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新基建投資計劃一箭雙鵰經濟轉型催生哪些投資機會?


楊德龍:新基建投資計劃一箭雙鵰經濟轉型催生哪些投資機會?

這次突發的疫情對於一季度經濟的衝擊是非常大的,因為為了防止疫情擴散,我國政府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通過工廠推遲復工,商場關門,人們呆在家裡,不準聚餐等等,及時的控制住了疫情擴散,全球各國都在向中國學習經驗。

為了應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我國政府也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寬鬆貨幣政策包括2萬多億的貨幣投放,下調MLF逆回購的利率以及財政部推出的高達25萬億的新基建計劃,這次和以前投資鐵公基項目不同,這次投資的主要是一些新領域的基建,包括5G、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城際鐵軌等七大領域,這樣會達到一箭雙鵰的效果,一方面可以對沖經濟的下行壓力,另一方面又可以促進經濟的轉型和升級。

在政策面保持寬鬆是確定的,這次疫情在海外擴散呈現出快速上升的態勢,有人對比了意大利和韓國,他們新增確診人數的走勢圖和當初的武漢差不多,可以說他們的問題是比較嚴重的,而海外很多國家沒有強有力的防控措施,因此對於經濟的衝擊持續性可能會比較強。

美股本身就處於歷史的高位,所以美國這一次見頂,實際上就是我在2020年“十大預言”中的第9條,當時發佈“十大預言”的時候,還沒有出現疫情擴散,也沒有油價暴跌,但是我已經預計美股會見頂,這說明美股見頂其實是自身的原因,疫情僅僅是加快了美股見頂的過程。為什麼美股見頂的時候是A股見底的時候?因為A股和美股所處的歷史週期不同,美股處於十年週期的頂部,而A股則處於十年週期的底部,美股道瓊斯指數的市盈率高達26倍,而A股的市盈率滬深300只有13倍,也就是說A股整體上的估值只有美股的一半,所以美股出現暴跌,結束黃金十年,會導致更多的資金從美股流出進入到A股市場,我覺得這是一個大的邏輯。當然港股的走勢可能和美股的關聯度會高一些,因為港股的資金也都是國際資本,但是這一次我覺得港股可能會跟著A股走,因為港股的估值比A股還便宜20%以上,所以A股如果能夠止跌回升,實際上港股也會止跌。

相對於港股,我更看好A股的機會,因為國內市場上不僅有外資這種從美國獲利了結的資金流入,而且更重要的是國內居民儲蓄的大轉移。過去十年是我國樓市的黃金十年,大量的居民儲蓄進入到樓市,推動了樓市的繁榮,房價的暴漲,但是現在隨著國家房住不炒的調控措施逐步的落實,以及二手房成交量的下降,限購限貸的實施,實際上炒樓已變得無利可圖,因此會有更多的資金流入到資本市場。

今年1月3日,銀保監會發通知就很明顯的給出了一個政策信號。這段時間爆款基金頻頻出現,這表明居民入場意願強烈,而市場的成交量屢屢突破萬億大關,也說明了市場的交投非常活躍,這就是牛市的特徵,去年年初我提出A股市場將迎來黃金十年,未來十年主要的投資機會都在A股市場,慢牛長牛行情已經啟動,按照現在來看,慢牛長牛的過程正在發生,市場的走勢也逐步的驗證了我的觀點,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我的觀點。

從長期來看,外資還是會加速流入A股市場的,這不僅是A股市場的投資吸引力估值窪地,而且是外資對A股必然的配置需求,外資在全球尋找機會,一直對A股的配置比例是過低的,根據統計,全球資本對於A股的配置只有2.5%,遠遠低於對於美國的配置60%,而中國GDP在全球的佔比達到了16%,也就是說外資對A股的配置比例是嚴重低配的,將來從低配到標配的過程,就會帶來大量的資金流入。

從國內市場的角度來看,過去十幾年中國的M2 一直保持比較高的增速,大量的居民儲蓄通過按揭的形式進入到樓市,我國樓市迎來了黃金十年,可以說在樓市是躺著賺錢的,但是現在到了一個拐點,一個是國家對樓市的支持力度在減少,按揭方面也有諸多的限制,二手房成交量大幅下降,可以說炒房現在已經變得無利可圖,甚至是無法去炒,因為很多地方限購限貸,使得二手房成交量下降,無法兌現收益。將來居民儲蓄將從以前大量流入到樓市,轉向流入到資本市場,當然居民儲蓄流入資本市場的途徑並不一定是自己開戶炒股,我覺得現在進入到機構投資者時代,更多的居民儲蓄是通過買入一些優質的基金參與到股市,因為基金的投資回報是更靠譜的,特別是一些具有大類資產配置能力,業績比較穩定的優質的基金,今年出現了很多爆款基金,其實就是居民儲蓄大搬家的一個體現。

