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教孩子時,面對孩子的磨蹭和不專心,比喊,吼叫,威脅,恐嚇,更好的方式是什麼?

wm無處安放的心


孩子磨蹭和不專心,原因就是對做的事情不感興趣。如果你能做到讓孩子感興趣就不會這樣。

如果做不到你可以試試我的方法,應該對大多數孩子都是有用的,因為它是尊重孩子的,是孩子可以接受的方法。或者說是換一種方法讓孩子感興趣。

1.和孩子一起孩子制定規則

比起你的說教,孩子更願意遵守自己制定的規則。

我兒子今年4歲,其他都挺好。就是每次吃飯要麼到處跑,要麼就玩桌上的東西,磨磨蹭蹭,不專心吃飯。每次老婆都會被兒子氣的大吼,各種威脅。但是吃不了兩口又會被其他的事情吸引,絲毫沒有作用。為了孩子吃飯的問題老婆費了老大的勁。

我問兒子:“你覺得你多長時間可以吃完飯?”,兒子對時間並沒有觀念,但是對數字大小是知道的。

看他發愣,我補充到“爸爸20分鐘可以吃完”。

兒子說:“我15分鐘就能吃完”。

我對兒子點頭:“爸爸相信你!”。

然後吃飯的時候,兒子剛要打算離開座位。

我拿出手機,“噢,兒子,爸爸忘記給你計時間了”,我打開計時器,然後兒子12分鐘吃完,“你只用了12分鐘就吃完了,根本沒用15分鐘”。

然後孩子向媽媽炫耀。

後來每次吃飯我都會打開計時器,兒子吃飯不專心磨蹭的問題就解決了。現在已經不用再通過計時器的了,兒子可以自己好好吃飯了。


一點感悟

一個4歲的孩子正是處在好動、到處探索、好奇的年紀,我們本就不應該期望他能坐在餐桌前專心吃完一頓飯,畢竟孩子並沒有那麼餓。

所以我們應該做到給孩子理解和尊重。理解孩子孩子才會願意和你交流,聽取你的意見。

2.讓孩子去體驗自然後果

決定自己怎麼做而不是去要求孩子怎麼做。

孩子的磨蹭是因為孩子知道你會做出怎樣的回應。所以你的習慣性的回應對孩子沒有任何效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我們讓孩子去體驗到磨蹭帶來的自然後果——父母不加干預!

像晚飯時間(和孩子一起約定時間)如果孩子磨蹭不願意過來吃飯,讓孩子體驗的自然後果就是,晚飯時間結束了,我不會為你去熱飯,也不應該再刷一次碗,再清理桌子。你可以自己去做飯吃或者選擇餓肚子。

當孩子發現我們沒有以習慣性的行為來回應孩子時,孩子會以劇烈的方式進行試探,比如發脾氣,大哭。我們要做的就是和善而堅定的拒絕。

當孩子知道他們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孩子便會找到負責任的辦法。

3.鼓勵孩子

我們可以觀察孩子專心的時候,以好的方面為基礎來鼓勵孩子。是鼓勵而不是讚揚。像孩子專心學習,我們可以說:“你知道嗎?你今天專心寫了20分鐘的作業!”孩子做的好的時候,會希望做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