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子說: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傻傻的分不清


老子說:老子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老子說的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老子》第1章),是“有無相生”(《老子》第2章),是“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第40章),對“無中生有”是老子說的,但老子從來沒有說過什麼“有即是無,無即是有”這種鬼話。

所謂“有即是無,無即是有”,大概是有人看了佛教《心經》中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然後一拍腦門,以為老子會說“有即是無,無即是有”這樣裝*的話。

那麼,老子是怎樣說“有”“無”的呢?

在《老子》一書中,“無”“有”是老子哲學的專有名詞。《老子》第一章中就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第四十章中又說:“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地無。”

咱們來看研究老子的著名專家陳鼓應先生的解釋:“‘無’‘有’是用來指稱‘道’的,是用來表明送由無形質落實向有形質的一個活動過程。老子所說的‘無’,並不等於零。只因為道之為一種潛藏力,它未經成為現實性時,他‘隱’著了,這個幽隱而未形的‘道’,不能為我們感官所認識。所以老子用‘無’字來指稱這個不見其形的‘道’的特性。這個不見其形而被稱為‘無’的‘道’,卻又能產生天地萬物,因而老子又用‘有’字來形容形上的‘道’向下落實時介乎無形質與有形質之間的一種狀態。可見老子所說的‘無’是含藏著無限未顯現的生機,‘無’乃蘊涵著無限之‘有’的。‘無’和‘有’的連續,乃在顯示形工的道向下落實而產生天地萬物時的一個活動過程。”

陳鼓應先生雖然說得有點繞,但是將老子哲學中的“有”跟“無”徹底說透徹了。


謝小樓


老子說,有即是無,無即是有;佛說,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俗言,無中生有。

無論老子、佛、道、還是俗言,都道出了矛就是盾、好就是壞、是就是非、黑就是白、死就是生的道理,從而推理出動就是靜、美就是醜、善就是惡的胡言亂語。

其實,古代這些所謂名人,都是封建統治者的走狗,顛倒黑白,混淆是非,讓老祖宗們糊塗灌頂,形成了這種貽害後人的扛精文化、是非不分文化、狡辯文化。



楊哥之翩翩舞


這是一個哲學形而上的問題,一涉及到哲學,就需要大量的思辯,辯來辯去,還是在哲學裡邊打圈,鑽到最後,把自己都鑽迷糊了,對於他人,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或者以己昭昭使人昏昏,拿了一大堆的哲學名詞,別人也看不懂。

有與無是兩個相對的概念的,所以先要清楚什麼是有,什麼是無。看似兩個經常用到的概念一下了複雜起來。

有,感覺是存在的代名詞,然而不太嚴謹,我們之所以定義“有”,是因為我們主要依靠自己的感覺器官的判別,例如用眼晴判定有形體顏色的實體物質,如山河大地,藍天白雲。用耳朵判定聲音的存在,等等,然而,超出人的感官之外的物質和現象呢?如紫外線、電磁場等,也是客觀存在啊,所以隨著科學的發展,這個“有”的概念就發生了變化,從感官的判斷到儀器的測定,客觀的存在,都稱之為有。

而無呢?簡單一點就是不存在。這裡和“空”不是一回事,空不等於是“無”。

這裡有一個問題,我們所談到的“有”與“無”涉及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也就是我們這個三維世界,或者稱之為低頻宇宙。

我們把所有存在的物質進行微觀分析,物質由分子構成,然後一路分下雲,原子,原子核,質子,電子,夸克等等,按哲學的意義來講,可以無限制的分下去。

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一是技術手段的不支持,同時如若繼續分下去,結果是一無所有。

20世紀,物理學的量子理論的發展,一切物質分解到最後,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能量,而能量最基本的粒子稱為量子,物質是由量子低頻振動的一個表現形式,德國著名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博士,在19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感嘆道:

我對原子的研究最後的結論是——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由快速振動(低頻振動)的量子組成!

