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蔡阳武功到底有多高,为何千里追杀巅峰时期的关羽?几回合能斩杀关羽?

元哥说历史


三国中的蔡阳,他的武功到底有多高,为何敢千里追杀巅峰时期的关羽?蔡阳在几个回合内,能斩杀巅峰时期的关羽呢?

对此我的答案很明确:蔡阳在三国中,顶多只能算得上是二流将领,连一流将领的边都够不着。他完全不是任何时期关羽的对手,更不用说在几个回合能斩杀巅峰时期的关羽了。至于他为什么要千里追杀关羽,只能说他他是自寻死路。

下面我将根据演义的记载,给大家一一解答上面三个问题。

一、蔡阳的武艺究竟有多高?

正史上,还是有蔡阳这个人的,但是关于他的记载不多。《三国志》和《后汉书》,更是连蔡阳的传都没有立的。可见蔡阳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武艺也不会太高。

原因很简单,《三国志》给了很多武将作了传。刘备阵营有“五虎上将”(关、张、马、黄、赵),姜维、李严、魏延、王平、廖化,等等;曹操阵营有“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有夏侯惇、夏侯惇、曹仁、曹洪、许褚、典韦,等等;孙权阵营有周瑜、吕蒙、程普、韩当、周泰、甘宁,等等。

可以说,但凡有一定战绩和战功的人,陈寿都是会为他作传的。为什么没有蔡阳呢?可见他是三国里面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武功平平,没有为曹魏作出过杰出贡献。

我们知道,蔡阳是曹操部下一员武将,当过汝南太守。建安六年(公元201年),蔡阳奉曹操之命,攻击刘备和龚都等人,结果被关羽所杀。

演义中的蔡阳,也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他一共只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蔡阳听到关羽不辞而别时,向曹操请命去追杀关羽,结果被曹操斥退。第二次,就是蔡阳跟关羽决斗时,被关羽一刀秒杀了。至于有人提出,蔡阳敢追击关羽,可见他不惧关羽,也能证明他有底气、有能力,武艺高强。这完全就是夸大了蔡阳的武功,简直有点异想天开,是不符合正史和演义相关记载的。

二、蔡阳为何千里追杀巅峰时期的关羽?

这个问题还是值得讨论,我认为有以下二个原因。

第一,蔡阳不服关羽,想跟他比试一番,赢得生前身后名。

武将都是高傲的一面,猛将吕布、关羽、张飞等人如此,蔡阳这类小将亦然。在演义中,那些自视甚高、傲视群雄的小将,还少吗?在汜水关前,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忠,就是个狂妄的家伙,怕孙坚抢了战功,居然跟西凉猛士华雄单挑,结果被一刀秒杀。后来,袁术帐下一个叫俞涉的小将,也主动请缨,结果三个回合不到,就被华雄斩落马下。

为什么总有一些小将,敢挑战鼎鼎有名的战将,难道他们不怕死吗?

当然怕死。然而由于虚荣心作祟,这些小将会想,如果能斩杀某位大将,就可以在别人面前炫耀了:看我多么厉害,斩杀了华雄、吕布!其实,他们斗是一些愚蠢的家伙,想要出人头地,邀功请赏,光宗耀祖,万古流芳,结果只能是人头落地、身败名裂。

蔡阳,看着大家都怕关羽,不敢去追击他。他就想呀,要是能追到关羽,大家就会对他刮目相看。此外,蔡阳也想领教一下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想看他是不是传说中的那么厉害。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却说曹操部下诸将中,自张辽而外,只有徐晃与云长交厚,其余亦皆敬服;独蔡阳不服关公,故今日闻其去,欲往追之。

曹操一听,立即“遂叱退蔡阳,不令去赶”。曹操当然不会允许,因为他知道以蔡阳的武艺,还不够关羽一刀的。

第二,蔡阳要为外甥秦琪报仇。

话说关羽一路过关斩将,等他过第五关的时候,碰到了夏侯惇部将秦琪。秦琪是个自命不凡的人,对关羽说道:“你只杀得无名下将,敢杀我么?”结果,一个回合不到就被关羽斩杀。

外甥死了,作为舅舅的蔡阳,肯定不能坐视不管,否则有何脸面去见人呢?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为首一将,乃是蔡阳,挺刀纵马大喝曰:“你杀吾外甥秦琪,却原来逃在此!吾奉丞相命,特来拿你!”

