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老了,是喜歡城裡生活,還是喜歡鄉下生活?

星星憶橙


等我老了

和所愛的人回到鄉下

蓋一座小別墅

依山傍水

庭院裡栽滿各種花

丁香、海棠、菊花、梅花、月季

庭院四季有花開

四季顏色各不同

種上各種果樹

桃樹、梨樹、柿子、葡萄、杏樹

各種形狀掛滿枝頭

四季有果香陣陣

養一群雞鴨鵝

每天聽它們唱協奏曲

置身其中

給它們餵食

振臂一呼 一呼百應

看它們撲飛搶食

池塘裡養一群魚

閒時水邊觀魚戲

或邀三五好友

垂釣水塘邊

在屋後種上一片竹林

偶爾獨坐幽篁裡

在水邊種上一片茶園

看新芽在雨水中油亮

春天採春茶、挖春筍、試春酒

犁地翻土春耕,和鄉鄰在田埂閒話

夏夜在竹床上乘涼,臥看牽牛織女星

聽蟬鳴,聽竹露滴清響

秋天收割各種穀物,儲備冬日柴火

上山掃松針、砍柴、劈柴

冬天在窗前看雪、圍著爐火

手捧一本書籍,追憶泛黃往事


雲山煙水


等你老了,是喜歡城裡生活,還是喜歡鄉下的生活?

真是一個比較好的問題啊!

我是這麼想的,等我老了,我會離開這高樓林立的地方,離開川流不息的人群,離開從早到晚都不能安靜的城市。

回到我的家鄉東北,一個小山村,村子後面,幾百米遠就是一座不太高的山。

把過去自己住過的房子,好好的收拾一下。

這裡有我兒時的記憶,我青春的足跡,眼中彷彿還能看到,母親屋裡外面忙碌的的情景。

父親騎著自行車,按著響鈴,下班回家。

自行車後面架子上馱著一袋白麵,前車把上掛著飯盒,小黃狗上串下跳迎接著主人的回家,就像發生在昨天。

冬天來了,看著潔白的雪花落下,屋頂上厚厚的積雪,到處都是雪。尤其是天黑以後,月光照在大地上,天地一片,不用手電也能看清楚走路,這裡是童話世界。

看著窗外,又想起小時候,抓鳥的場景,先把地上的雪打掃乾淨。

然後找一個筐用小棍支起來,棍上綁根繩子,繩子順到屋裡。

筐底下放點小米粒,引誘鳥兒進來,看到貪吃的鳥兒鑽到筐下吃米,快速拽下繩子,抓住鳥兒。

現在我是不會抓鳥了,只是把地上雪掃一掃。

撒上點小米,鳥兒看到了,飛過來吃點小米,就是希望鳥兒們能吃飽,躲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聽到爐子裡木頭燃燒的噼啪聲,彷彿又看到,母親在大鍋旁燒飯的情景,轉眼間我也成了他們,繼續重複著他們的生活。