這樣,人們對現實世界我感知的“有”,只是只是能量量子合成的虛假的現象而已。就像一道彩虹,是一個虛假的現象而已,如果說到有,人們並不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有,而是“假有”,也就相當於“無”。

而“無”是沒有絕對的,我們在這個世界的“無”或不存在,只是受到了這個世界物理量的制約,在高頻宇宙或四維空間以上的多維空間,存在著物質與精神之外的神秘高級能量,在其宇宙中的次高頻能量是我們感不到,稱之為“無”,這對於這些高維空間來說,就像是垃圾被淘汰到我們這個宇宙中來,在低頻宇宙中表現為能量的量子,這些量子我們也只能以假想的形式去建立模型,然而正是這種“無”的量子,以低頻振動的方式形成了現實的物質世界,以次高頻振動的方式形成精神世界(如思維、意識等),這就是“無”即是“有”的表現形式。

所以世界上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有”或者“無”,它們只是在不同空間和時間上的在不同的條件下的表現形式而已。

就像質量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一樣,運用到量子力學後將不再成立。取而代之是愛因斯坦的質能守恆定律。

質能守恆,物質和能量就能互相轉化,無中生有,有中生無就容易理解了。

如果我們把量子學說再推一步的話,如普朗克博士所說:

所有物質都是來源於一股令原子運動和維持緊密一體的力量,我們必須在認定這個力量的背後是意識和心智,心識是一切物質的基礎。

物質世界的存在只是一個假象,是我們心念的力量使量子在低頻振動中聚集起來的緣故。世界的存在決定於心念的力量。這正如王陽明心學中的一段話: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這樣一來,有即無,無也即是有了。只不過對於我們絕大多數的人,因為沒有訓練個人意識達到進入高維空間,從而無法理解“有”與“無”之間的關係罷了。

以上淺見,歡迎批評指正,歡迎評論!如果你喜歡可以關注、點贊!


佛學漫話


首先更正一下老子並沒有說過這句話,[可愛]。《道德經》裡只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音聲相和等。這是論述陰陽的對立統一和轉化。陰陽有三個表現:1陽極生陰,陰極生陽。2陽從陰生,陰從陽生3陰陽對立又統一,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是個大問題,牽涉的太多了。諸君可以讀讀周敦頤的《太極圖說》。附上這張我的手繪圖,此圖出自明代大易學家來知得,希望對諸君有一點點啟發。

庚子年二月十八

易道堂主謝正蒙記




杭州易道堂


“有即是無,無即是有”這是老子的名言。“有”和“無”是講了一個哲學道理。

“有” 在《道德經》中稱為“一”,而“無” 在《道德經》中稱為“道”,這就是老子所說的“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以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得出“有”與“一”、“無”與“道”的對應關係,同時也說明了“道(無)”乃萬物之源。

老子(網絡圖片)

老子所謂的“有即是無,無即是有”就是在說明“道(無)”和“一(有)”的相生性。老子在第一篇中又有一說為“有無相生”即是“有即是無,無即是有”的最好註解。

為什麼老子說: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從無到有,這是人類認識世界最基本的問題。因為,人們因為有了這個問題而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例如:,機器人的出現,它是代替人類做事的,它的出現就是因為人類,我們而出現的。站在機器人的角度想,人類代表著無,而機器人則代表著有。當機器人有著人類一樣的思想時,它就具有了人類的能力,是人的另一個克隆,就是人了?這是不是一個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過程呢?

老子之所以要說“有即是無,無即是有”這句話,就是來申明自己的哲學觀點“無為而治的”無為而有為之。這是一種順利自然的本性,進而促使事物的發展,而不是人為地粗暴地干預事物發展,使其逆著自己的本性而進展,這樣做是適得其反的。

總之,老子之所以要宣講“有即是無,無即是有”,就是為了人們要養成一個好習慣,善於尊重客觀事物,以其客觀事物的本性去看問題,處理問題,而不要主觀武斷地去“有為而治”,而要達到“無為而治”的思想境界。


言者青青


現在大多數人都籠統地,簡單地從“有即是無,無即是有”的字面上去理解。有與無,是道家關於宇宙起源和本體的哲學範疇,老子指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又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也就是說,天地萬物始於“無”,“有”是從“無”中生髮而來。

而莊子說“泰初有無,無有無名。”《莊子~天地》又說;“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這段話可以理解是莊子對老子的“有無論”的進一步深入。莊子對這一問題的解答是,“無”並非宇宙的起點,“有”與“無”都是不可知道的,不能斷定終極的有無。關於有無的論述在莊子的理論上變得更加玄奧,魏晉時對有無之辯形成了“貴有”與“崇無”兩派。如王弼以“崇無”論出發,主張“以無為本”,而裴顏:則認為“至無”不能夠生“有”,因而主張“以有為本”。有無之論與西方哲學中的唯心論和唯物論並沒有對應關係,以西方的視角來簡單地框定中國的和古代的哲學論題是十分荒謬的。


用戶言午澤群


老子思想精華在《道德經》裡面,道德經核心思想就是道法自然。自然裡沒有對立,而是我們人心有了對立;

比如我們用好和壞評價一個人的人品,貧窮衡量一個人的資產,美醜評價一個人外貌。這都是人心起分別,而自然不起分別。

所以,不能從我們分別的觀念裡去理解這句話。

‘有既是無,無既是有’就是告訴我們不能用二元對立思想去理解道。

何為‘有’?有相的物質。從現在科學的角度來說,當把有相的物質無限的分,比如我們人,分到最後,人變成一種能量。整個人變成無相的了,有即是無。能量看不見,能量卻能孕化成人,無既是有。你不能說能量在,人不在!也不能說人在,能量不在。對不對?