三、蔡阳几个回合能斩杀巅峰时期的关羽?

蔡阳压根不是关羽的对手。关羽当时已经“过五关斩六将”,行了一千余里路,疲惫不堪了。况且还有伤在身,左臂中了韩福一箭。然而,关羽只用了一通鼓不到的时间,就斩杀了蔡阳。演义中相关记载如下:
张飞亲自擂鼓。只见一通鼓未尽,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

那么,大家怎么看待蔡阳呢?

专注三国史,喜欢三国的朋友,欢迎关注、转发和评论!

元哥说三国


蔡阳原本是曹操手下的大将,有“刀祖宗”之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后,由于最后一关的守将是秦琪,秦琪是蔡阳的外甥,加上自己还是夏侯惇将军手下的大将,这便是千里追杀关羽的理由,至于几回合能斩杀关羽,史书中已有定论,关羽一刀将蔡阳斩于马下,因此这个问题我自认为还是比较好回答的。

1、蔡阳真实武力值如何

前文提到过蔡阳是秦琪的舅舅,因此二人的关系可想而知,加上蔡阳是夏侯惇的大将,先来解释一下夏侯惇为何会有将呢?由于它是曹魏创始人之一,因此可以夏侯是可以收将领的。


蔡阳被斩之前毫无名气,对于其“刀祖宗”的称号在正史中并未记载,因此至于蔡阳的真实实力我只看与关羽的战斗,蔡阳失败了,而且一个回合就被斩于马下,这可能与关羽超高的武力值有关。


但后世排名的二十四名将中,也没有蔡阳的排名。因此不论从实战还是后世的排名,蔡阳都没有什么值得吹嘘的地方,我认为他不过是在吹嘘罢了,下来我来为大家解释他为什么敢千里追杀关羽。

2、蔡阳敢于追杀关羽的原因

蔡阳的实力不济,但是其人在乎虚名,认为颜良文丑不过蝼蚁,这是因为当时关羽斩颜诛文丑时不在当场,关羽的事迹在这批人里成为了传说,因此蔡阳第一不服关羽,第二想要杀关羽来让曹操认识到自己。

蔡阳的判断错误,并且加上当时自己手握万余铁骑,关羽人困马乏单骑行百里,到古城蔡阳看到张飞关羽在一起的时候,开始可能有些胆寒,但看了关张加起来不过二千人,而且都是一些新兵蛋子。


反观自己这边全部都是身经百战的铁骑精锐,由此给了他信心,可关羽何人?与张飞合称万人敌,一刀便将关羽斩于马下,这一出闹剧曹操是知道的,可能曹操是想要试试蔡阳的能力,准备委以重任,可惜一刀被斩。

3、最后一个问题几回合能够斩杀巅峰关羽

蔡阳能够斩杀关羽这个观点我不知道是谁提出的,但我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其中大多都是没有休息的,因此关羽当时已经疲惫继续休息根本不能算是巅峰。



可就算是这样蔡阳在声势乃至兵力上占据着绝对优势,就这样被关羽一刀斩落马下,这样看蔡阳还有可能打败关羽吗?可能吗?我认为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存在的假设问题,而且这是一个不需要提出的问题。

综上所述:蔡阳的能力在三国中排名我认为B+,对付一般的人是可以的,但关羽是SS的武将,一刀斩蔡阳是非常正常的,关羽估计都没有把蔡阳放在心上,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关注我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


历史红尘


蔡阳是曹操手下的大将,能够被世人熟知的原因是,曾经追杀过关羽,只不过故事分为两种说法。接下来就对这两种说法仔细分析。

蔡阳为自己的侄儿报仇,关羽并不能轻松斩杀自己

关羽自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名声大噪,当时的蔡阳不过是一个汝南郡的太守,由于二人素来不和,关羽当时寄人篱下所以并不与他发生冲突。

