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市,因煤炭成为全国闻名的“煤城”

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落,突然涌进成千上万人,他们在这里采煤、运煤、做与煤有关的生意。这些人同当地村民一起缔造了一个城市——焦作。

在河南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坐落着一个年轻而又古老的城市,它的名字是焦作。

河南焦作,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市,因煤炭成为全国闻名的“煤城”

焦作晨曦

之所以说这座城市年轻是因为,这座城市与许多动辄千年的市镇相比,历史实在是太短了。它在1910年,清政府快要倒台的时候,才成为一个镇,名叫焦作镇。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成立了焦作市,不久之后又改市为县。1956年,焦作市正式确立。所以,从焦作镇算起,这座城市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但是焦作的历史又非常古老,早在远古时期,焦作这块土地上就有自然村落;商朝时期这里的人民便敢为天下先,从事经商活动;春秋时期就有人在这里采煤了。此后历代,这里都有人在此开采煤炭。

那么“焦作”这个名字又是如何来的呢?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答案。

第一种说法,从字面解释,“焦”可以理解为姓氏,而“坊”则是古代小手工业作坊。既然商朝时,焦作人就开始从事商业活动,那么肯定有作坊生产商品了。历史是否有一家性“焦”的人家开的作坊,闻名乡里,所以这里就叫作“焦作”呢?

当然这只是个猜测,不过这个猜测也是有一定依据的,焦作民间有“九作十八河”的说法,意思是说当地许多村落都以“作”和“河”为名。据统计焦作历史上带“作”的村庄就有17个之多。

第二种说法是与煤炭有关,有人认为“焦”有煤炭意思,而“焦作”则是开采煤炭的作坊。

河南焦作,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市,因煤炭成为全国闻名的“煤城”

古代市集

第三种说法是说“焦作”由“焦枣”演化而来。相传明朝的时候,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到这里一批难民。他们刚到这里没有粮食吃,看到枣树上果实累累,就以摘下枣子充饥。可是冬天怎么办呢,这些人就把枣晒干好保存到冬天过冬。而这晒干的干枣就称为“焦枣”。由于这里的人们以焦枣为粮食,因此许多人就把这个地方称为“焦枣”。时间久了,焦枣就唤作“焦作”了。

不论如何,在焦作镇成立前,焦作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洋人看中了焦作这块地方的煤炭,许多人来此勘探。戊戌维新时,英国的福公司与清政府签订条约,福公司垄断了焦作的采矿权,从此开始了焦作近代化采煤的历史。

随着大规模采煤的开始,四面八方人们涌入了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做工的、挖煤的、修路的、建房的、经商的,来来往往,小村越来越热闹,最后成了一座大的集镇——焦作镇。

河南焦作,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市,因煤炭成为全国闻名的“煤城”

民国时期焦作火车站

后来随着规模的扩大,焦作镇成了焦作市。但是这座城市以为依托的煤炭却开采完了,2008年,焦作被认定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焦作开启了新的发展历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