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公子,為何能在歷史上留名?

前言

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經過春秋時代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晉,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由於天下從成百上千個小國家整合為十多個大實體國家,原本的戰略緩衝空間不復存在,各個大國不得不面對直接殘酷競爭的格局。資源的集中使得各國間的戰爭規模急速擴大,戰爭的激烈程度也急劇上升。

戰國四公子,為何能在歷史上留名?

鐵器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巨大動力

在那個剛剛走出奴隸社會的原始時代,科技和生產力都遠遠低於今天,所以戰爭主要比拼的就是人口數量,基本上來說誰的人多誰就佔優勢。不過,從春秋到戰國的幾百年間,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慢慢出現,這些人改變了戰爭形態,各國開始重視兵法、謀略、結盟等手段,以圖在戰爭中獲得優勢。

隨之而來的是士族階級的繁榮,當時的主要社會行業只有四種,工農商士,其中工農商的定義都很固定,就是指手工業者,農民和商人,而士就是指除去以上三種行業外的所有行業,包羅萬象,分類眾多。筆者上文所提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絕大多數都被歸於到士族的範圍內。

因此在很多國君貴族之間開始了養士之風,其中尤其以戰國四公子最為著名。不過很多人卻有疑問,這四個人究竟有什麼突出之處,以至於能在人才輩出的戰國時代青史留名?下面就讓我們走進歷史的記載,撥開迷霧,來探尋事情的真相。

戰國四公子,為何能在歷史上留名?

信陵君是公認的戰國四公子之首



禮賢下士招攬人才

戰國四公子指的是魏信陵君魏無忌、趙平原君趙勝、楚春申君黃歇、齊孟嘗君田文。其中除了黃歇之外,剩下三人皆是王室成員,這四人雖然人生軌跡不同,但是卻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禮賢下士,廣泛招攬士族並供養他們,門下門客皆有幾千人。據《過秦論》中記載:

"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

戰國四公子,為何能在歷史上留名?

李悝畫像

這四人以門客眾多而聞名,但是他們為什麼要招攬這麼多門客呢?我們知道,戰國初期,魏國因為李悝變法和吳起訓練的魏武卒成為當時第一強國,而且魏文侯知人善用,堪稱當代伯樂,所以天下英才紛紛來投。不過,就算文侯能看出所有人的能力,朝堂上的位置卻是有限的,一個蘿蔔一個坑,難免有人無法實現其政治訴求。魏國的人才因此越積越多,正所謂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戰國時期士族的流動性非常大,這些所謂的人才自然有想去其他國謀差事的想法。

戰國四公子,為何能在歷史上留名?

平原君繼承了趙武靈王的武勇

放眼其他國家,其實除了魏國外其他諸侯國都面臨這個問題,畢竟眾口難調嘛。這就無法避免一個問題的產生,就是一些真正有才幹有謀略的人因為無法做官而去投奔了敵國後才被得到重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商鞅,即使他得到了魏國丞相的推薦也無法做官,不得不投奔秦國,最後卻成功地實行變法,為秦國的統一大業奠定了基礎。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再次發生,一些有識之士(有識不夠,還要有錢)開始了替國家招納人才並供養他們的工作,其中尤其以魏趙黃田四人規模最大,以其中的孟嘗君為例,據《史記·七十列傳·孟嘗君列傳》中記載:

"孟嘗君在薛,招致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皆歸孟嘗君。孟嘗君舍業厚遇之,以故傾天下之士。食客數千人,無貴賤一與文等。"

戰國四公子,為何能在歷史上留名?

孟嘗君曾經三國為相

他門下門客有三千多人,按人數來看基本可以組織一場小型戰役了。由於戰國四公子供養門客的力度之高世所罕見,而且他們都禮賢下士,親近待人,絲毫沒有貴族的架子,所以他們的名聲在士族之中廣為流傳,再加上士族本身就具有高流動性,他們的名氣也因此在各國中聞名。

筆者認為,之所以戰國只有這四個人名聲顯赫,是因為其除了有想要招攬人才並供養他們的志向外,還需要有極大的財力,因為這些門客絕大多數時候都沒機會施展自己的才幹,所以魚目混珠者佔了極大比例,他們願意被人供養的原因無外乎希望藉助四公子獲得利益,或為官或為財,可是四公子卻無差別的對待他們,天下士族當然願意傳播他們的事蹟,所以這才是他們名聲顯赫的重要原因。

戰國四公子,為何能在歷史上留名?

戰國四公子

輔政持國致力抗秦

這四人本身就具有皇親國戚的尊貴身份,財產眾多,又加上手下人才輩出,聲名遠播,所以自然而然成為國家的重臣。而且這四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皆為抗秦先鋒。秦朝滅亡後,人們紛紛抨擊秦二世昏庸無道,據《過秦論》中記載:

"二世不行此術,而重以無道:壞宗廟與民,更始作阿房之宮;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紀;百姓困窮,而主不收恤。然後奸偽並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眾,刑戮相望於道,而天下苦之。"

由於人類普遍具有同情弱者的思想,所以自然因為秦的暴政而怨恨秦朝,因此作為抗秦先鋒的戰國四公子更是成了人們心中匡扶正義的弱國強臣。

戰國四公子,為何能在歷史上留名?