关公想要离开曹营的时候,曹操为了不让他离开,选择了闭门不见他,但他将曹操所有封赏的金银美女全部放在赏赐自己的府中,并没有拿到通关文书。

他想要过五关后,投奔袁绍找到自己的大哥效忠,而曹操当时最有力的对手就是袁绍,所以五关的将领才会不择一切手段阻止他。

  • 秦琪

当时秦琪也是五关六将之一,不服输的性格是好的,但是他碰上了杀神关羽,他的死是必然的,颜良文丑都挡不住关羽,何况这种无名小卒呢?

不过他的后台很硬,不光自己的舅舅是蔡阳,曹操身边的一些人武将,与其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所以导致他死后有很多大将帮助他报仇。

  • 夏侯惇

夏侯惇的魏国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被誉为曹魏第二人,当时夏侯追杀关羽的名义就是为秦琪报仇。

由于许褚的阻挡与关羽交战不一会二人就不战了,曹操的命令他还是不敢违抗的,所以导致二人一生中也只有这一次打斗。

不过战斗的过程还是非常精彩的,这可是魏国第一大将与蜀国第一大将的打斗,值得一提的是二人都没有受伤。

  • 张飞误解

关羽走到古城的时候,恰巧碰到了自己三弟张飞,不过没想到的是张飞看到他后上来就是一矛,关羽十分不解,此时蔡阳正好带兵赶到。

他大怒上去就要与曹军交战,而张飞却说:“如果能在三通鼓内,斩了来将我就相信你没有投敌,我们还是好兄弟。”

一通鼓罢,蔡阳就被斩于马下,一通鼓的时间相信与现在的五分钟,可以看出蔡阳的实力还算可以,不过第二种说法就比较贬低关公的形象了。

蔡阳有实力能够单杀关羽

有传闻记载,蔡阳当初死与关羽刀下是被他用计所杀,所以才会有关公用计斩蔡阳的说法。当时蔡阳与关羽交战,并非一通鼓就被杀。

事实上二人缠斗了四十回合,关公由于赶路的原因所以导致他人困马乏,蔡阳虽然也是远道而来,但他却有十五万大军做后盾,所以自己的心中是有底气,并不像关羽城门上三弟根本不听自己的解释,自己将要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况,关羽当时并不能拖。

关羽大喝蔡阳一声:“为何要找帮手,来战?难道你战不过我吗?”蔡阳便转头一看,发现没人便知道自己上了关羽的当,直接被斩。

张飞开门迎关羽入城,但关羽也因为这件事情,被很多人所不齿,关羽不久后将蔡阳厚葬,也算为自己这种行为做出补救吧!要知道没有蔡阳他与张飞是一定会反目的。

蔡阳的能力是有的,追杀关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为自己的外甥报仇,而由于自身实力不济所以被斩于刀下,这样的结局也算悲惨。

不过第二种说法毕竟是传说,能与关公战四十回合的人有谁呢?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流言互动。


