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人最痛的領悟:結婚,就是和一個人的缺點過日子


中年女人最痛的領悟:結婚,就是和一個人的缺點過日子

談談我結婚14年的教訓。

1。結婚前,我就發現,我們家老陳最大的缺點,就是宅。結婚後,我更加發現,他宅到極致的種種“陋習”,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他不喝酒,不抽菸,三四個最好的朋友,也不在身邊,所以他常年的生活就是兩點一線:從家到單位,從單位到家。

早些年,我還在報社上班,經常外出,到處亂跑,我怕他心理不平衡,就經常慫恿他:“你出去玩嘛!去找人喝酒嘛!去看電影嘛!去釣魚嘛!出去旅遊嘛!”每當這時候,他都翻著小眼睛對我說:“媳婦,你只管忙你的,真不用管我,我一個人挺好的。”

孩子出生後,他更是多了一個拒絕熱鬧和宴請的藉口。同學聚會有人喊他,單位聚餐有人喊他,熟人喝酒有人喊他,他都在電話裡情真意切地說:“哎呦,不行啊,娃太小了,媳婦一個人管不了,真是抱歉啊。”

中年女人最痛的領悟:結婚,就是和一個人的缺點過日子

說出的話,都是肩上的責。

所以,我家娃三歲之前,幾乎是在他身上長大的。如今,娃都10歲了,他又是陪讀又是接送,硬是沒有捨得打過一根指頭。新冠肺炎爆發後,我們家老陳的宅,更是彰顯出強大無比的磁場。

疫情最糟心的那段日子,幾乎每天早晨醒來,我和娃都要關注一下疫情,看看多少人感染,多少人逝去,心焦絕望中,再扳著指頭算一算,在家禁足多少天了,疫情啥時候是個頭,國家何時能解封。老陳倒好,他波瀾不驚地打掃衛生,喂鳥逗鳥,然後風輕雲淡地問娃:“今天吃啥飯?想吃餃子還是手擀麵?想吃黃燜雞還是牛肉炒土豆?想吃蔥油餅還是雞蛋煎餅?”娃隨便點一樣後,他就開始有條不紊地準備,再麻煩也不慌張,再難做也不抱怨。

儼然,這種不自由的隔離生活,是他早已熟悉且習慣的。

中年女人最痛的領悟:結婚,就是和一個人的缺點過日子

“爸爸,你一點也不著急嗎?”一開始,娃忍不住問他。“著急什麼。”老陳一邊剁著餃子餡兒,一邊不忘老父親的教導責任,“越是這個時候,咱越要心靜。咱們過好自己的生活,不給國家添亂,就是在做貢獻。”

為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他還給娃講了那個老掉牙的故事:一位父親丟了塊懷錶,他邊抱怨邊四處翻騰尋找,可半天也沒有找到。等他出去了,兒子悄悄進屋,不一會兒就找到了。父親疑惑地問:“你怎麼找到的?”兒子說:“我就安靜地坐著,一會兒就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表就找到了。”

這個父親又慌又傻、兒子又靜又好的角色互換故事,無疑讓我娃備受安撫,也感覺良好。從那兒以後,小傢伙不僅安心禁足在家裡,就連上網課都專心多了。更要命的是,當我盯著手機查看疫情,一會兒感動得眼淚嘩嘩,一會兒生氣得直想罵娘時,娃竟然像個段子手一樣,踱著步子走過來,說出和他10歲年齡不太相符的驚人之語:“莫慌亂,莫慌亂,你心靜的樣子才好看。”

這讓我在羞愧難當中,不得不思考起一個嚴肅的問題來:

我和老陳結婚14年,還能走到今天,主要得益於什麼?禁足在家40天后,我終於找到了答案。

中年女人最痛的領悟:結婚,就是和一個人的缺點過日子

2。記得當年,我決定和老陳結婚時,我的朋友和家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你不嫌他悶嗎?不嫌他不會說話了嗎?不嫌他沒有本事嗎?”我深思熟慮後,還是覺得,嫁給他。

我向來不是一個腦子一熱就愛情至上的女文青,也從來不是一個能掐會算城府很深的老妖精,我只是做了一個設想:如果嫁給他,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他宅,無非是不愛社交。我每天都出去見人,幾乎對社交煩透了,這不正好嗎?他不會說話,無非是不願和不熟悉的人套近乎。一個遵從內心寡言的人,和一個看見誰都熟絡的人,哪個更值得信賴?他沒本事,不過是一個普通單位的普通職員,幹一輩子可能也就這樣了,但我內心深處的渴望,不就是找一個普通的人,過普通的一輩子嗎?

所以,他的這些缺點,無非就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普通而平凡。

中年女人最痛的領悟:結婚,就是和一個人的缺點過日子

但是,平淡如水才是生活的本質啊,何況我自己也是一身臭毛病,這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呢。我和老陳結婚14年,一路走來,磕磕碰碰,湊湊合合,還算可以,很多時候,我都覺得要感謝他的這些缺點。我還沒有辭職時,繁忙的時候,早上6點多出門採訪,深夜12點多才值完夜班回家。都是宅在家裡的他,清晨給我準備好早餐,晚上在樓梯道里留好那盞開門的燈。

紙媒沒落,我感到成長受限,決定學點什麼,做點什麼,以免將來行業動盪,自己沒有後路。都是安靜的他,牢牢地牽著娃的手,平平常常地對我說:“好啊,好啊,你怎麼想就怎麼做唄。”衝動之下,我辭了職,自己做事,又頗多壓力和不順心,難免焦慮和悲觀。

