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1--4)


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1--4)

之一 工作場所

小車因路面的不平停在村口,我們便在村長的帶領下往村中走去,農村的景象與我印象中的東西很是吻合,除村外新建的宅院是新磚新瓦獨家小院外,村的深處,隨處可見舊曆的殘垣斷壁,或一兩株古老的樹,大概以槐樹居多。背陰的地方,由於一些髒水亂潑的原因,結了硬硬的冰,但並不見滑。旁邊未凍的地方則積放著灰塵,時而一輛小四輪劇烈地咳嗽著從我們身邊經過,揚起不大的灰塵,車上的人用很驚奇的目光看我們,村子裡時而走出的農人也不住地向我們投來好奇的目光,這是山裡人的目光,我人很清楚。

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1--4)

我們左環右拐了幾分鐘之後,便在一個小廟前停下,廟門上掛著“田莊村村民委員會”、“田莊老齡委員會”的牌子,廟門是厚實拙重的高大木門,叮著生鏽的銅釘,門環上纏著兩大把豔豔的紅布條,顯見剛纏好不久,進入木門,迎面一面巨大的影壁擋住視野,上面寫著“改革開放,振興中華”的大字,一角堆放著壘好的散磚和一臺打麥的機器,拐過影壁,從坑凹的磚砌地面走過幾個青石臺階,到達廟內。

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1--4)

豔豔的紅布條蛇狀盤旋在廟內的巨大石柱、門環和門前的小柏樹上,一種原始和可怖伴著沉重襲進我的心間,人們這裡在敬神,而敬神是大約一代人的信仰問題,據說不久前由一兩個婦女燒香許願而興起許多人的峰擁而至,從屋門進入屋內,迎面投入視野的是毛主席像那充滿思考的目光,上面用黃紙黑字寫著“紀念******”的字跡,黃底,四方形的紅紙角對角連著,象一串菱形。主席像下寫著“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正中擺著一張長寬厚實的大紅木桌,已有許多斑駁,兩邊是兩排木凳,大約是會議上領導的位置,屋子的四壁貼滿了“先進黨支部”、“紅旗支部”等獎勵的牌匾。

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1--4)

之二 廟裡廟外,住宿地方

我不經意的到廟外走走,大隊部也即這個破落的廟宇是我們工作組的駐地。外面來回走不少人,我這才記起上午進廟時有人在廟前挖坑,旁邊堆放著些木料,這時再看,人們用長短的木材建一個大棚,很寬大,旁邊壘了兩個泥塊,有各色的布纏著,是一個巨大的喪棚,有人出殯,肯定還是民間的鑼鼓樂隊,晚上上祭,也許還有戲。

冬天的風很快向我襲來,我約略看了看四周,前邊一個拱形的門裡傳出兒童大聲讀書的聲音,後面才清楚那裡原先是一個天主教的教堂。側面正對的地方是一個民間劇場,有“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標語,在中間這塊空地的四角,四條甬道向外延伸,不時有大人小孩進出,在出殯的棚前活動。

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1--4)

住宿的地方是個一間 的房子,放著幾張寬大的木床,床上疊放著單薄的棉被,地上靠門的地方置著一個嶄新的鐵火爐,據說是下午剛買的,裡面的炭火旺旺的燃著,但整個房間卻感受不出太多的暖意,而正中牆上張貼的毛主席像似乎給這個小廟的耳 房增添了一些親切,據村委李書記講,這原先是每年做計劃生育手術的所在,若村裡唱戲,演員們也往這裡住。

廁所在廟外約50米外的衚衕裡,是一家不上鎖的,社會發展的原因,農家肥 已幾乎被莊戶人家所遺棄,而換上省時省力的化肥,故而各家的廁所都用木板釘個簡陋的門,以防外人隨便進入,最後還需自家去清理大糞,我們工作組的人不得不採取深入群眾的辦法,算是在這僻陋的地方找到了後勤根據地。

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1--4)

之三 村裡的紅白事

廟前的喪棚已經差不多完工,紅、白、黑各色的布將木架子纏好,中間停放著一口紅木棺材,棚前的大字是“金壁輝煌”,棚的兩邊壘著泥火,通明的白熾燈灼灼的照著,給冬日的夜晚平添幾份光明,也映射出暗紅棺木的恐怖。

村裡來往的人漸多了,但大多是辦喪事的人們,靈棚頂上褐紅的大雞毛撣子威風地聳立著,如一面旗杆。昨晚我們在飯間打聽了一下田莊喪事的時尚,廚師講,流行的原因,音樂、請唱、搭棚、吃飯一抹籠下來怎麼也得五六千塊錢。而且,老鍋、碗筷,還是在大隊借的。

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1--4)

之四 日常生活

廟宇不大,但是被分成前後兩個院落,院中堆了不少木頭、磚塊,想是什麼時候施工剩下的,廚房門邊靠牆躺著幾口烏黑的大鍋,煤在一角的旮沓裡堆著,前面有些砸碎的炭塊。第二天,我便對這小廟有些熟悉了,雖然廟中並未有什麼塑像之類讓人瞻仰。廟宇的頂簷上那紅綠的獸頭猙獰的面容在這冬日的寒意中也不覺著可怖。這份臨時下鄉的工作,對於我這剛從校門跨出的學生來說,不能不說充滿著一種驚奇和刺激。

“酸菜黑屹條”,中午的飯菜是城裡人比較稀罕的,但味道卻並不如想象中的可口,實際的感覺和想象中的東西不是一回事,我想。我忽然憶起上午陳隊長召開村委會時,有幾個探頭探腦的往裡瞧,其中有昨晚過來問情況的。下午有戲。

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1--4)

昨晚很冷,頭都不敢伸出被子,我們都是和衣而睡。這是我們生活的感覺。那午休也只能在撲克和象棋中度過了。剛打“拱豬”的我,自然是被攻擊的對象。弱肉強食,我想。幸虧我不象他們看得輸贏那麼重要。

這時,我對我們的工作作一下簡單分工,陳隊長運籌帷幄,負責全面,兩個組長負責參與決策,我和小秦負責記錄、整理,也即打雜,鎮裡應書記作為協調市裡與村裡工作的中間人,起調和作用,並隨時向鎮裡反饋信息,以掌握下鄉工作開展情況。

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1--4)

作者簡介:旅行歲月小記,用心靈感悟記錄人生的實際和心靈的旅程。勵志語錄,進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曾經在紙媒發表散文、詩歌、論文多篇。歡迎交流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