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育行業的風口在哪裡?

___Mary


這次疫情對傳統行業的衝擊確實巨大無比,一個多月的時間多了上百個微信群。絕大部分都是都是團購和各類商品的銷售群,同樣瘋狂的還有各類社交電商平臺和已經完全畸形的知識付費推廣。

其實這次疫情全國學生線上學習,給絕大部分家長帶來的不是便捷,而是無窮無盡的苦惱。線下授課老師的監督和細節教育可能是線上教育永遠不太可能替代的。

有一些線上程序的AI系統確實得到了廣發的認可,但也僅僅是老師的一種考慮。比如某程序的考試系統會根據錯題自動幫學生生成加強相應知識的學習計劃。

這次疫情確實給了線上機構很好的數據,個人認為以後教育行業應該會是線上線下緊密結合的運營。

線上招生引流,批改作業,有一些機構已經開始在做家庭教育類的內容。利用線上的工具更好的為學生和家長服務,從而增加粘性。

招生的話還是不要太過依賴線上的平臺,倒是可以找一些比較好的校區管理的SAAS系統。但與C端的溝通軟件沒有特別出色的,靜觀一段時間吧,校寶已經在開發一些功能了。阿里旗下的釘釘可以說是這次疫情中教育行業最大的黑馬,釘釘團隊肯定不會放棄如此龐大的流量。項目應該已經在孵化中了,靜等就可以看到教育行業的風向。


象山易學堂


先說我的結論:個人感覺本次疫情帶來的教育“革命”,很多都是臨時性需求。

舉個例子:課堂的信息化發展,從投影儀開始,到電子白板、智慧大屏,再到現在的智慧課堂,技術確實在更新。但你要說跟以前的課堂差別有多大,其實核心也差不多。原因很簡單——理論層面都沒想好如何變化,更別說實際操作。至於翻轉課堂、微課教學、小組合作等新模式,不否認存在一些創新,但說是“革命”還為時尚在。

再回到數字教材行業,目前主要操作模式就兩個:授權和自營。

授權很好理解,就是拿給電子書包、學習平板、教學網站等,作為其資源之一。至於怎麼用,能否用好,全看老師本事。

另一個就是自營打包,整合一些優秀的課件、教案、習題等,配合數字教材,形成精品資源包。我記得人教好像是這麼玩的……

至於數字教材後期的發展,我瞭解到有這些方向:

精細化知識點,形成知識圖譜,配合相關資源,走自適應學習方向。像科大訊飛、松鼠AI就有這個。至於真正的效果是否如他們所說,個人持保留意見。

AR、VR等技術流。算是資源整合的延伸。比如教室裡上地理課,在教室的中間給你整一座山啥的……

繼續深耕應用方向。比如提供到章到節的微課講解,不同學生提供層次不同的資源等。





咪咕教育頻道


先放個結論:不是風口,而是起點。

在線教育有很多小領域,例如17年-19年比較火的「知識付費」也是在線教育,但並未因疫情而受益。其他例如公務員、職業教育等等,也並未見特殊行情。

我們這裡談的,應該專指疫情中的 K12 教育。

為什麼K12教育在疫情中這麼特殊?

因為以前,K12 在線教育無法觸及到普遍的學生群體,在線教育的用戶依然只是學生中的小部分,「核心向」的學生並沒有進入這個圈子。

疫情一役,逼著所有人把原來的「配角」扶上了「主角」的位置。

「扶」的力度有多大?

2019年暑假,好未來、猿輔導等 K12 頭部在線教育公司打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廣告戰,各自投入了超過10億的廣告經費,獲得了千萬級的新增用戶。我記得下半年聽到這個駭人的數據時,腦子裡只有四個字——神仙打架。

而2020年的肺炎疫情,把中國 K12 年齡段的學生一網打盡,全部塞給了在線教育。

中國 K12 在校人數有多少?——1.9億。

相比之下,頭部在線教育公司在2019年暑假獲得的那些在互聯網人眼中屬於「天量」的新增,其實連個零頭都算不上。

從在線教育行業角度來看,疫情起碼把行業推進了3-4年,其效果約等於1000億人民幣的廣告投入。而這些用戶,幾乎以「天上掉餡餅」的姿態,直接砸到了各大公司頭上,至於能不能、以及怎樣吞下這麼大的用戶量,就各看本事了。

現在回到這個問題:2020年是在線教育的「風口」在哪?