春風吹來了,暖暖的太陽,照著房頂上的積雪逐漸在融化,屋簷下來的冰瘤子很粗很長,像一根根寶劍。

春天就快到了,當你看到樹枝上出小芽的時候,你就感覺到春天真的來了。

幾天的功夫,樹上的小芽就張開了翅膀,嫩嫩的綠色樹葉,打開了春天的大門。

小草堅強的從地下鑽了出來,它們要把最美的花兒,獻給這個春天。朵朵小花也是它們,最燦爛的時候。

山上的積雪逐漸 融化了,匯聚的小河水,逐漸變成了一條大的河流。從高向低處慢慢的流去,它們要尋找它們最後的歸宿大海,那就是它們的終極目標。

聞著各種花兒的花香,看著綠綠的山野,空氣裡散發著清新的空氣,這裡是天然氧吧,是大自然對我們的無私饋贈。

房前屋後種點小菜,即鍛鍊了自己,又有了收穫。

種點穀子,等秋收後打下來,好喂小鳥們。

天氣逐漸熱了起來,耐不住寂寞的隔壁老哥,端著棋盤和棋子,又來找我下棋。

昨天,他連輸三盤後,他不服氣地跑了。

今天,為找回自己的面子,還要下三盤,放下棋盤,擺好棋子,我們楚河漢界又是一場大戰。

喝著茶水,我指揮著自己的將士在前線衝殺,硝煙四起,又是一場痛快的大決戰,我又把老哥殺敗,大哥用手拍打著腦袋,還在想著如何緩棋。

肚子裡咕咕叫,才知道已經中午了,老伴從地裡揪幾個黃瓜,洗乾淨了,擺上桌,來個青椒炒雞蛋,爆炒茄子絲,炸一碗醬,再烙幾張煎餅。

一個人二兩白酒,老哥倆一邊吃著,邊喝著小酒邊嘮著家常嗑,這些蔬菜都是純綠色的食品,城裡人是吃不到的。

秋天一場大雨過後,太陽出來以後,氣溫升高,又到了蘑菇豐收的時候。

我拎著筐拿了一根棍子,向後山走去,山上有蛇,我用棍子劃了著草窠,就是打草驚蛇,使他們逃跑遠離。

山上要不就是看不到蘑菇,如果有蘑菇,就是成片的生長。

我蹲下一會兒的功夫,就採了一筐蘑菇,回到家清理好根部雜草。

老伴用開水焯一下,蘑菇尖椒炒肉,或者是包蘑菇餡餃子,都特別的香。

我喜愛這種田園生活,安靜使人忘卻一切煩惱。

自己養的雞鴨鵝,想吃的時候,現去抓都來得及。

這裡的蔬菜都是綠色的,食品沒有上農藥和化肥,雖然產量低點,但夠吃就可以了。

坐在窗前凳子上,桌上放上一杯熱茶,我看到外面秋天的美景。

山上的五花樹,顯示著秋天的到來,一排排整齊的大雁,向南方飛去,它們的叫聲像是和大家,打著招呼,明年還來這裡。

不知道你是否滿意,這種田園式農村的生活,但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種生活的。







北大荒二代農墾人


近期,我從小住的老院子給拆遷了,儘管可以換成樓房,可我對老院還是很留戀,它承載了我的很多人生記憶,忘不了樹下讀書,院子裡吃晚飯,一家人其樂融融。如果有可能,我還想在鄉下買個小院,年老以後住在那裡,種菜種花,美哉!




看上眼


雖然在外面生活這麼多年,但是內心還是對家鄉的思念有著獨特的情感。待我退休了,把孩子們都安置好了,我就回家鄉。家裡還有二畝地,種種地,溜溜彎,和鄉親們拉拉呱(方言),自由自在葉落歸根。

講個小故事,這是聽我婆婆說的。我夫婿小的時候,得了一場病叫霍驚卵(方言),發燒了退去又上來,反反覆覆好幾天,看了好幾個地方也沒看好,聽說在縣西有的老中醫會扎針,得治這種病。

那一天,雨下得特別大,像瓢潑一樣,雷電交加,看著老發熱的孩子我婆婆急得直垛腳,該如何是好呢?那時不像這時候交通發達,一般都是自行車和駕車子(拉車)這也太慢了吧,這時,村裡的一大爺從城裡回家來了,他在城裡拖拉機廠工作,剛巧開回來開的拖拉機。大爺聽說後二話沒說也不顧得歇一會,冒著大雨開著拖拉機把夫婿送到了那個老中醫那,經過一上午的扎針,一個身上,臉上都是銀針,燒終於退了,又在那等了幾天看確定不燒了,才回家。婆婆很感謝大爺,給大爺掂了一藍子雞蛋,大爺說啥也不要,大爺說“都是鄉里鄉親的,應該的,應該的。”多麼純樸善良的鄉親!

