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要求他的國家廢除漢字,結果現在全國都在學習中文



漢字是歷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表意文字。所謂表意文字,即是用象徵性的書寫符號記錄詞或詞素的文字體系,它並不直接地表示語音,但每個漢字的音、形、義之間都存在一定的聯繫,所以可以“見形知義”。例如“林”、“植”、“柴”都跟“木”有關,“湖”、“流”、“溪”都與“水”有關。有個字即使你不會讀,但根據漢字的字形你卻能猜出它的大致意思的。再看錶音文字的代表——英語。若是給你一串陌生的單詞,你或許可以讀得大差不差,可卻不能知曉其實意。

此人曾要求他的國家廢除漢字,結果現在全國都在學習中文

漢字對中國周邊的國家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是許多國家文字的母字,朝鮮、日本和越南都曾經用漢字來記錄著它們的語言。儘管由於清政府的腐敗,這些國家選擇放棄漢語,創造自己的語言,但不可否認在他們的文字裡依舊有漢字的影子。且畢竟這些都不是真正的中國人,卻不曾想,多年之後竟有一個華人站出來呼籲廢除漢字,興起“廢漢字運動”。此人正是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他的這一舉措,使得華文教育在新加坡的發展被徹底斷送。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李光耀想要廢除漢字呢?

說到底李光耀是從新加坡所處的國際環境出發的。新加坡處在東南亞,華人在東南亞屬於少數族群,它是偏居東南亞一隅,在國際體系中屬於最小國家之列,堪稱“微型”,自然資源也極其匱乏。特殊的地理環境、種族關係、歷史政治等都讓新加坡無時無刻面對強大的安全和生存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李光耀認為英語全球通用,且較之漢語更加簡單,利於溝通,可以讓新加坡邁入新的社會陣營,從而在東南亞站穩腳跟。於是他在1980年下令廢除華文教育,轉而採用英語為官方語言,關閉了中華地區以外唯一的中文大學——南洋大學。當新加坡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後,李光耀還將新加坡飛速發展歸因為他廢除漢字的政策。

此人曾要求他的國家廢除漢字,結果現在全國都在學習中文

\u0011

短時間看,“廢棄漢字”確實給新加坡帶來了很大的利益,不過長遠來看,這種拋棄歷史、文明、過去的行為會帶來許多不利民族的後果,他也沒想到才半個世紀中國就發展地如此之迅猛。

據悉,英國政府已啟動中文教學項目“中文培優項目”來鼓勵英格蘭中學生學習漢語;俄羅將在2019年的全國高考中將漢語正式納入外語科目選項;非洲41個國家設立了近百所孔子學院;泰國在其立法院(最高立法機關)為學生進行漢語培訓……

至今,據國家漢辦粗略估計,除中國外,全球學習、使用漢語的人數已超過1億,“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不再僅是一句歌詞,“漢語熱”正在以一種無法想象的速度席捲世界!

此人曾要求他的國家廢除漢字,結果現在全國都在學習中文

dy> \u0011

筆者認為,漢字對亞洲國家的影響是深遠的,如果簡單粗暴的要求廢除漢字,結果必然適得其反。對於一些國家的這種行為,其實我們也可以理解,就像越南一樣,就是想消除我們對他們國家的影響,畢竟他們曾是我們的附屬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