‘致虛極,守靜篤。’這是理解《道德經》的心法,就是把我們個人觀念放下,與自然感應,依道而行,達到‘天人合一’。這怎麼能用語言能夠表達的得清楚的呢?一說就錯。所以,道可道非常道!‘道’是用來行的,所以叫‘行道’。



心安否


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這說明了「有」和「無」均為世間一切事物的來源,在老子的觀點中,「道」、「無」、「有」三者間的關係著實的密切,道是超越感官而存在的,它是一種抽象的存在,用「無」來解釋它在好不過了,道體虛無,道的存在似有若無,似無若有,而天地萬物的創生就是由「無」至「有」的,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照句面來看,好像是單純的生衍關係,但是我想這句話頗耐人尋味,「有」是什麼?為何可生萬物?我想「有」在這扮演的是一個抽象的角色,它代表一種萬物的滋生的過程和現象,好比我們將一些複雜的數學式子作一些整合後形成一個簡單的公式,可以代表全部的式子,從質量能量不滅的定理來看,許多事物只是不斷地在做形態上的轉變,而這些變化多樣且玄妙,也就因為道的精深奧妙,所以我想老子的表達應該也是朝由簡馭繁的方面來著手。至於「有生於無」,我們常用的成語「無中生有」、「空穴來風」應該是可以大致的描繪一下這句話的情境吧。然而,無既然是虛無,那何來之「有」?而無若是有的本源,又為何要說有無相生呢?我想有和無就像是一個事物的組成要素,不同比例的組合可產生不同的事物,兩者雖是不相同的的成分,卻又在同一物體之內,彼此不分而相生相存。有生於無,在有無之間,自然而生,而生就又了存在,無應該可說是道虛無的存在,有應該可說是道實際的存在,生生之易,變和不變都脫離不了道的範圍,有無均是道,只是一體兩面罷了。   從另一方面來看有和無,「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第十一章)這正符合了有無相生的道理,有可以從無來,有最終當然也可以歸結到無,無之體可成有之用,兩者關係正又符合了老子的「反者道之動」。萬物之生成即在有無之間的不斷變動,而道也就在有無之間永恆的存在延續。


素媽素寶素食


首先老子沒有明確的說過這句話,但是從老子的思想體系裡含有這樣的意思。要回答這個問題從兩個方面看,首先從老子的思想體系裡看:道德經第一章,老子就提出了有和無,‘’無名,天地之始,有命,萬物之母〃 ,這裡的有和無都是指道,從形而上的角度來說,在天地劃分之前,這個世界是無的混沌狀態,混沌的整體可以看作道的形態,因此我們可以把道勉強稱為無。後來生成天地,繼而化生萬物,這個時候,天地之所以會出現,是以因為有道,這萬物各具特性,也是因為萬物有道,道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是生成萬物的母親,即為有。因此,在老子的思想體系裡存在‘’有即是無,無就是有‘’的特點。其次從現實人生方面看:老子曾經這樣描述過道的特點‘’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在人生當中也是這樣,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都可以用有無相生,難易相成來指代。比如我們學習知識,知識多了,可以看成是有,但隨著知識的增多,考慮問題,做事情的時候可能會失去原本的純樸本性,這時候固有的純樸的東西就會向無的方面發展。這裡強調的是做什麼都要保持一個有和無的平衡狀態,當你即可以有也可以無的時候,人生就相對平和安寧了。


草原文化站


道德經有言:“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

有無相同,只是名字不同罷了,明明無就是無,有就是有,卻有即是無,無即是有,這就是玄妙,能將這種玄妙看懂,看出玄同的,即一般看起來不同的,站在更高的層次,看的更深入、看的更廣,其實是相同的,那就是眾妙之門。

“天下萬物生於有 有生於無”

有無相同,兩者並非對立,而是相對待,彼此會互動、會遷就、會變化,無中生有,有又變為無,似有又似無,又有又無,無即是有,有即是無,即為道。

有無玄妙告訴我們,為人處世不要走極端、搞對立,要做良性的互動,彼此尊重,彼此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