五千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无不是朝代兴替、此消彼长,各有运数。


总结以上可以看出,作者即尊重历史事实、肯定事实,又客观评判历史人物,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也是文学创作者应该秉持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一家之言,共同交流


书香居


要看一部作品的主要观点,可以先从罗贯中的经历入手。


罗贯中本来是在施耐庵下帮忙抄写文书的,得到启发之下,才自行开始创作《三国演义》,而施耐庵却因为撰写了《水浒传》被朱元璋给关押,罗贯中拜托了刘伯温才予以放出来。


罗贯中也是身处于一个元末明初改朝换代的动乱年代,恩师的遭遇加上了自己生活的年代,使得他对三国时代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忠义之士,与乱世枭雄,或者都不能得天下,而能得天下之人,必定是极其能忍的人。如果不是天生心胸广大之人,那便是一个城府极深,虚伪的小人。


罗贯中的思想,若能称王,岂能郁郁久居人下。若能成人臣,岂能久居人下。大丈夫生于人世间,当以三尺长剑,立不世之功。这三点就是罗贯中整部书想表达的观点。

此书是一个定志的,积极向上的一本书,凡事深思力竭,只要有一丝希望便不能放弃。

当然,罗贯中也并没刻意地捏造事实,只是针对三国历史作出了一定的艺术加工使得书可读性变强而已。很多考究都表明,他还是尊重历史的。


作者由始至终,都贯彻着一个思想,那就是——


当一件事不到最后,千万不要放弃。因为你成功以后,那就是千秋霸业。尽然失败,充满了遗憾。但是,大丈夫输得起,放得下。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就必合。既然没有永恒的事。那么在历史上留下灿烂的一笔,那就已经足够了。纵然是失败者,然失败者的精神,也载入了史册。


人生不过3万天,613200个小时,要怎么活,全靠大家的思维啊!


明仔列夫


《三国演义》的作者“尊刘抑曹”的思想并不是因为各方势力的大小而决定的,而是作者对刘备势力的由衷钦佩所产生的。而且《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要以史实为依据,各国灭亡时间和主要人物死亡时间都已经固定在了历史当中,作者不能随意篡改。

汉朝时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汉族更因此得名。而且汉朝巅峰国力强盛,威仪天下,四海咸服,也是中华民族的顶峰之一。这与紧随西晋统一三国后的五胡乱华形成鲜明对比,使得“人心思汉”。三国中刘备自命是汉室宗亲——刘皇叔,又是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建立的政权,而刘备本人比较仁义,再加上刘、关、张三人传颂千古的兄弟情义,让后人不仅对刘备政权的失败比较惋惜。相比较而下曹操虽也是雄才伟略的一方枭雄,但始终比不上刘备正统,而且曹操为人狡诈,所以比较不遭后人喜欢。

《三国演义》中虽然刘备一方的主要人物最先死亡,刘备建立的蜀汉也最先灭国,但通过作者罗贯中的艺术加工,使得刘备政权的主要人物个性鲜明,蜀国政权的起伏跌宕也格外显得悲壮。罗贯中所要表述的就是对汉朝国祚没能延续的感慨万千,以及对刘备集团的深表同情。


足下三尺


客观事实罢了!作者写的是历史小说,又不是奇幻小说。作者虽然尊刘谤曹,但对于刘备的刻画,也并非尽善尽美,仁爱之中总给人以虚伪的感觉,比如说掷阿斗于地以笼络人心。正所谓“大奸似忠,大伪似真”不管怎样,小说中虽是仁爱之人,却并非单纯之人,其人极善伪装,虚以逶迤!政治就像一个大染缸,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没有人能绝对坦诚,水至清则无鱼。这就是现实!



夏阳之城123


个人观点: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任何文学创作的前提都是要追求历史和事实的合理性!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来深入的了解一下三国时期的人物和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分三国:魏 蜀 吴…

曹魏(220年5月 —266年2月)

蜀汉(221年5月15日 —263年)

东吴(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

这是魏蜀吴三国从称帝到灭亡的时间!《三国志》有详细记载…蜀汉263年灭国最早,东吴280年灭国最晚。

这是历史不会改变!

现在来说说《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偏向刘备而抹黑曹操的原因:

前文提到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社会动荡,太祖朱元璋刚刚稳定局面,中国百废待兴,汉人夺回政权!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者只能“向刘而黑曹”。

刘备何许人也: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大汉正统!皇宫贵族!他一贯作战口号:“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作者只能向刘…

但奈何蜀汉短命!

回过头来看看曹操: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宦官就是太监。在古代是有很严的尊卑阶级之分!像袁绍那样的“四世三公”如果大汉不亡他世世代代都是皇宫贵族,哪有曹操容身之所…

这点也许是作者罗贯中“黑曹”的原因吧!

总之一句话:刘备是大汉正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