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會遇到的“三年級現象”,太可怕了,家長請做好這幾點

每個孩子都會遇到的“三年級現象”,太可怕了,家長請做好這幾點

在過往的教學經歷中,我接觸了許多家長和學生,在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時不少家長談到,孩子前兩年成績還不錯,但自從上了三年級後,成績一日不如一日,看孩子學習挺認真的,也沒沾上什麼壞習慣,但不知道為什麼孩子的成績就是降下來了,家長們看得很著急,卻找不到解決辦法。

其實家長不知道的是,很多孩子在上了高年級後成績降下來,不是因為學習上的主觀原因,而是他們遭遇了學習上的客觀原因,比如說他們可能在三年級這道“坎兒”上裁倒了。三年級是孩子的一個重要轉折期,此時的孩子,他們在心理上會發生一些劇大的轉變,如果家長們沒有好好引導和處理,將會給孩子帶來不可估量的後果。那麼,孩子們在三年級時發生的具體轉變有哪些呢?

每個孩子都會遇到的“三年級現象”,太可怕了,家長請做好這幾點

1.生理和心理上的轉變:三年級,孩子的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都發生的巨大的變化,此時是培養孩子的最佳時期,但此時若是家長們沒注意,那麼三年級也可能成為毀掉孩子的一個時期。

2.孩子從“兒童”轉變為“少年”:最主要的特點是孩子越來越有主見了。

3.孩子的情感向穩定性轉變:在上三年級前,每個小孩的情緒大多是外露的,他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但上了三年級後,孩子的情感會更多地向穩定性轉變,往深刻、自覺、內控方向發展。

4.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孩子在三年級前大多是父母或老師督促著學習,很少會有主動學習的情況,但上了三年級後,他們會下意識地思考自己在什麼時間段應該做什麼事,會有意地想要學習,此時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

每個孩子都會遇到的“三年級現象”,太可怕了,家長請做好這幾點

同樣的,當孩子在三年級階段從心理和生理上表現出一些轉變時,他們也容易出現一些問題,此時家長們要及時地瞭解孩子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出決策。

問題一:學習的自控力和主動性不足

上了三年級後,孩子的運動量會加大,也就是說他們心理更傾向於室外活動,對室內學習會產生厭倦。在自控力上,孩子變得浮躁,靜不下心來學習,也不想學習,想要從室外活動中宣洩自己的感情。在學習主動性上孩子則表現為不夠積極,老師或家長不規定去做,孩子就不想去做。

每個孩子都會遇到的“三年級現象”,太可怕了,家長請做好這幾點

問題二:缺乏探索精神

上了三年級後,所有科目的學習將不再侷限於書上,更多的是需要孩子從課外汲取知識,來充實課內的學習。可能在過往的學習中,孩子只要記住了字、詞和句子就可以了,但當孩子上了高年級後,更多地是要求孩子將句子放到段落中去理解、記憶。而孩子上了三年級後,多有一種懶性,他們面對難題時,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專研,久而久之,這樣的逃避心理會對孩子的成績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每個孩子都會遇到的“三年級現象”,太可怕了,家長請做好這幾點

問題三:孩子讀書質量不高

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孩子的一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但最近我從班上的學生身上總結出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很多孩子讀書的質量都不太高。它們具體表現為其一:大部分孩子讀書都只是裝樣子,每個小孩的內心都希望受到表揚,所以很多孩子在讀書時都衝著家長的誇獎,卻忽略了看書的本質。其二,孩子讀書的質量不高。他們在讀書的時候,沒有積累知識,也沒有記下寫得精彩內容,很多時候他們僅僅是為了多看兩本書而走個過場,沒有充實自己。

所以,在三年級階段是孩子一生中尤為重要的一個階段,家長們一定要及時掌握孩子的情況,將孩子往好的方向引導,讓在學習和成長上走向正軌。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兒了,希望能對大家教育孩子方面有所幫助,另外,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獲取更多對孩子教育和學習有幫助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