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學會沉澱,越過苦難,你想要的自會出現

中庸:學會沉澱,越過苦難,你想要的自會出現。

中庸:學會沉澱,越過苦難,你想要的自會出現

曾國藩曾經對他的家裡人說了這樣一句話:“只管認真的去做事,富貴由天,當氣候到了自然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不要著急,不要心浮氣躁,在生活中不斷的磨練自我。”

反觀現在這樣一個時代,有太多的人似乎總是陷入無窮的爭奪之中,過分的去追逐一些事情,殊不知,有一些東西真的要隨緣。

太過於強求,不但難以達到目的,還會因為過於急躁,而惹致災禍。

中庸:學會沉澱,越過苦難,你想要的自會出現

孔子曾說這樣一句話: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所以上天生養萬物,就是根據他們的資質,來判斷他們是否應該值得厚待,能成才的就培養,不能成才的就讓他淘汰。”

孔子在這一句話中講述的道理,就是一個人只有足夠優秀,才配擁有他想要的生活。而那些好逸惡勞,只是心比天高的人難以達到這樣的一個目的。

從側面講述的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的道理,有什麼樣的努力,就有什麼樣的收穫。

想要擁有自己期望的狀態和人生,必須要從最基本的修身養性開始,循序漸進的提高自己的德行與才能,才能得到上天的福報,和最期待的眷顧。

中庸:學會沉澱,越過苦難,你想要的自會出現

水到渠成,自然能夠成功。

古語中有這樣一句話:“皇天不負有心人。”

只管去努力的做,不要想太多,因為很多人的痛苦,就是因為想的多做的少,不願意踏踏實實的去做,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才導致了糟糕的結局。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做到了那個程度,上天自然會讓你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這就好像很多人心性浮躁,總是迷戀於技巧和捷徑,妄想通過捷徑而獲得成功,但是,人生只有注意量的積累,量變引發質變,質變才能水到渠成。

中庸:學會沉澱,越過苦難,你想要的自會出現

即便是自己的人生遇到了磨難和挫折的時候,也不要放棄磨難和挫折,那只是人生路上磨練你的墊腳石,越過磨難,你才有想要的結局。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這也是《中庸》思想對於人生追逐的核心智慧,安分守己,拋開所有的急功近利,才能有所成就。

中庸:學會沉澱,越過苦難,你想要的自會出現

我們之前就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古代有一個人叫吳明,他幼年父母雙亡,但是天生比較孝順,年僅14歲,他經常感嘆自己沒有能力去修繕父母的墓地。

於是他決定勤勞的耕種,希望土地能夠豐收,解決自己的心願,但是剛好那一年趕上大旱,他看到自己的莊稼被曬得枯黃,感到非常的絕望,就向天傾訴自己內心的苦衷與不平。

後來有人就從田裡回來說:“莊稼苗返青復活了。”

吳明特別不相信,他急忙跑到田裡,發現禾苗真的復活了,而且鬱鬱蔥蔥,這個時候他內心非常的開心,從此更加勤勞的去耕作。

中庸:學會沉澱,越過苦難,你想要的自會出現

秋天到了,獲得了大豐收,他用自己的豐厚收穫,修繕了父母的墓地,達成了自己的心願。

在《詩經》裡面說:“有美好德行的人,會為他人做好事,也會得到上天的保佑,因為他的大德,必然能獲得良好的福報,有道德的人,才能承擔重大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