當下的在線教育,更像2003年的淘寶。2003年是電商風口麼?03年淘寶全年成交額只有 2270 萬元人民幣,2019年則是6.6萬億人民幣。屬於電商的2003年,更像一個信號彈,預示著行業的起跑,而不是「風口」。

而2020年,則屬於在線教育。「風口」這個說法,有太多的投機意味,配不上在線教育的光輝未來。

所以,說2020年是在線教育的「起點」,才更合適,要是真說風口,那差不多就是K12把。


康英勇


你是不是想到了“在線教育”?

事實上,在線教育的風口早就過了,早在兩年前,在線教育在資本市場掀起了一波浪潮,幾家大的行業巨頭也已經成型,普通人現在飛著進場都很難。

AI

教育科技方面,AI和大數據的普遍應用會催生評分系統的發展。當你把一篇作文輸入進去後,系統會自動打分並分析出彩和出錯的地方,這比人工分析更精確也更快捷。現在只有極少數的英文文章評分系統,未來,這個系統會更成熟。

同時,更多的AI技術也會成為老師教學中的幫手,如分析學生個體情況和班級總體情況等。

目前,ai有企業在做,而且做得也不錯,但是ai市場很大而且現在還沒完全成熟,現在入場也ok。

線下短期發展

短期內,線下教育會有一小波爆發。在線教育效果不盡人意,開了學孩子跟不上,會有更多的家長給孩子報名補習班,這個數量應該比之前任何時間都多。線下會迎來這一小段的紅利期,大概暑假之後就會結束,復歸平常。


家長學校

家長學校很早就在發展,但是很少有做出“獨角獸”規模的。疫情期間,形成了“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局面,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當長時間和孩子共處、學習時,自己的教育方法已經無法適應孩子,必然會尋求學習和突破,以便更好地和孩子溝通。

速成職業技能培訓

當前,很多人都想發展副業,但好點的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職業技能,但你又不可能花大量時間去重回大學學習,於是,便催生了技能培訓,而這一行業也會繼續發展。

舉個例子,當你在做老師的時候想在網上發視頻賺錢,需要去學剪輯視頻,於是報名參加了一個培訓班,這便是技能的培訓。

其他還有編程、會計、美工、設計等的培訓,他們能在短期內幫你考下這類證書或掌握這類技能,從而可以從事這一行業,這都屬於技能培訓。


綜上,這是我個人的判斷。但無論如何,只要涉及到“教育”,那最好、最快的發展方法就是“用心教學”。


教書匠木石


2020 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在線教育提前兩至三年站到了教育行業的“風口”上。這對於在線教育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遇。從2003年的SARS對於線上互聯網產業的促進作用——2003 年的淘寶(電商);2002-2003 年成立的學而思(線上教育)等等網絡消費平臺發展來看,這一輪疫情很可能會再次促進線上產業(尤其是教育)的發展。這次長時間的“停課不停學”,必定會加速用戶養成在網上學習和上課的習慣。新東方的股價一度衝到了歷史最高就是一個很好的驗證。此次,教育部親自提倡在線教育,這對於在線教育來說,無疑是一次完美的宣傳。這次疫情結束後,人們一定會對在線教育有更多的瞭解,也會更加接受。一個事物想要發展壯大,首先就需要人們的瞭解和認可,本次疫情則是加速了這個過程。而且,在我國的長期教育規劃中,早就開始出現了線上教育的政策,有理由相信,在此特殊期間,在線教育將得到蓬勃發展。


美術聯考及生涯規劃


我是@木同教育 ,作為一個師範院校畢業十年的教育周邊工作者,個人覺得未來教育的風口在三個方面:三四線城市及農村的線上教育;職場技能教育;老年教育。

提到風口,大家都想到“豬在風口都能飛”的互聯網時代,但大浪淘沙,無數借風口之力飛起來的豬都被吹跑不見了,“風口”一詞也有了一些投機的意思。題主的問題,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為“2020年教育行業的機會”。


我認為教育行業的機會在這三個方向,下面一一來說。

一、三四線城市及農村的線上教育。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線上教育的滲透率逐步上升。據調查顯示,2019年有31%的家長選擇線上教育,而在2017年僅有14%,這主要得益於一二線城市的貢獻。

眾所周知,一二線城市基礎設施完善,家庭經濟條件好,師資水平高,教育理念相對超前;而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教育資源的稀缺問題客觀存在,這無形中拉大了教育的差距。

從教育公平的角度來講,教育市場向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地區下沉已是大勢所趨。以前,這個下沉受制於國家整體教育資源的稀缺以及地理條件限制等原因無法解決,而如今,網絡資源的可複製、易傳達、可重複等特點,給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機會。

就在這場疫情期間,數以億計的孩子一起體驗了線上學習,說明硬件已不存在障礙。

在一份調查中,超過七成的家長認為線上教育的課程質量不低於線下,這就給了教育市場下沉的底氣,同時三四線城市的家長對孩子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態度,必將促進線上教育市場的持續下沉。

那怎樣抓住這個機會呢?