大国布衣


老将军蔡阳,人送绰号:“银面仙猿铁臂昆仑叟”。故老相传,他有三绝。第一是兵器,惯使一口:九环金锋定汉宝刀。此刀乃是东汉头一把“铸铁大师”赤松子所打,后赠与光武帝驾前五虎将、四先锋之一,“花刀太岁武瘟神”马武,方保得光武中兴,灭莽兴汉。第二是弓箭,恩师所赐:一张乾坤震天弓,三枝燕尾蛇锋穿云箭。蔡阳和西蜀五虎上将黄忠是一师之徒,都是汉末名士“惊弓射日一点红”公孙阳的弟子。第三是武艺,家学渊源。他家祖上遗有武学秘籍,大秦“第一战神”白起所著“雪飘人间、雄霸天下三十六刀”。可惜的是,蔡阳没有学全,还缺了三招。这夜蔡阳习学刀法,过于劳乏,鼓打三更伏案而眠。只因蔡阳自幼父母双亡,和姐姐蔡氏相依为命。是姐姐把他从襁褓婴儿,抚育成八尺猛将!姐姐蔡氏好心,为他添衣掌灯。不意火起,烧去了半页!(自此长蛇卷地,雪拥蓝关,绝情斩失传)。白起著书时,曾掷笔于地,大笑道:“不知后世,何人可得吾书?屠龙之技一成,自当视天下英雄如草芥”!如果学全了这三招,这蔡阳绝对是三国武将一哥!蔡阳自扶保曹操后,南征北战,东挡西杀。走马取皖城,大败枪神张绣。战淮南,力杀四门。连斩袁术帐下七将,三败纪灵。河北讨袁绍,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车轮战,四猛舍命会蔡阳。郭嘉曾赞蔡阳: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列位看官也许会问,你把蔡阳捧的这么高,那为什么“古城兄弟会,关公会撇刀斩了蔡阳”?诸位有所不知,那日蔡阳为给秦琪报仇,和关羽在城外捉对厮杀,奋力死战。二将直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三百回合,关羽见他如此凶悍,不觉心慌,渐渐不支。只得虚晃一刀,拨马便走。蔡阳怎肯相饶,拍马急追。关羽被赶的无处可逃,万般无奈之下,将马脖子下方挂着的秦琪首级,对准蔡阳,劈面打来。蔡阳接过一看,不觉悲从中来。痛哭失声,泪如雨下。蔡阳一生重情守义,姐姐蔡氏故去多年,恩情无以相报。家中只有这一个甥男,偏又新丧。就在蔡阳伤悲之际,关羽早已悄然转回。耍了一个刀花,撇刀斩至近前。这是关羽成名绝技,防不胜防。但由于两者过于贴近,关羽上三路空门顿开,蔡阳只要使出绝情斩,宝刀顺势往关羽脖项抹去,便可反杀关羽。但这招,蔡阳可没学过!危急时刻,蔡阳若丢下秦琪首级,搬刀头现刀杆,急点关羽咽喉,也可迫其收招自保。但蔡阳实不忍心,丢下血肉模糊的甥男秦琪首级。老将军一念之差,这才被关羽斩杀于阵前。


豪气惊天98k


蔡阳是曹操的名将,武艺高强,力大无比,有万夫不挡之勇。在苏州评话中,蔡阳被称为“刀祖宗”,实力非常强大。

《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载:“惇曰:“秦琪是蔡阳之甥。他将秦琪托付我处,今被关某所杀,怎肯干休?””

夏侯惇作为曹操麾下第一大将,能和关羽大招数十回合不分胜负,他能如此敬重的蔡阳,岂能是泛泛之辈呢?

然而在改版的《三国演义》里,蔡阳不过一通鼓就被关羽斩杀了,岂非有前后矛盾之处?原来在原始的民间评话中,关羽与蔡阳的大战极为惊心动魄。

苏州评话的说法是:

关公虽然厉害,但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跋涉,已人困马乏,饥渴难耐,和蔡阳斗了几十回合,虽不分胜负,可关公自觉力气不足。关公是个仁义之人,守信用,讲义气,在战场上明杀明斗,从不暗箭伤人。

可眼下,张飞在城上擂鼓助威,三通鼓已擂过两通,再战不胜,关公就没法向张飞交待,关公急中生智,便想计斩蔡阳。关公打马来到蔡阳跟前说:“咱单打独战,为何要请帮手?”蔡阳说:“我从来打仗不要帮手。”关公向蔡阳背后一指说:“你背后那是何人?”待蔡阳刚刚回头观看之际,关公乘他不备,提马挥刀,立斩蔡阳于马下。

蔡阳的那匹马也是个宝马,通人性,见关公计斩蔡阳,心中不服,围着蔡阳的尸体一阵悲鸣,跑到一个大水塘边跳水自杀了。关羽感到心中有愧,与张飞、刘备相会后,厚葬了蔡阳和他那匹白马。


首席水军大都督


蔡阳是何许人也?曹操手将领,汝南太守。若说到其武艺有多高?曾经有一个关于他与关羽单挑的传说。传闻中,关羽在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带着二位嫂嫂来到了古城,碰巧此时的张飞领兵在古城驻守。因为关羽在曹营中呆了许多年,并且为曹操立下了不少的功劳,所以张飞对其并不信任。