春申君是戰國四公子中唯一一個非王室後裔

實際上,這四人也確確實實在政治上有很多的貢獻,信陵君的竊符救趙、平原君的散財守城、春申君的受命赴秦、孟嘗君的被困咸陽的事蹟,都是四公子為抗秦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重要體現。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士者得民心。",而戰國四公子堪稱這句話的真實寫照,在底層百姓心中,他們的名氣和形象遠遠超過難以觸及、高高在上的統治者,更容易振臂一呼萬眾百應,讓人們心甘情願的跟隨他們。

而且戰國四公子都曾經讓秦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比如說平原君趙勝曾經就依靠自己的門客擊退了強大的秦正規軍。據《史記·七十列傳·平原君虞卿列傳》中記載:

"家之所有盡散以饗士,士方其危苦之時,易德耳。"於是平原君從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與三千人赴秦軍,秦軍為之卻三十里。亦會楚、魏救至,秦兵遂罷,邯鄲復存。"

由此可見,戰國四公子的成名,都是有真才實學。他們四人通過自己的名聲和才幹,還有多年的經營和勢力,屢次和秦相抗,在政治上他們鼓勵本國國君和秦奮戰到底,並且聯合六國,以共同利益形成抗秦聯軍;在軍事上他們親自參與戰鬥,激勵士兵,讓秦軍多次無功而返。可以說,他們並不是誇誇其談的縱橫家,也不是空有豪言的辯論家,而是實實在在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這件是他們青史留名的關鍵原因。

戰國四公子,為何能在歷史上留名?

戰國古劍

為君王疑,黯然收場

正所謂物極必反,戰國四公子和許許多多的後世臣子都難逃被君王懷疑的結果,這也是正常現象,因為出生在君王之家,從小就和權力權謀打交道,自然深知最堅固的堡壘往往從內部崩塌這個道理,所以自古能臣難得善終。

筆者不敢擅自猜測這四個人是否在心中有過篡位之心,因為在戰國時代,可以算得上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時代,從史書中我們可以看出,那個時候雖然也有嚴格的等級制度,不過執行的並不嚴格,舉個例子,據《史記.魏公子列傳》中記載:

"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今吾擁十萬之眾,屯於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欲無聽。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公子遂將晉鄙軍。"

可見,以四公子的地位,帶刺客接近高層人士並不是什麼問題,想殺個人也極其輕視,所以難免招致國君的懷疑。

戰國四公子,為何能在歷史上留名?

戰國四公子皆是抗秦先鋒

雖然戰國四公子都有很大的能力,其實在國君眼裡,如果別人有了和他們一樣的資源,就算不能取而代之也不會做得更差,忠臣遠遠比能臣更招君王所喜,這其實是一個矛盾的現象,當國家積弱面對危機局面時,往往是能夠力挽狂瀾;但是當國家富強社會安康,無論忠臣是否有能力都被重用,直到國家再次面臨危機,週而復始,往復循環。

而後來的結局也證明了筆者的觀點,戰國四公子雖然聲名遠播,功勳卓著卻為君王所疑,或被排擠到外國,或被暗殺,或鬱郁不得志而死,這也充分說明了君王對其的不信任,反觀國內其他公子,卻可以靠著先人的恩澤,花天酒地,歌舞昇平終老而死,賈誼在過潼關時發出了感慨"亡六國者六國也"就深刻的嘲笑了這一現象。不過戰國四公子雖然死去,但是他們對人才的重視和人才觀,以及運用人才來關係國家生死存亡的起死回生等方法, 對後世影響深遠。

戰國四公子,為何能在歷史上留名?

太史公的鉅著中四公子七十佔四



結語

戰國四公子的事蹟眾多,《史記》七十列傳中他們就佔據了四篇,並且許多其他文章中都談到了他們的事蹟。但是我們仔細來看,四公子的列傳中以正面描寫就多,而其他文章中涉及到他們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負面的描寫,讓人不得不懷疑戰國四公子是否對得起他們的赫赫聲名。

其實,人無完人,太史公成書,除了要公正客觀的記載歷史外,也有個人情感和以古喻今之意,以戰國四公子的地位,如果投奔強國大秦必然有數不盡的功名富貴,但是他們卻不畏強權,以全力侍奉自己的祖國,率領百姓和強大的敵人戰鬥且不落下風,並且對內禮賢下士,尊重人才,為後世的人才選拔和任用做出了表率作用,可以稱得上是後世學習的對象,故而得到太史公的青睞。

而戰國四公子最值得學習的地方就是其對於人才的選撥,他們並不因為人能力的差異而厚此薄彼,即使這些人不能做出什麼貢獻,也願意全力供養對方,毫無功利之心,正因為他們這種禮賢下士尊敬人才的表率,所以諸如雞鳴狗盜之輩都能為他們效力,並且有合適的地方去發揮特長,而士族階級也因此被更多的人熟知,隨著歷史的發展,士族階級在後來的朝代中佔據了更大的舞臺,也有這四人的巨大助力。


參考文獻

1《過秦論》 賈誼

2《史記》 司馬遷

文章內容來自獨狼歷史100%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