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战吕布、打赵云,战功比肩五子良将,却只能做曹操的护卫


此人战吕布、打赵云,战功比肩五子良将,却只能做曹操的护卫

提起三国,我们会想到什么?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千村薛荔人绝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民不聊生,战乱四起。这是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的时代,权谋机变,纵横捭阖,这是各路豪杰施展报负的舞台。东汉末年,一场黄巾之乱,让这场精彩的历史大幕缓缓拉开。

风云激荡的大时代

时政不稳,外戚专政,宦官专权。“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口号一出,一呼百应,百姓揭竿而起,大批英雄走上了历史舞台。天下逐渐呈现三分局势:以孙策孙权为首的东吴阵营,以刘备为首的蜀汉阵营,但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要属曹操为首曹魏阵营

曹操麾下聚集了大批才智过人的谋士,与军事技能卓越的将领。这其中包含了非常著名的五子良将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后将军徐晃,征西将军张郃。但作为追随了曹操一生,被甚至能与赵云,吕布打成平手的许褚为什么没有入选五子良将?

此人战吕布、打赵云,战功比肩五子良将,却只能做曹操的护卫

虎痴许褚

史书记载许褚身长八尺,腰大十围,容貌勇毅,力气过人。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这可是货真价实的肌肉猛男。最初许褚正是凭借这在淮汝一带所向披靡。当时汝南葛坡贼兵攻打许褚,许褚以一当十,飞石退之,拉着牛尾巴行数百步,吓退敌人。建安二年,曹操占领淮汝,许褚当即归顺曹操,此后再无易主。

曹操带着许褚与韩遂马超在战前议谈,马超问起:“曹公虎候何在”?曹操指着怒目而视的许褚,马超被震慑住,许褚又在交战时斩杀敌军首级。从此落下了虎痴的名号。典韦在宛城之战为救曹操而战死后,许褚就接任典韦成为曹操的跟班护卫,保护曹操躲过多次暗杀,总是伴随曹操左右。最有名的是吓退马超,这得益于许褚性情忠厚,恪尽职守,对曹操毫无二心。

此人战吕布、打赵云,战功比肩五子良将,却只能做曹操的护卫


曹操生性多疑,这点可以从很多方便体现,曹军重要的职位基本都由曹氏家族中人把守。最有名的还是曹操和吕伯奢,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故事了。所以他即使睡觉也会手持利刃,稍有动静便会惊醒,所以他的贴身护卫一定是及其信任之人。

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曹魏集团本就是人才济济,而这其中能统帅三军的人物,不仅要勇猛过人,要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谋。还要协调军中将领,人尽其用。更是军心所向。所以战争中一个优秀的将领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

陈寿撰写《后汉书》魏书卷时,将五人的传和为一大章,被后人称为五子良将。并在进行章末评价时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五子良将都是负责对外征战,他们中每一个人都领导过对外战争,并且都能独当一面,常年带兵打仗,积累了赫赫战功。

此人战吕布、打赵云,战功比肩五子良将,却只能做曹操的护卫

纵观五子良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代表性战役,张辽乐进守合肥,七千多兵力对阵孙权十万精兵,不仅使孙权久攻不下,更是差点活捉孙权。曹操征张绣之时,他曾经组建的青州军趁机反叛,这可是曹操亲自培养的勇猛之师,战斗力可想而知。是于禁率军将其降服。最有名的两个,徐晃在襄樊之战中带领一群新兵,大败风头正盛的关羽。保全了军事重地襄樊。张郃更是大败蜀汉名将马谡,直接导致诸葛亮北伐的失败。由此可见这几位将领每个人都能以一敌百。

说到底,许褚是负责曹操安全,就是我们说的安保人员。《三国志》有一句话:“许褚,典韦折冲左右,亦汉之樊哙也”。刘邦建汉后,除掉了一批陪他打江山但却对他皇位有威胁的人。樊哙看着浴血奋战的好兄弟一个个倒下,痛心不已,最终拔剑自刎。许褚潼关之战两人都是舍命护卫曹操。这三人都是侠肝义胆,忠诚无二,

所以近身护卫之人,首先是勇猛与忠诚,反而不需要太多的智谋手段。

此人战吕布、打赵云,战功比肩五子良将,却只能做曹操的护卫

这有一个小故事可以看出。曹仁从边关回来向曹操汇报事情,当时曹操正在休息,曹仁想叫许褚到偏殿聊一聊,许褚拒绝了他。后来曹操问及此时,许褚回答,曹仁驻守边防,我负责内部安全 ,工作性质不同,没有可聊的地方。曹操对此大加赞赏。

不同的时代,同样的英雄梦想

《三国志》是陈寿私人著述,是纪传体国别史,所以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他必须要将人物分门别类。就有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五子良将和八虎将。许褚曾经打败过吕布、战过吕布,当然说明他武力很强,但那场战役是曹操领导的,许褚典韦是先锋,所以这场战役许褚是受到曹操的领导,而不是最高将领,许褚也没有领导过战争。

此人战吕布、打赵云,战功比肩五子良将,却只能做曹操的护卫

“虎痴”许褚 的武力自然也不会有人低估,曹操许褚的感情也让人动容,曹操去世后,许褚伤心欲绝,吐血数升。而许褚终其一生奉献给曹家安保工作。所以即使不是五子良将,历史也不会磨灭他的功绩。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史已经落下帷幕,后人审视历史时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说法都有它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就像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说:“历史是过去与现在无止境的问答交流”。这也历史的魅力所在:无所谓对错是非,只有真伪。我爱读三国这段历史,因为它满足了我对英雄的想象。每个人物的身上,都有我们现代人追求的理想人格包含的某种特质。

此人战吕布、打赵云,战功比肩五子良将,却只能做曹操的护卫

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几千年过去了,我们讨论五子良将,讨论许褚曹操,都是带着敬畏的情感。对历史的讨论,其实是一种文化认同感。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历史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的英雄豪杰。这段历史的厚重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装点。我们从历史中体会人性的幽暗与光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段风云际会的大历史给了我们无数瑰丽的想象,也是文学研究对象。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之中,我们依然也会心潮澎湃,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相同的英雄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