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設了安吉麗娜.朱莉頭像做手機屏保

呵呵,我設了安吉麗娜.朱莉頭像做手機屏保


這是個蠻引人入勝的題目嘛?我試著寫寫。

人類的前進永遠是被好奇心引領著,“為什麼呢?”這恐怕是閱讀本文每一個人的心態,OK,我認為我抓住的大家的眼球了,不是嗎?其實碼字就這麼簡單。

然而讀者終是要被尊重的,當你成功釣起大家的胃口的時候,也恰恰更需要成功的把它落地,否則,下場會很慘,默唸“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三遍,若沒有強大的支撐,還是貓著的好,別閒的沒事總挑戰,你以為你是誰來著?

陽光很好,碼字的我依然需要繼續,人總是在任務的追逐下奔跑,我們回來說安吉麗娜.朱莉,為什麼用她做屏保?長的漂亮唄,也就這麼簡單。

這其實並不好笑,我們關注別人的感受遠遠勝過了關注自己,所以王朔就總結:“什麼成功,不就掙點錢,被SB們知道嗎?”同樣的說法王羲之的夫人也有過,“自家體哪裡去了?”句句真理,偏得我們好教不倦,總想弄點解釋說明之類的,最後畫虎不成反類貓,小學時魯迅文章總結出來的中心思想估摸著他自己都沒有想到,前面提到那位酒醒之後再也寫不出《蘭亭序》了,林林總總,概莫能外也。

其實,事後的解釋更多的是填附,引申與擴張,枝枝葉葉的說了很多,看起來也很美,乾巴巴、黑不溜秋的主幹是註定沒人關注的,別聽什麼成功人士的勵志故事,真正的不過一二步而矣,恩恩,還有堅持,但他們不把枝葉弄豐滿了賣給誰去,陽明先生不是有首詩嗎:“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此處應該有掌聲。

總算寫到先生了,這個彎繞的有點大,關注自己使人平靜,平靜給人以力量,所以這個世界有宗教,有哲學,有思想,都屬於“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深處漫溯”的那種,它是平靜的,從容的,恬淡的,沒有任何的恐懼,這一切很難讓人想起世間那種慌慌張張,毛毛躁躁的情形,可向外呢?

當我們向外的關注遠遠大於向內之後,我們的生活就變了樣,我們浮躁,我們急於成功,我們攀比,我們貪心不足蛇吞象。向外的索求講究的是速度,是效率,是比較,到最後彷彿澳大利亞草原上的角羚,為了吃到更鮮嫩的青草,只顧跑到同類的前面,忘記了吃草,直至躍下懸崖,沉迷微信如此,貪官斂財如此,陳冠西集郵亦如此。

先生幾百年前怎麼看呢?“吾性自足,何必外求”。這就是陽明心學經典為什麼要“致良知”的由來。

可為什麼每個人的外在不同呢?那是因為有的已經顯現,有的沒有顯現而已,所以陽明先生說:滿大街都是聖人,關鍵在於“致”,今天致一點,明天致一點,終極目標就成了先生的“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那又有人問?天天致來致去的,靠什麼活著啊?恩恩,也對,千百年來關於這個問題無數人探討過,代表人物是嘲諷書生“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以死報君王”的清代思想家顏元,顏先生追求的是“習行”就是去做的意思,實際上“習行”的根本還是要解決自己的思想問題,你想做你才能做,你不想做,如何能做得呢?

先生的“知行合一”正落在了此處,知是良知,是本真,是心理學中的本我,而行,是去做的意思,先生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良知動處便是行了,世間許多未行,是因為其並非真知,恩恩,淺一點說是不是“真正想要得到”,若是發自肺腑的,你看看“行不行”,因此以先生看來,首先要解決“發自肺腑”這一個關鍵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已經是行了,不單是始行,而且是大行,行一百者,第一步九十九也,剩下的反而簡單了。

又有人問了,我是真知,為何不成呢,傳習錄說,你知的還不夠,真正的“不動心”是從“事上磨”來的,要不停的事上磨,讓你的真知充分的顯現,沒經過事上磨的知,是經不起考驗的知,做不得數的。

所以知由行來,行從知得,這就知行合一了。

談到心學、理學總是讓人感到枯燥了許多,特別還是本人這種不是很專業的,但畢竟有任務在,恩恩,快了,還有一個,心即是理的問題。

這是先生在龍場悟道後重點提出的一個問題,理學有一個很重要的理論是“存天理,滅人慾”,先生則提出,心外無物,心即是理,天理就是人慾,人慾才是天理。後世有許多類似的陳述,什麼佛在心中何必外求,什麼窗戶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等等等等,所以先生有“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的感嘆,因為心外無物,這才是根本。


又看了一眼安吉麗娜.朱莉,突然想起很佩服她的一個事情,為了避免基因缺陷,她提前做了乳腺手術,大約西方人對自己的關注更多一些吧,她就曾說過:“我沒有必要為了討好看客而虛偽的過活。”至理之言啊,又想起現實中的林黛玉,醫大的鄰居說她如果選擇手術而不保守治療的話,會更好,罷罷罷,又想多了,要說心學來著,就這麼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