我和蘇辛一起管理的前海開源裕源FOF基金,去年奪得了公募FOF的業績冠軍,獲得了40%的回報,遙遙領先,現在淨值已經突破了1.5元。持有像前海開源裕源FOF基金這樣的FOF型產品,實際上對居民來說,比持有銀行理財等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長期回報都高,並且淨值波動不大,這應該是一個大的趨勢,在美國FOF一個品種就達到了1.8萬億美元,佔到美國公募基金的10%,而中國的FOF才剛剛起步,我相信未來的發展空間是挺大的。

從大類資產配置來看,我覺得未來能夠跑贏CPI又能跑贏M2的資產,就是優質的股票和基金以及核心區域的房產,為什麼不僅要跑贏CPI,還要跑贏M2呢?因為M2的增長速度,實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幣購買力的下降速度,如果說你不能讓你的投資回報超過8%的M2,相當於你的購買力是下降的,能夠跑贏M2,我覺得長期來看就是一些優質公司的股權或者是優質的基金,以及核心區域的房產,值得注意的是,我不認為房子就沒有價值,房產未來的走勢將會出現分化,核心區域的房產,有剛需的房產,還會有比較好的投資價值,而一些非核心區域,炒房客比較多的房產,可能就不會有大的增值空間,所以買房躺著賺錢的時代結束,將來是要用腦子賺錢的,要認真的做基本面分析,看這個區域是否適合居住,是否有人口的流入等等,這樣才能夠做好投資,實際上房地產的價值就是你所擁有的這一塊房產,所對應的一塊土地,它所產生的GDP,就是房產增值的一個根基,一定要買GDP增長比較好的區域的房產。

在2016年,我提出“白龍馬”股的概念,即白馬股加行業龍頭,當時提出這個概念,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大家簡明扼要的概括一批既有比較好的業績增長,又是行業龍頭的白馬公司,比如說像消費白馬股,金融白馬股等等,這些公司的股權價值將來會越來越高,最典型的就是像白酒裡面的茅老五,像家電行業的格力、美的、海爾,像醫藥行業裡面的恆瑞等等,這些行業的龍頭具有穩定的行業地位,未來的業績增長空間也比較大,投資於這些公司,我覺得是可以做股東的,因此白龍馬股的股價會不斷的創新高,受到各類資金的追捧。

我國實體經濟各行各業已經度過了自由競爭階段,進入到寡頭壟斷階段,行業寡頭地位越來越牢固,通過做實業和這些寡頭競爭,可以說是沒什麼勝算的,因此,通過二級市場買入這些寡頭的股權,是最好的投資方式,對於險資、養老金等機構資金來說,通過二級市場來併購或者舉牌這些白龍馬股的股權,我覺得是一個大趨勢。早在2016年8月份,我就寫了一篇文章指出藍籌併購時代來臨,就是說好的藍籌股的股權是非常稀缺的,將來買入他們的股權,會成為很多大資金的選擇。其實外資這些年大量流入的股票,正是這些白龍馬股。

最後再給大家強調一下,一定要堅持價值投資理念,只要堅持價值投資,做好公司的股東,才能夠抓住A股黃金十年的機會,如果說還是像以前那樣,打聽消息、炒績差股和題材股,可能無法再賺錢甚至被割韭菜,所以A股市場的投資理念現在已經很明確,就是要價值投資,過去四年我四次到美國奧馬哈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及時的將巴菲特價值投資理念介紹給國內投資者,有媒體稱我是中國小巴菲特,我希望能夠讓所有的投資者都接受價值投資,自覺的在實踐中做到價值投資,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抓住A股黃金十年的機會。未來十年將是價值投資大放異彩的十年,我相信價值投資派會成為最主流的投資派別,我建立的價值投資圈吸引了很多投資者的加入,這說明價值投資在A股市場已經深入人心。實際上在美國市場,價值投資已經是被實踐證明成功的投資理念。

在巴菲特價值投資的基礎上,我進一步提出了一個概念叫中國特色價值投資,就是在美國這種長期的慢牛長牛行情裡面,大家可能只需要選中一些優質的公司,做他的股東就好了,像巴菲特一樣,長期持有一些優質的公司,10年、20年甚至40年,這樣的收益是最高的,但是在A股,市場的波動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會出現一些政策性的波動,這時候,我覺得在中國就要做中國特色價值投資,在選投資標的上一定要是好股票,堅持價值投資理念,選基本面好的股票,但是在市場大的趨勢判斷上,還是適當的要做一些倉位的調整,比如說在過去6年時間,前海開源基金兩次逃頂,三次抄底,抓住了市場幾個重要拐點的機會,特別是在2015年5月份高位逃頂,躲過了隨後三輪下跌,以及2016年我提出千點大反彈,全面加倉藍籌股,還有2018年10月份,前海開源基金在市場一片悲觀的時候,提出棋局明朗、全面加倉,成功的抓住了券商和豬肉兩類彈性最大的股票的機會,這些其實都是中國特色價值投資,在選擇標的上,我們要選好股票,但是在倉位控制上,還是要判斷市場的高位和低位,倉位上要靈活的變化。

