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將建黃河文明博物館 打造對標黃鶴樓、岳陽樓的地標建築

弘揚恢宏壯麗的黃河文明,鄭州將在惠濟區建設一座地標性文化建築——黃河文明博物館。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鄭州市人民政府聯合召開“黃河文明博物館建設專家諮詢會”,對黃河文明博物館建設方案及展陳框架進行介紹,並組織專家進行研討。記者從會議上獲悉,黃河文明博物館將定位為鄭州地標性文化建築,擬採用中國古典建築風格,樓館結合,未來或將像岳陽樓、黃鶴樓一樣,全國聞名。□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宋迎迎/文圖

  黃河文明是中華文明核心應當有一座高規格博物館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作為孕育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黃河周邊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然而,遺憾的是,我國目前還沒有一座能夠全面收藏、展示、研究、宣傳大河流域文明的國家級博物館,這與黃河作為民族之魂、文化之脈、文明之源的地位極不匹配。

  早在2017年8月,就有劉慶柱、李伯謙、趙德潤、張希清、毛佩琦、朱士光、柴寶亭等數十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倡議,在鄭州建設國家級的黃河文明博物館。

  記者注意到,沿黃各省(區)對開發利用黃河文化資源十分踴躍,建設了眾多與黃河自然、文化有關的博物館、展覽館,例如甘肅蘭州華夏人文始祖和黃河樓項目、寧夏黃河樓和銀川黃河軍事博物館、內蒙古巴彥淖爾黃河水利文化博物館、山西運城黃河文化館、黃河國家地質博物館、山東東營黃河文化博物館、黃河古韻博物館等。

  著名歷史學家葛劍雄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中華文化如滿天星斗,但都集中匯聚在黃河流域,形成黃河文明,進而擴散到全國各地。因此,黃河文明毫無疑問是中華文明的核心,而在黃河文明中,鄭州又是最重要的核心。在這裡更應當有一座博物館,將現有的研究成果進行集中展示,更好地讓大眾瞭解我們文明的傳承與起源。

  參會的專家們一致認為,河南作為黃河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和發展核心區,在河流文化利用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在河南省省會鄭州建設國家級的黃河文明博物館,非常契合國家賦予的中原經濟區華夏文明創新區建設和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崇高使命。

  建議選址花園口扒口處附近擬打造成地標性建築

  黃河文明博物館建在哪裡合適?未來將如何打造?

  黃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牛玉國建議,黃河文明博物館選址在花園口景區核心地帶(1938年花園口扒口處以東範圍內)。他表示,此處地處鄭州市北區,是鄭州市規劃的黃河生態旅遊、文化休閒的核心區域,同時又緊鄰黃河,堤壩歷史悠久,扒口處世界知名、交通便利、環境優美、人流眾多,符合建設博物館要素的諸多要求。

  黃河文明博物館定位如何?

  黃河水利委員會宣傳中心主任張松表示,黃河文明博物館應打造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符號與象徵,成為海內外華夏兒女的“心靈故鄉”和“尋根之地”。不僅是河南鄭州市的文化標誌,還是能夠代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經典建築,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考慮到黃河文明的古老與厚重,黃河文明博物館主體建築擬採用中國古典建築風格,樓館結合,將其打造成為鄭州地標性文化建築,符合鄭州古都、中原經濟區華夏文明創新區和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要求。觀眾在感受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黃河文明之際,還可以登高望遠,俯瞰黃河,領略黃河之壯美。”張松表示。

  建築規模約6.5萬平方米將對標岳陽樓、黃鶴樓

  記者瞭解到,根據相關部門的初步建設規劃方案,建成後的黃河文明博物館的建築規模將在6.5萬平方米左右。周邊配套文化景觀設施,也將進行重新規劃或改造,例如著名的黃河花園口事件記事廣場將增加含有黃河文明元素的雕塑或浮雕展示。

  博物館廣場將建設鐘鼓樓,與恢宏的黃河文明博物館古典建築相映生輝。既能看文化,又能看文明,根據前期設想,博物館將被打造成像岳陽樓、黃鶴樓一樣的地標性建築。建成後的黃河文明博物館,將以歷史文物、標本和實物為主體,以情景再現、蠟像、模型、沙盤、雕塑、全景畫、影視多媒體、智能技術及聲光電展示等先進技術為重要輔助手段進行陳列布展。

  根據規劃,博物館將設置五個展廳,分別是自然黃河、文明黃河、經濟黃河、治理黃河、體驗黃河等展廳。

  鄭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黃河文明博物館,有利於河南省、鄭州市搶佔文化建設高地,對鄭州市打造國家中心城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乃至推動中原經濟區、華夏文明創新區的建設,都將發揮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


鄭州將建黃河文明博物館 打造對標黃鶴樓、岳陽樓的地標建築


鄭州將建黃河文明博物館 打造對標黃鶴樓、岳陽樓的地標建築


鄭州將建黃河文明博物館 打造對標黃鶴樓、岳陽樓的地標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