我老了,退休了完成任務了,一定回家鄉住,和鄉親們在一起親切。圖片來於網絡






聶梅花


這個問題我以經想過多年了,仍然困惑著呢。本人74年生人,10年前在老家謀得一農場,農場佔地一佰多畝,其中50畝挖了魚塘,30畝地打算種果樹,剩餘已種松樹林。想著孩子上大學後回老家過農夫生活,可老婆不太願意,主要是她跟我20年,老家生活加起來還不到一個月,實在沒感情,小孩福州生福州長也不可能回去,本人雖愛著那塊土地,可種養殖也不在行,糾結呀!(農場設施齊全,有三相電,離國道800米,全水泥路,可進半掛車,到高鐵站🚄、飛機✈️楊、高速路口、縣城均不到20分鐘,交通極其發達,現租給別人養魚🐟,每年租金4萬元,感覺不太划算)


困惑大貓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當時的農村生活比較單一,晚上除了看看電視,外面到處黑乎乎的,連個鬼影子都沒有。長大以後參軍入伍,第一次從水瘦山寒的北方大平原來到湘南,一切都是那麼好奇。後來考研,畢業後留校。再之後去了韓國、新加坡,在國外停留6年,6年後回國,一直在南方工作生活。不知不覺2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城市森林裡,我適應了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說實話,等老了,退休了,我還是想去農村生活。今年春節回老家,新農村漂亮的房子,筆直的鄉間柏油路、健身器材齊全的文娛廣場、琳琅滿目的大型超市、診所等等一應俱全。忙忙碌碌半輩子,退休以後到鄉下養養雞、種種菜、田間地頭散散步,既悠閒,有愜意。也不給子女添麻煩,何樂不為呢!





岑溪水潺潺


我經常跟我的同事們聊天,我的老家山清水秀,非常適合養老。待我老了,一定離開擁堵繁雜的都市,回到開門見山的大山裡。

人活一輩子,待在大都市裡打滾,倦了。人打拼一輩子,在繁華的大染缸裡,累了。看盡繁華,人生落幕,這時才發現平平凡凡才是真。安安靜靜才能擺脫世間紛爭。

回到大山裡,回到兒時的地方。屋前栽幾棵桃樹,屋後栽幾棵杏樹。春來時,清晨賞粉色的桃花,晌午看白色的杏花。傍晚來時,夕拾朝花。待到果實成熟時,邀三兩老友品嚐,回憶舊時歲月。

一定要親自開墾一片菜地

,自己喜歡的菜都來一點吧。這裡的土地夠廣袤,夠肥沃,夠親切,你給一顆種子,它就還你一個季節的青菜。要親自除草,要親自捉害蟲,要親自翻地……要證明自給自足,不服歲月蒼老,哪怕蒼老依舊靜好。

山裡的夏天比城裡涼快多了,不用空調。也許電扇都有些多餘。漆黑的夜晚,樓頂擺一張藤椅半躺,手搖紙扇,看滿天星河,聽伏蟲唱曲,當然,手的旁邊還準備了一壺老伴泡好的清茶。

秋天來了,一定要登山。我的故鄉山中還藏的有山。山中的野菊花開的那麼好,不容錯過。山頂的風那麼涼快,一定要去吹吹。摘一朵菊花插在老伴的銀髮上,年輕談戀愛的感覺又回來了。哪怕是蒼老,依然對花愛不惜手。這時一定會想起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晚上燈下再臨摹一首詩,如何?

至於冬天,那就更好過了。“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盼著天下雪呢,越冷我的火爐燒的越旺,我的酒也溫的越好。至於晴川日麗,風止陽暖的日子,就在屋簷下,找個被子蓋著曬太陽。曬著曬著也許就睡著了。也許這一輩子就在暖陽下睡著了,再也不會醒過來了。

故鄉的水,故鄉的土,故鄉的太陽把我撫養長大。在外面的世界兜一圈,最後落葉歸根。我也要在她的懷裡入睡永眠。


緣年寒光


現在我也正在反反覆覆的思考這個問題。

我的老家離市區不遠,也就三、四公里路。父母在時,每每週末都要回家看望父母,吃上一碗母親做的手工面,走時順手再帶些父母親手種的農家菜,別有一番情趣。如今父母故去,除了老家有紅白之事回去行情之外,便也不太再回去啦。但心裡對老家還有一絲牽掛,常常在夢中夢見老家的人,老家的事。

在城裡,聽到的是車水馬龍的喧鬧聲,聞到的是汽油和水泥夾雜的味道。時間長了,就倦了。

我想,等我老了,我一定要回老家去。我要開一個菜園子,種一些菜,我還要養一條小狗、養幾隻雞。好好聞一聞故鄉泥土的芬芳。好好過一過鄉村恬靜悠閒的生活。





商州剛子


等我老了是喜歡城市的生活還是鄉下的生活?