總之,我覺得未來十年將是A股市場的黃金十年,未來十年主要的投資機會都是在資本市場,加大對於股票或者基金的配置比例,是未來必然的趨勢,建議大家要積極的轉變思路,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來配置資本市場一些優質的公司,我相信美國的黃金十年之後,就是A股的黃金十年,樓市的黃金十年之後,就是股市的黃金十年。

有人提到美債收益率創歷史新低,十年美國國債收益率跌破1%,至0.5%,確實顯示出市場的避險情緒很強,大家寧願去追逐極低利率的美債,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在加大,它對於國內的經濟以及全球經濟會有多大影響?國內的經濟和股市應該怎麼走?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很明確的,我認為美股走了十年的擴張週期,十年大牛市,市場累積了大量的獲利盤,特別是科技股漲幅驚人,當獲利資金出逃的時候,是瘋狂殺跌的,而美國50%以上的交易都已經是量化交易、程式化交易,因此一旦出現大跌,就會造成恐慌性的拋售,越來越多的資金奪眶而出,從而造成市場短短的時間,就可以跌上千點,昨天更是跌了2000點,這說明量化交易、程式化交易佔比過大的市場,確實風險是比較大的。

美國經濟如果陷入到衰退的邊緣,對於全球經濟肯定是有負面影響的,對於中國的出口也會形成一定的影響,雖然現在中美之間達成了貿易協定,但是如果美國經濟陷入到衰退的邊緣,可能在貿易上美國還會提出更多的要求,而歐洲經濟陷入衰退已經比較明顯,無論是英國脫歐,還是疫情在意大利等國的快速擴散,這些都會影響到歐洲經濟的增長,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德國去年已經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可以說衰退的跡象是比較明顯的。

中國經濟本身具有韌性,加上我們的增速已經從前期的8%以上降到現在5-6%,可以說經濟轉型和升級導致了整體的增速在下降,但是經濟增長質量在提升,而25萬億的新基建計劃有望穩增長,為經濟託底,預計一季度GDP可能會降到5%,甚至更低,但是二季度會恢復到5.5%左右,三季度和四季度會恢復到6%的正常增長水平。所以美國經濟出現增速放緩,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沒有那麼大,現在我國經濟增長其實主要是靠內需消費的拉動以及科技的帶動,以前那種靠投資拉動和出口帶動的模式,正在逐漸的轉變,並且這一次新基建主要投資於新興的經濟,而不是傳統的基建項目,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改變。

在去年12月10日我正式發佈了2020年“十大預言”,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到目前為止,基本上大多數都已經實現了,其實在12月10日我提出2020年“十大預言”的時候,並沒有發生疫情擴散,但是我已經預計到美國會見頂,而A股會向上有20%的空間。在貨幣政策上會保持寬鬆狀態,財政政策方面會更加積極,而這些都是我當時的預言,我相信到年底,我的“十大預言”應該還是會應驗,包括A股的表現,應該是再次超出大家預期的。

在去年年初,我提出A股市場將迎來黃金十年,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就是說美股黃金十年結束,A股黃金十年開始,這是從全球資本流動角度來看的,而從國內的樓市和股市的蹺蹺板來看,樓市的黃金十年結束,A股的黃金十年開啟,我覺得從國內居民儲蓄流向的角度來看,這兩個邏輯的結論是一樣的。A股市場現在逐步的成為國際性的市場,在過去幾年,A股先後加入MSCI、富時羅素等國際指數,外資通過滬港通、深港通、QFII等渠道不斷的流入A股市場,現在外資在A股的持股已經超過2萬億,我相信將來會突破3萬億、5萬億甚至10萬億,這是未來A股國際化的一個必然過程,我以前就講過,過去的牛市是股票在全國人民手中的普及,未來的牛市將是股票在全球人民手中的普及,也就是說未來的牛市將會有大量的外資流入。最近市場大跌,有一些外資開始流出,其實我覺得這是短暫的現象,一個是市場波動導致一些外資出現了避險情緒,暫時撤離,另外一個就是美股暴跌,原油暴跌,導致很多外資要回國內救火。

楊德龍:新基建投資計劃一箭雙鵰經濟轉型催生哪些投資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