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經過半年的下跌,現在各大股指基本上處於歷史最低的水平。上證指數的估值跌到了13倍,而滬深300的市盈率只有十倍左右,很多大盤股的分紅收益率都超過了3%。從中長期來看,A股的投資價值已經顯現出來。
現在由於A股的賺錢效應較低,很難吸引了場外資金入場,市場短期的走勢非常疲弱,近期A股的成交量更是跌到了谷底,而成交量低迷也是市場見底的一個重要特徵。一些注重中長期投資機會的長線資金開始逐步入場,像外資、險資、養老金等在今年逆勢加倉。如果能把時間的維度拉的足夠長,在3到5年尺度來看,現在很多個股已經具備了明顯的投資價值。
巴菲特說過,股價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器,也就是說,短期影響股價的因素很多,但是從長期來看,驅動股價的核心要素就是業績。當前市場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經濟也處於穩中有變的狀態。怎麼在不確定性之下尋找確定性的機會,就是當前投資人應該重點思考的問題。
從歷史上來看,長期的牛股幾乎都是由於上市公司的盈利出現了持續上升,也只有業績持續上升,公司的股價才會走出長期牛市。在當前整個市場震盪的情況之下,抓住一些業績確定性增長的機會,才能夠在市場中獲得比較好的投資回報。美股在過去九年多的時間獲得了長期穩定的回報,這主要是由於美國的上市公司盈利快速穩定地增長,推動了股價的上升。
要想選擇一些長期的牛股,首先要選擇一些行業增速能保持長期較高水平的行業,只有一些朝陽的行業,才能產生出長期的牛股。在我國經濟轉型的背景之下,消費行業是未來增長最確定的,無論是受益於消費升級的高端消費品,還是受益於消費總量擴張的一般消費品。未來的盈利增長都是比較確定的。
在高端消費品裡面,像白酒、醫藥、食品飲料等一些品牌消費,以及在一般消費品裡面的快速消費品,未來都會有比較好的盈利增長。這些行業很容易產生長期牛股。巴菲特在長期的投資中,幾乎把全部資產都配置在消費股上,就是看好消費股是能夠穿越經濟週期保持長期盈利增長。
在科技行業裡面一些能夠具有研究能力,具有技術壁壘的科技公司,會有比較長期的發展。但是科技股的主要問題是公司的技術壁壘,很容易受到別的公司的挑戰。一旦技術進步,導致該公司的技術壁壘被打破,護城河被攻破,公司的業績可能會出現比較大地下滑。所以巴菲特長期以來不願意投資於科技股,就是這個原因。
在選定了行業之後,可以選擇這個行業裡面的優質的公司。我國的各個行業經過過去二三十年的發展,基本上都已經過了自由競爭的階段,進入到寡頭壟斷的階段。行業前三名在整個行業的市場佔有率大幅提升,而寡頭壟斷是一個行業比較成熟穩定的狀態。在寡頭壟斷階段,各個企業更加看重的是收入和利潤的提高,而不注重價格戰。所以在寡頭壟斷的行業裡面,行業龍頭往往會獲得比較好的盈利增長。彼此打價格戰的意義已經不大,各個公司依靠產品質量的提高以及品牌的提升來吸引消費者。
對於業績能夠向上增長的一些公司,現在是比較好的配置機會。這時候投資輸的只可能是時間,不可能是資金。因為很多個股,特別是一些優質的白馬股,估值上已經處於歷史的底位,雖然說市場的底部有可能會延續很長時間,但是不會出現大幅下挫,下跌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
過去幾年我一直堅定地推薦投資者關注龍頭白馬股,我提出“白龍馬股”的概念。白龍馬股代表了一些成長行業裡面的龍頭股,包括傳統的盈利穩定增長的行業,以及未來將會有比較好增長的一些行業,像食品飲料、生物醫藥、白酒、家電、電子產品等這些行業的龍頭白馬股,業績增長更加穩定,越來越受到資金的關注。
很多資金髮現,經過了自由競爭階段之後,行業的格局已經非常穩定。行業龍頭股的股權的稀缺性是非常高的。一些產能過剩的行業,或者是訂單出現大幅下降的企業,比如做外貿的一些公司,在訂單下降之後,已經沒有生意做。這時候如果退出原來的行業,資金如何去投資,以及公司的業務如何轉向,這是很多企業家思考的問題。
我的建議是企業家不要僅僅考慮在原有的行業進行轉型,或者升級,如果找不到好的商業模式,通過投資一些長期增長行業的龍頭公司,也可以實現企業的轉型。比如說一家做出口貿易的公司,已經很難獲得盈利增長,但是可以通過買入像茅臺、伊利等優秀的公司的股權,做它的股東,從而獲得這些公司財務投資的回報,這樣相當於間接地實現了企業的轉型。
當然對於長期穩定增長的個股,買入的價格非常的關鍵,選擇比較低的位置進入,投資風險是比較低的。現在A股市場經過了大幅下挫之後,估值上已經具備了很大的吸引力,現在是考慮配置一些優質行業龍頭股的時機。
閱讀更多 楊德龍宏觀策略研究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