這不用問,我當然是喜歡鄉下的生活,我是從小長在鄉下,我們那邊叫農村。

小薇在西北的一個小村莊生活了二十年,等到考上大學才走出農村,開始接觸大城市的繁華。

但是,真實來說,大城市的繁華並沒有對我思想上,認識上有什麼衝擊,在外的這麼多年我還是喜歡我那個偏遠而落後的小村落。

這種對農村的偏愛可能與我的個人喜好有關係。

我從小就是內向,孤僻的,至今未變,我從來也不喜歡飯桌上的熱鬧,KTV裡面的喧囂。

我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待著,看看書,寫寫文章,從詩經裡女子的期許,到唐詩中閨中佳人的怨氣。或者加西莫多的痴情,或者安娜卡列尼娜的勇氣,或者伊麗莎白的偏見。我都願意去閱讀,去思考。

或者可以讀一些新聞,再找兩三知己品談天下大勢,從委內瑞拉的紛亂到美國的貪婪,從埃塞俄比亞的貧窮到北歐丹麥,瑞典等國的富貴,從亞太局勢到中東亂局,大家暢所欲言。

品茗下棋,於兵馬交匯中進行智慧的衝撞。

彈琴作畫,於嫋嫋琴音灼灼美畫中放空自己,迴歸真心。

在鄉下可以有哪些趣事?

小薇家裡有田地,暫不說種大片莊稼,享受豐收的喜悅。

就只找半畝閒田,種一些蔬菜,那也是令人極度歡愉的。土豆,玉米,番茄,黃瓜,辣椒,紅薯,豆角,茄子,各自開闢地盤,自己播種,澆水,鬆土,除蟲,悠哉悠哉,其樂無窮。

菜園裡摘根黃瓜,再摘幾個番茄,自來水一衝,便能吃了。或許尚有清新自然的氣息。我想來,即使炒盤酸辣白菜也是香的吧。

再說水果,那就更令人嚮往了,蘋果,梨,桃子,西瓜……等,尤其是老家那邊的西瓜,比現在居住的上海這邊的好吃多了。

老家有山,有水,閒來無事時,可以遊山戲水。山上有很多野生的果樹,也有很多野生的蔬菜,都有些城市沒有的特別的味道。

這些年,老家的農村修了路,也有了互聯網,去鄉鎮的街道上買東西也是十分方便的,十幾分鐘的路程。

我更喜歡鄉下的原因是,城市裡人情的冷漠,辦公室裡的勾心鬥角,揣摩人心,都不是我所喜歡,更不是我所擅長的。老年待在城市裡確實更加寂寞,無聊些。

偶爾出去散步,拖著蹣跚的步子還要注意車來車往,比起汽車的尾氣,我還是更喜歡泥土的清香。

當然,無論農村還是城市,最重要的生活保障自然是金錢,有了足夠的財富,如今的農村各方面也是相當便利的,甚至很多地方已經有了快捷的網上購物。

小薇是喜歡農村的,也就是鄉下,不過以後怎麼去留,還得看孩子們的決定,畢竟比起自然的懷抱,家的溫暖更重要,不是嗎?


慕容小薇


等我老了,我會選擇回農村生活,落葉歸根。

1、老家是農村的,現在的農村,道路硬化到家門口,自來水,寬帶網絡,有線電視,樣樣都有。非常方便,自己再整塊菜地,種著菜,養養雞,每天吃完飯坐在院子裡一邊喝茶一邊看書。

2、農村空氣清新,無汙染,藍天白雲,綠色蔬菜水果,有屬於我自己的房子,少卻了城市生活的煤氣水電物業電梯停車。

3、自小在農村長大,一草一木,人情世故,非常熟悉,有歸屬感。到了那時候,兒女的工作,家庭都穩定了,也無須我們操心了。

在這幾年,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農民進城裡打工,城裡人卻到我們農村養老。說明還是農村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