正当此时,蔡阳领兵15万追到了古城,如此,张飞更加不相信关羽,认为是其领兵前来攻打古城。最终二人约定在三通鼓之内,关羽必须斩下蔡阳。

传说中的蔡阳是曹营中的名将,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已经疲累不堪,二人交手之后斗了几十回合,关羽虽然与其战成平手,但已经明显气力不支。此时鼓声以过二通,二人之间的交手必须有个结果,因此关羽使计骗蔡阳回头,在乘其不备下,一刀将蔡阳斩于马下。这就是传说中关羽计斩蔡阳的故事。

但是实际上,蔡阳别说斩杀关羽,能够从关羽手下逃命都够呛。至于其追杀关羽,在《三国演义》中有明确的交代。

蔡阳为何追杀关羽?

《三国演义》关公大怒曰:“你知我于路斩戮拦截者乎?”琪曰:“你只杀得无名下将,敢杀我么?”关公怒曰:“汝比颜良、文丑若何?”秦琪大怒,纵马提刀,直取关公。二马相交,只一合,关公刀起,秦琪头落。

关羽在过五关斩六将之时,在黄河渡口,被夏侯惇的部将秦琪给拦住。这小将虽然官职不高,不过自视却是很高的。非但拦下关羽,还对其不屑一顾,因此二人斗了起来。不过此战开始得快,结束得更快,不过一个回合关羽就将秦琪一刀给砍了。

只是秦琪虽没有什么本事,却有一定的靠山,他死后先是引出夏侯惇领军前来追击关羽,在被曹操三道指令追回之后,又引出来蔡阳。而根据演义中的记载,秦琪是蔡阳的外甥,并且蔡阳一直不怎么看得上关羽,自认为比关羽要强,加上自己的外甥又被关羽所杀,因此才有了演义中蔡阳领兵追杀关羽之举。

为何蔡阳实力远远不如关羽?

无论在演义中还是在正史之中,蔡阳都算不上武艺高超之辈,严格说起来,只能算是末流小角色,对于关羽计斩蔡阳中描述的那个武艺高强的蔡阳,我们找不到证据支撑。

《三国演义》须臾,曹军至。为首一将,乃是蔡阳,挺刀纵马大喝曰:“你杀吾外甥秦琪,却原来逃在此!吾奉丞相命,特来拿你!”关公更不打话,举刀便砍。张飞亲自擂鼓。只见一通鼓未尽,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

按照演义中的记载,关羽于蔡阳的交手,不到一通鼓的时间。那么一通鼓有多久?根据唐代李靖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记载,一通鼓是敲击鼓面330下,大概也就是五分钟的时间。蔡阳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就被关羽斩下。换成回合来说的话,马匹一个来回被称之为一个回合,五分钟内二人交手不过几个回合,几个回合便被斩杀,武艺是天差地别的差距,可见蔡阳的武艺远在关羽之下。

《三国志·武帝纪》:(袁)绍之未破也,使刘备略汝南,汝南贼共(龚)都等应之。遣蔡扬(阳)击都,不利,为都所破。
《三国志·先主传》:(袁)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

在正史的记载中,蔡阳连龚都都打不赢。而龚都不过黄巾贼一首领,无论领兵作战还是武艺,在三国时期都是排不上号的人物。蔡阳以曹军中的精锐兵马对阵不过乌合之众的黄巾军,结果大败亏输,自己最终死在刘备手中,又如何能够与三国时期斩杀名将最多的关羽相提并论?在正史中也直接反映出蔡阳的能力很低。

大山侃史

传说终究只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没有任何可以支撑的证据。无论是通过演义看,还是通过《三国志》进行推敲,蔡阳与关羽都不是一个级别的将领,二人间的交手,不说蔡阳斩杀关羽,即便是从关羽手上逃跑都是基本没有可能的事情