反倒是無慾無求的他,像鹹魚一樣躺在沙發上,漫不經心地說:“不要怕啦,我們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啊,再說,我一個月還有幾千塊的工資,夠買菜買肉啦。”這時候,我通常會在迷茫和困頓中安靜下來,學會接受,學會等待,學會樂觀,學會平和,學會珍惜身邊所擁有的,而不是那些明天也未必到來的。

中年女人最痛的領悟:結婚,就是和一個人的缺點過日子

這樣的內省和察覺,也讓我這個多年的情感作者和主持人,在讀者的大量傾訴中,思考這麼一個問題:穿透幻象和期待,是什麼決定一段感情的走向和長短?是對方的缺點。因為,長久以來,婚戀最大的障礙,是我們在愛上一個人時,或決定嫁給一個人時,看見的往往是他的優點和長處,屏蔽的往往是他的缺點和短處。

只是,當幻象消失,當激情退卻,當新鮮殆盡,當赤裸相待,當紅酒咖啡玫瑰鑽戒,被柴米油鹽生娃養育所取代,另一半身上那根深蒂固又無處躲閃的缺點,才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人間實相。

中年女人最痛的領悟:結婚,就是和一個人的缺點過日子

3。這樣的認知,讓我在接受情感諮詢中,時常對那些步入愛河或身陷婚姻沼澤的人,忍不住發出這樣的預警:

“你清楚不清楚他的缺點,尤其是最致命的缺點是什麼?”

“走下去的話,你能不能清醒地明白,他這個缺點導致的最壞結果是什麼?”

“你們結婚的話,你能不能平和地接受,他這個問題會給你們的婚姻帶來怎樣影響?”

“婚前無法改變的缺點,婚後往往更甚。而結婚,就是和一個人的缺點過日子,你做好準備了嗎?”

“結婚前,你對他的這個缺點視而不見,結婚後,你緣何又揪著他這一點不放?你種下一片荊棘,怎麼奢望它開出一片百合……”

中年女人最痛的領悟:結婚,就是和一個人的缺點過日子

這樣的預警,讓一些人停下來反思。那些在戀愛期間,發現伴侶出軌撒謊,嗜賭如命,有家暴傾向,沒有主見甘當媽寶男,毫無底線被原生家庭消耗,甚至摳搜吝嗇小肚雞腸的人們,開始退一步去設想:如果在一起後,他三天兩頭出軌,她隔半年輸掉一套房子,他一生氣就當著孩子的面兒打我,我能受得了嗎?如果結婚後,他還總是把我的想法放到他媽媽之下,她還是偷偷拿我們小家的錢不停貼補她不正混的弟弟,我到底是能忍住,還是根本無法忍受?這樣的預警,也勸解了一些人——那些在相遇時,就明白伴侶缺點的人。

他們被愛衝昏頭腦,或者被世俗種種偏見逼進婚姻之前,都清楚預見了婚後的日子。只是,步入婚姻後,他們要求多了,慾望增加了,胃口變大了,不想對原來那個選擇負責了,而伴侶身上早就有的缺點,也成了他們用放大鏡審視後,不斷攻擊討伐的藉口。“他一直都老實木訥,不善言談,不懂浪漫,我知道他這個缺點。我選擇的就是這樣一個人,那我就要接受他。”

一個總嫌棄丈夫不浪漫的女人說。“她結婚前,就告訴我她缺乏安全感,我答應會好好照顧她,讓她放心,但我沒有做到,是我不好,我錯了……”一個出軌後他妻子險些自殺的男人說。是的。不管是戀愛還是結婚,我們在看見伴侶閃光之處的同時,更應該窺見對方的黯淡所在。這不是吹毛求疵,更不是故意找茬,而是讓我們看見對方的不完美后,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畢竟,頭腦一熱是一時,而紅本一領就是餘生。

中年女人最痛的領悟:結婚,就是和一個人的缺點過日子

4。 禁足在家的這40天裡,我看了不少電影。印象最深的一部,就是《心靈捕手》。電影通過一個喪偶的老心理諮詢師,和一個孤兒天才的對話,揭示了這樣一個真相:人年輕時,最容易犯的錯,就是靠想象和書本、概念和道理,去定義生活和愛情。但吃過很多虧,也經歷足夠多的歲月後,你終將發現,生活和愛情的真相,是任何觀念和道理都無法概括的。

生活的真相是細節,是瑣碎,是庸常,是親身經歷所饋贈的那一點一滴的氣味和感受,是道理概念之外的妥協權衡和進退兩難,是小說詩篇之外的煙火升騰和燈下嘆息。

而愛情的真相是不完美,是缺點,是遺憾,是日夜相處之中的摩擦適應,是風花雪月之外的生老病死和疼痛冷暖,是幻覺期待之下的如實看見和如是接納。是愛人那些不完美的小瑕疵,點燃一個個小確信,或者熄滅的一個個小失望。

而我們,對伴侶缺點的認識和選擇,不僅決定了誰能進入我們的世界,而且決定了我們的婚戀,能走多遠。這,才是一切親密關係的真相:美化和幻想,最終在腐朽中絕望。真實和缺憾,終將在重生中慈悲。謹以此文,獻給疫情下的每對平凡愛人。

中年女人最痛的領悟:結婚,就是和一個人的缺點過日子

閒時花開(ID:xsha369):作者劉娜,80後老女孩,心理諮詢師,情感專欄作者,原創爆文寫手,能寫親情愛情故事,會寫親子教育熱點,被讀者稱為“能文藝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