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秀出你感覺滿意的軟筆及硬筆書法,讓大家欣賞一下,怎麼樣?

打工離婚男人在深圳


疫情期間宅在家裡練練字,修心養性是不錯的選擇。本人因為是帶著孩子回老家,還要照顧老人,也沒啥機會練字,就把自己之前的一些習作發出來獻獻醜吧。

本人一直很喜歡啟功先生的小字行書,而且覺得啟功先生的這種小字行書非常適合硬筆書法來學習,因此利用疫情期間,在家創作了一個專欄《啟功體硬筆行書技法》,將啟功先生小字行書做了一個歸納,把自己的經驗作了一個總結。

啟功先生曾經說過:“行書宜當楷書寫,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楷書宜當行書寫,其點畫顧盼始不呆板。”因此看啟功先生的小字行書,點畫位置、聚散謹遵法度。但同時點畫姿態有變化萬千,筆勢顧盼呼應,用筆流麗,毫不呆板,不愧是當代書法大家。

硬筆書法當向毛筆書法取法,傳統名家書法作品眾多,是我們學之不盡的源泉。學習傳統書法也同時鍛鍊了自己的欣賞、審美能力,可謂一箭雙鵰。

特別是在臨習啟功《論書絕句百首》的過程中,又順便對書法史有了進一步的學習。上面的幾幅習作就是臨習啟功先生的書法。

上圖是臨趙孟頫《心經》,學習這些古代大家的書法,越練越覺得自己的渺小,時不時會感嘆:吾生有涯,學而無涯。

我是翰墨今香,一個專注分享傳統書法文化的人,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關注。


翰墨今香


我讀中學的時候開始斷斷續續的學硬筆,開始的時候學隸書,也沒有臨古帖的概念,只是隨意的臨一些不著邊際的作品。

後來工作後,更是沒時間沒心情學了,只是機緣巧合加了一些書法交流群,慢慢的打開了自己的視野,接觸到了一些之前沒了解過的理論知識,然後重新買紙和筆以及帖子,每天把寫好的練習發給群裡的高手們點評,大概持續了有幾年吧,雖然不能說寫得多好,起碼比之前有了很大的進步!

至於毛筆,近兩年才開始臨帖,就是為了過年的時候,能自個寫春聯,平時有空的時候就臨一些小楷名帖,時間久了,興趣也來了,希望自己能繼續堅持,當成自己的愛好就好!


斌少追夢



硬筆書法是小眾的,但硬筆書法的受眾是大眾的,可以肯定的是,練習硬筆書法的人群規模,遠遠大於毛筆書法。硬筆作為當今最主要的應用書寫工具,受眾廣,實踐多,既有藝術性,又有實用性,因此被很多書法愛好者所喜愛。

書法學習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想從自己的習作中找出最高水平的“代表作”,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對於多數的書法愛好者來說,如果一直筆耕不輟,現在的書寫往往就代表著最高水平。當然,考慮到靈感、狀態的因素,今日的作品未必就一定勝於昨日。進入脫帖創作的階段,就是不斷的探索、嘗試與突破,有順利的,也有繞彎路的,但總體上是一個波浪起伏並逐漸上升的軌跡動態,一般都是會越寫越好的。

淺談。頌友書祺。


抱庸詩書


天使應徵出邑城,白衣一襲濟蒼生!

, ,











雪中綠意


隨手寫的幾張,不知道能不能入你們的法眼。我覺得寫硬筆字,不外乎就是強調實用性,得大部分人能看明白,至於書法方面吧,還是得屈從於實用性。





聞觀者


秀?談不上。

出來獻獻醜,給各位老師增加一點笑料還是可以的。

也給噴子們多提供一些噴的機會。

[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楊炳升66


練字是一個享受的過程。書法不僅僅是練字那麼簡單,練字可以自己亂寫一通,但書法不能亂寫,既然叫書法,就是有一定法度的。

無論軟筆還是硬筆,都要遵循法度。法從何來?從帖中來,帖者,古為上。臨古帖,寫出來的字才比較耐看,比較有書卷氣。江湖體中不乏有好看的字體,但無法從中感受到書卷氣,江湖體寫得好是一種藝術,但它不是書法。

此處留兩幅本人字跡,水平較拙,忘廣大書法大神們批評斧正!





愛寫字的猿哥


滿意談不上,分享近期臨帖心得。本人以為臨帖要觀察分析原帖,瞭解時代背景,分析字形結構,洞察用筆特點,揣摩作者創作感受。古帖能流傳千古,自有其理由,不要因為原帖某些筆法不符合你的“審美”而擅自改動。任何毫無古帖功底的“個性”“意臨”“創新”都是淺俗的,臨帖不到“形神兼備"不言放棄。不在觀察分析理解的基礎上一心一意臨帖,你寫得越多,壞習慣鞏固就越多,積習就難改,某些人練了幾十年依然是老幹部體,某些人忙於創新,結果江湖意味濃厚。一人之言,書友補充、指正。








guolongjs


瞭解並學習硬筆書法的基本常識:

1、備用工具:普通白紙、鋼筆、圓珠筆、藍黑或碳素墨水等;

2、握筆方法:三指執筆法,拇指和食指兩指緊握筆桿,中指靠在筆桿的下面,主要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

握緊筆桿,無名指和小指輕輕靠在中指的下面即可,三指握筆桿的地方距筆尖大約1寸的距離,筆桿距紙面大

約45度的角度; 

方法/步驟2:選取自己喜歡的帖:初學者只能選取一種自己比較喜歡和自己的性情相近的字帖,先楷隸篆

後行草。

方法/步驟3:

讀、摹、臨、背、意、用”六字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

1,“讀”即讀帖,讀什麼?讀字的用筆方法、結字的方法、神采和通篇的章法等,讀帖要抓住帖的特徵.字的形象特點。在腦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讀帖要經常讀,沒事閒暇時要經常拿出來翻看。

2,“摹”即摹帖,就是用透明的白紙蒙在字帖上照著描寫,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描紅。

3,“臨”即臨帖,就是帖放在一邊,一邊看一邊照著帖的寫法進行練習,要看一個字寫一整個的字。臨帖是學習書法最主要的方法,臨帖還要進行比較,看差在哪裡,好在下次臨寫時進行改進。

4,背”就是背臨,經過一段時間的臨寫後,就要試著不再看字帖,能夠揹著寫出字帖上一樣漂亮的字來。

5.“意”即意臨,再創造的過程。在能夠背臨的時候,融入自己的思想、理解、情趣、個性修養入書,進行再創造,最終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特點。

6.“用”今天經過練習會寫好了一個字,明天就要進行書寫應用。

注意事項

如果我們只是練習寫字的時候按字帖上能夠把字寫好,而平時又按原先自己的習慣寫法進行書寫,這樣就永遠不會有進步。




霞飛ing


本人書法愛好者一枚,喜歡臨古帖,喜歡行書,練習各種筆法,提按、使轉、捻管、揭筆等,硬筆臨古帖主要是以讀帖為主,體會古人筆法及鞏固功力。發幾張臨習作品供大家欣賞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