我是【文史侃大山】,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吐槽。一起讨论历史事件。

文史侃大山


蔡阳是曹操麾下的一员武将,但史料记载很少。《三国志》中有两处记载,一时《武帝纪》中:(袁)绍之未破也,使刘备略汝南,汝南贼共(龚)都等应之。遣蔡扬击都,不利,为都所破。这里的蔡扬即为蔡阳。而《先主传》中记载:(袁)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二者记载大体相同,官渡之战,汝南黄巾复起,响应袁绍,首领是龚都、刘辟,为了联合敌人的敌人,袁绍于是把刘备派过来从背后给曹操找麻烦,但刘备还没来得及行动,袁绍就失败了,第二年,缓过劲来的曹操派蔡阳来讨伐,被刘备击败,斩杀蔡阳。曹操于是亲自来攻,刘备败走荆州。

从史料上,看不出蔡阳有多厉害,但能被曹操委任独立征伐,可见蔡阳的能力是足够的,但可惜,他碰上的对手是刘备,此时刘备虽然实力不强,但也有汝南黄巾为助,关羽、张飞、赵云等大将都在身边,蔡阳单独来攻,失败是必然的,毕竟刘备是曹操也忌惮的英雄。

蔡阳没有千里追杀关羽,他倒是想去追杀,因为关羽在黄河渡口斩杀了他的外甥秦琪,但却被曹操阻止了,派他去讨伐汝南黄巾刘辟。之所以和关羽交战被杀,是一个巧合。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气势已达到顶峰,在古城相会张飞,却被张飞误会关羽投降曹操来赚自己,恰好此时蔡阳引军至此,更加深了这一误会。为了证明自己的立场,关羽在张飞的一通鼓声中斩杀蔡阳,手起刀落,没有交代回合数,也就是所谓的秒杀。

蔡阳此前在曹操阵营中没有被提及,敢于来战关羽,尤其是在关羽有诸多战绩的时候,肯定对自己的实力比较自信,或者可与张辽、徐晃并列,但可惜是龙套角色,和颜良一样,还未发挥出来就已经被杀。

但在一些地方的传说中,蔡阳是曹操的名将,武艺高强,力大无比,有万夫不挡之勇,和关羽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张飞三通鼓将尽关羽还没拿下蔡阳,急中生智骗蔡阳后面有人,趁着蔡阳回头时斩杀蔡阳,这就是所谓的关公计斩蔡阳。在苏州评话中,蔡阳被称为"刀祖宗",实力非常强大。


三国逐梦


传说关羽并不是蔡阳对手,说到这里还有一个传说故事。过关斩六将只是杀的一般大将,并不是真正上将。而蔡阳武艺高强只混个太守,为什么那?原因就是蔡阳这人很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也就人缘不好,所以没得重用。

在说关羽一行人马来到汝城,太守蔡阳出城迎战。与关羽打了百八回合关羽已不支,实在打不了转马回败,蔡阳紧追而定要治关羽于死地。其原因是过以关口,关公杀了蔡阳的外甥。为给外甥报仇,因此杀心已定。关羽背刀而刀头向下,当蔡阳追上关羽举刀就砍,无奈之下用刀由后向外想拨对方的刀。也是蔡阳命短,刀正好削在蔡阳脖子上而丢。这是巧合打蔡阳杀了。因此现在的武术春秋刀还有这动作,我的管叫撇刀。动作就不详说了,练武应当清楚这招,也可能名称不一样。


青竹长青君者


蔡阳(?-201年),又作蔡扬,东汉末年曹操部下武将,建安六年九月,袁绍使刘备略汝南,汝南贼龚都等应之。太祖遣阳击都,不利,军破,阳为备所杀。

关云长被困土山,带着两家皇嫂在曹营挂印封金一十二载。虽然在曹营他为曹操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兄长刘备。最后终于辞别曹操保着二位皇嫂过五关斩六将寻找兄长刘备。后来听说刘备已去汝南豫州,关公就带着二位皇嫂一路向汝南寻来。这一天关公来到古城,就是现在驿城区古城乡的古城,正好张飞在古城驻守。关公走得人困马乏,见到三弟张飞心里十分高兴。正待进城,被张飞拦住。因为兄弟已分别12年,又是在对头曹操营中,张飞信不过关公。关公百般辩解,张飞仍然不信。此时曹操的大将蔡阳,为了给被关公杀死的外甥秦琪报仇,带领15万人马追到了古城。蔡阳的到来,更使粗中有细的张飞起了疑心,立即关上城门不放关公进城,并告诉关公,要是他在城上三通鼓罢,关公斩不了蔡阳,就是和曹操一心,就与他断绝兄弟情义。关公无奈,只好迎战蔡阳。

