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渭源有个“打西蕃婆”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 记者 崔银辉

在渭源县麻家集镇一带,流传着一种从古羌族流传下来的羌蕃鼓舞,当地人称之为“打西蕃婆”。2011年,渭源羌蕃鼓舞被列入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进入农历腊月,麻家集镇路西村羌蕃鼓舞表演队队员从外地打工回来,大家聚在一起,练上一阵,为正月的表演做准备。对于路西村人而言,似乎鼓声一响,舞步一跳,年味就能从这种乡俗中弥散开来。

路海清,土生土长的路西村人,也是羌蕃鼓舞非遗传承人之一。从14岁起,路海清跟着爷爷学习“打西蕃婆”。“不好学呢,口口相传,没有书本,学了两个月才学会。”路海清说,表演者一般从扮演“小女孩”开始,再逐渐扮演“西蕃婆”“老西蕃”等角色。

羌蕃鼓舞以羊皮鼓为道具,成员由掌旗人、老西蕃、西蕃婆等组成。队伍由掌旗人引领,头戴呢绒礼帽、腰系小藏刀或荷包的男子们紧随其后,手持羊皮鼓边敲边舞,节奏明快,舞步利落。另有一位男扮女装的西蕃婆手拿针线,故作姿态,极尽幽默。表演者要完成“走四门”“铁绳扣”“端出端入”“龙摆尾”等8种队形。观众既能感受到“打西蕃婆”的铿锵之势,又不乏诙谐之乐。

说话间,路海清左手拿起羊皮鼓,右手持鼓槌,双腿屈膝,轮番上抬,后退,再前跳一步。路海清舞步跳脱,嘭嘭的鼓声,似乎能把屋前沉睡了一冬的山峦唤醒,哪里像一位60多岁的老人?“就是要打出这种精气神,这才是‘打西蕃婆’的精髓。”路海清说。

同路海清一样,路建军对“打西蕃婆”也有特殊的情怀。“平时在外务工,就盼着腊月回来,敲一敲羊皮鼓,和队友们聚一聚、聊一聊。”路建军说,有一次,他迷迷糊糊地拿着洗脸盆就敲起来了,觉得浑身都是劲儿,一下子感觉痛快了。

“我们最远去过兰州新区,平时在渭源、临洮附近的乡镇表演。”路海清说,村子里的年轻人对这种传统艺术不感兴趣,上学的上学,务工的务工,没有几个年轻后生像他们那样“惦记”着“打西蕃婆”,这也正是他们最担心的。

“你们可以尝试拍抖音啊,这样就能让我们的‘打西蕃婆’‘飞’出山沟沟,没准还有人会打赏。赚到钱,才更容易传承下去。”一旁,麻家集镇党委副书记李海龙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我们也计划在全镇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项目,把他们请进学校表演,让孩子们多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