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推遲的話,距離最後的“決戰”已經不足100天。

如果2020年高考日期不推遲的話,對於高三學子來說,距離最後的“決戰”已經不足100天。

而這次疫情下上網課,對於高考的學子來說,其實也是一次“試金石”。彎道超車還是被人甩開,在於學生是否足夠自覺自律。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記 者丨陳潔,實習生 莫甜甜

編 輯丨週上祺

在開學時間不斷推遲之後,2月中旬,家住廣西的韋林(化名),收到了班主任發來的一張網絡課表:上面規定著從2月15日開始的時間安排:早上6點40分到晚上23點30分密密麻麻的一長串計劃,從學習、吃飯到休息均有。

韋林所在的學校,是廣西首批重點中學和廣西首批示範性高中,以學風嚴謹著稱。儘管如此,看到這份課表,韋林的第一個反應還是有點“喘不過氣”。

他表示,確實感受到疫情對於高三學生們的影響。

“我會緊張,但後來轉念一想,這個事情重要在人為,結果怎麼樣都是靠自己,彎道超車還是被人甩開都是如此,調整好心態應對一切情況,才是目前應該做的。

韋林的一天


高三生活,對很多學生來說就像“打仗”,韋林就是如此。

他給記者發來了一份所在學校的網絡課表,顯示了一天的緊張生活:

早上6點40分起床。7點到7點30分,吃早餐。7點30分到8點,早讀。8點到9點,上語文課。休息10分鐘後,9點10分到10點10分,上化學或者政治課。

隨後,10點10分到10點30分,課間休息20分鐘之後,10點30分到11點30分上物理或者地理課。11點30分到下午1點是自由活動和午餐的時間,下午1點到2點午休。

下午2點,韋林需要起床,並要在2點20分到3點20分繼續上英語課,3點30分到4點30分上數學課,4點40分到5點40分上生物或者歷史課。

隨後的下午5點40分到晚上7點是自由活動和晚餐的時間。7點之後,需要看新聞聯播。晚上8點到10點50分,是自主學習的時間,10點50分到11點30分,是夜宵和洗漱時間,晚上11點30分入睡。

學校在課表上寫著,每天學習9小時30分鐘。同時,班主任建立班級學習群,要求所有任課教師和學生務必加入。

“鑑於高三二輪複習的特點,建議按以下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確定複習內容-精選對應練習題-按照課程安排表安排學生訓練-學生將答案拍照上傳-教師批改-教師統一點評。”在課表中,學校如此建議。

同時建議用晚上8點到11點的時間進行上述教學,“可利用各種直播平臺。”

“我們現在的情況是一天到晚拿著平板看課寫試卷。老師偶爾開課,大部分在E網通看視頻較多,這裡面有各科知識點,有時候老師也會發自己的網課資源讓我們看。”韋林說。

作為一個好學生,他儘量按照學校的安排來做,但也感受到了自主學習壓力的加大。

“按照學校規定,疫情期間學生在家每天學習9小時30分鐘,每個星期集中安排一次統測。但事實證明,在家學習可真達不到年級組規定的每天學習時間。

和韋林有一樣感受的藝考生許晶(化名)也表示,在學校的話更有學習的氛圍。

“我12月剛參加完聯考,如果高考時我的文化分在再高一點的話,我對我的目標大學就更有把握一點了。但是對於我們這些自制力缺乏的人來說,在家複習真的是艱難時刻。”她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高三老師:開學檢測在家學習效果


如果2020年高考日期不推遲的話,對於韋林這類高三學子來說,距離最後的“決戰”已經不足100天。

這不僅僅對於學生,對於莫娟(化名)這樣的高三重點班的老師來說,也“壓力山大”。

“我現在教的是高三學生,每天都佈置複習任務,集中講評,個別答疑,但是交作業的學生少,幾次聯繫家長,家長表示他們也管不了。”她感慨說,上網絡課真的很難管理,即使是高三重點班也是如此。

她對學生進行了好幾次測驗,但是缺乏監督下,成績她自己都感覺“不知道有多少水分”。

“我們進行測驗,是把試卷提前發到家長手裡,家長打印試卷,按時髮捲監考。老師該佈置的佈置了,落實在於學生的自律和家長的監督,因為老師確實沒有辦法監控到學生的學習情況,目前年級幾次統測,成績感覺還好,但是不知道水分有多少?”

她感慨說,疫情的影響下,學生高考壓力更大,老師其實也挺累的,都是網上閱卷,視力疲勞,還有答疑解惑時間不定,工作時間延長。

目前來看,隨著廣西超過10日沒有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證病例,中學開學的時間也逐步臨近。

3月4日,廣西表示,在制定具體返校方案時可安排高三、初三年級學生先返校,原則上高三年級全區統一開學時間,初三年級各設區市統一開學時間。

“廣西應該這個月會開學吧,開學後,我第一步先檢測在家學習效果,根據檢測情況再製定學生們的學習任務。”莫娟說。

不過,即使3月底能夠開學,距離原計劃的開學時間,也已經晚了將近兩個月。無疑,這次上網課中,學習更自覺的學生,將有望“跑在前面”。

莫娟指出,這次疫情下上網課,對於高考的學子來說,其實也是一次“試金石”。

“今年的高考選拔出來的應該是國家需要的,在任何時候都能堅持不懈努力奮鬥的人。沒有自覺就喪失理想抱負,沒有奮鬥就焦躁不安,在遊戲中迷失自我,是不行的。”

在幾次統測之後,韋林說他目前這段時間最想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和理綜的答題速度。

“雖然我們都會抱怨每天的作業太多,但是大多數同學都會老老實實地完成,大家心裡其實都想考個好大學。即使不在學校,但每個科目都會有一個問答交流群,大家有什麼不懂的都可以線上提問,老師也會及時解答的,我覺得這種‘雲’的學習氛圍其實也在影響我”

和韋林在同一個學校的李紅(化名)表示,每天在9:00—11:30期間,大家會做理綜的卷子,或者是語文的專題訓練。在15:00—17:30期間,大家則要不是寫英語專題訓練,要不在做數學的專題訓練。寫完卷子後,會預留半個小時集中對答案,然後從晚上8點到11點各科目的老師會分別花一個小時來講解題目。但她認為在沒有老師現場監督的情況下,自覺學習才是重點。

李紅、韋林的學校在課表中也寫著:“凡事靠自覺!”

高考不推遲的話,距離最後的“決戰”已經不足100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