蔡阳是曹操的名将,武艺高强,力大无比,有万夫不挡之勇。关公虽然厉害,但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跋涉,已人困马乏,饥渴难耐,和蔡阳斗了几十回合,虽不分胜负,可关公自觉力气不足。关公是个仁义之人,守信用,讲义气,在战场上明杀明斗,从不暗箭伤人。可眼下,张飞在城上擂鼓助威,三通鼓已擂过两通,再战不胜,关公就没法向张飞交待,关公急中生智,便想计斩蔡阳。关公打马来到蔡阳跟前说:“咱单打独战,为何要请帮手?”蔡阳说:“我从来打仗不要帮手。”关公向蔡阳背后一指说:“你背后那是何人?”待蔡阳刚刚回头观看之际,关公乘他不备,提马挥刀,立斩蔡阳于马下。蔡阳的那匹马也是个宝马,通人性,见关公计斩蔡阳,心中不服,围着蔡阳的尸体一阵悲鸣,跑到一个大水塘边跳水自杀了。关羽感到心中有愧,与张飞、刘备相会后,厚葬了蔡阳和他那匹白马。



藏剑山庄902


首先得看你想了解正史中的蔡扬,还是演义里面的蔡阳。是同一个人,但在两本书里的名字不一样。因为罗氏的影响,三国里面很多人物都被冠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有的标签是根本不符合史实的。


妙就妙在人们对演义里面的情节铺排、气氛的渲染和人物的性格情有独钟,以至于有时候都忘记三国人物的原始事迹了。


三国志所提及的蔡扬


《三国志·武帝纪》和《三国志·先主传》能找到几句对蔡扬的记载(武帝纪用的人名是蔡扬,先主传用的人名是蔡阳)。但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迹。先是说蔡扬被派去迎击龚都,结果失败了。


龚都是谁?正史里面,他原本是黄巾军的其中一个首领,但是为人没有什么谋略,也没有什么英勇事迹。值得赞许的是他加入刘备以后,就一直很忠心。


说个题外话,如果有玩三国志系列游戏的人应该都知道,龚都的武力不算高,智力就更加惨不忍赌了。蔡扬连这号人物都没能打过,武艺能够高到哪里去?

另一部分是描述蔡扬最后的下场,本来是要去迎击刘备,结果就这样被杀了。正史里的蔡扬没有属于自己的传记,也没有太多的描述,就是个走走过场的。


三国演义里的蔡阳


到了《三国演义》,蔡扬变为蔡阳,可以说是比较为人所知了,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说蔡阳如何追击关羽。有人觉得蔡阳居然敢追杀武神关羽,武功肯定有那么两下子,但其实不然。

演义里面描述,当蔡阳一脸昂然向曹操请命去追杀关羽的时候,曹操立马就将他臭骂一顿,并且让他退下。


曹操大骂蔡阳除了是因为他自己很欣赏关羽对刘备的忠心,恩怨分明之外,相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很清楚蔡阳根本不可能成功追击关羽。

不过,蔡阳最后还是为了自己的外甥,私自追杀关羽,想要报仇。蔡阳成功追上了关羽,喊了几句最后遗言,内容大致上就是骂关羽杀了自己外甥,他要报仇。然后,蔡阳就被关羽一刀砍掉了脑袋。



看到这里,应该不会再认为蔡阳武功高强了吧?顶多就是胆子大一些,愿意为了亲人出头,但却没有自知之明的一个人。当然,你也可以说他是热血分子,有情有义。不过,都是演义里为关羽做宣传的一个小角色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