1、早下手。

現下好多教育公司,還活在風口裡,在一二線市場血拼,覺得下沉市場的價格水平不理想,瞧不上這些機會,這是一個嚴重誤判。

而根據長尾效應,龐大的人口基數會使得下沉市場存在無限可能。

長尾效應:在於它的數量上,將所有非流行的市場累加起來就會形成一個比流行市場還大的市場。

2、定製課程。

下沉市場的消費能力確實偏弱,結合長尾效益對市場開發的啟示,就是要個性化課程,根據需求和消費能力定製相應的課程,形成客戶粘性。

二、職場技能教育。

從幼兒園到大學,經歷了十幾年的學校學習,我們從象牙塔畢業進入社會,以為可以憑自己數十年的所學,所向披靡,有所成就。隨著時間流逝,突然發現,學校所學根本不能讓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餘,取而代之的是我們的稜角被漸漸磨平,頭也撞壞了好幾道南牆。

背後的原因有兩點:基礎教育不完全適配於職場;知識更新速度在加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研究表明:知識更新的速度,18世紀為80至90年,19世紀為30至40年,20世紀70年代為5至10年,20世紀90年代以後為3至5年。

時代在不斷進步,知識在不斷更新,我們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活到老,學到老,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要。可怎麼學呢?以大多數人的自控力,自學的效果不會太好,於是便有了職場技能教育這個機會。

根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職業發展(52.5%)、教育學習(34.5%)和專業學科(20.19%)佔據了絕大部分用戶的消費慾望。對於職場人群來說,職業發展是學習的重點課程。

當然,現在已出現諸多的技能教育,教演講的,教管理的,甚至教excel、ppt的,等等等等。

但我認為這遠遠不足。很簡單,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數以億計的農民工進城務工,可有享受過任何教育,是不是還集中在重複性的基礎工作上?

隨著老齡化的加劇,技能教育可以使勞動力素質向上遊轉移,有效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這必將使得職業教育成為一個極佳的教育機會。

三、老年教育。

我們常說要孝敬老人,要讓老人老有所樂。可老人真的像我們想的那樣快樂嗎?跳廣場舞的老人,他們是不是沒有別的選擇,找不到別的出口,才會在廣場瀟灑人生。

我們要用心體會老人的訴求,養一隻泰迪,溜幾籠鳥,或是調理幾隻花花草草可能太過皮毛了。他們對融入這個社會的渴望,自我精神世界的滿足,恐怕這才是老人們真正想要的。

21世紀,整個社會發展這麼快,連年輕人稍不留神都會被甩下時代的列車,何況那些退休的老人。有時候,去圖書館,偶爾看到花白頭髮的爺爺奶奶在讀書,竟有些熱淚盈眶。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8年底,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達1.67億,佔總人口11.9%。據中國老年大學協會統計,目前國內現有7.6萬餘所老年學校,包括遠程教育在內的老齡學院共有1300萬餘人,但僅佔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5%。

相比之下,我國老年群體對文娛教育日益強勁的需求與匱乏的服務供給之間缺口巨大,這也就為創業者創造了一個極佳的創業機會。創業機構不僅可以依靠課程盈利,而且還可以開拓產業鏈上下游,通過遊學、衍生品銷售等模式獲得收入。

那老年教育的重點在哪呢?

這就要從老人的硬核需求進行挖掘:跟得上時代;滿足精神世界。其實人的幸福更多是在精神層面,看到自己對知識的掌握,對時代的清晰認識,能給人帶來超越物質的滿足。

除了需求,老年教育能成為機會的重要原因,那就是老人們有一定的支付能力。城市退休的老人,退休金和年輕時的經濟積累,是進行再教育的底氣;即便在欠發達地區,子女也能為老人支付這筆開支。要知道,一年的網課價格可能還比不上過年時送給父母的一瓶好酒、一件新衣。

總結來說,不管是從社會供需,還是未來發展的角度,三四線的下沉市場、職場的技能教育以及老年教育都是極佳的教育風口。


讓我們想象這樣的畫面:農村裡的孩子也能和城市裡的孩子一樣,聽到一線名教師的講課;農民工也能享受著職業再教育,向著更高層次的工作邁進一步;花白頭髮的爺爺奶奶有更多的地方看書學習,老有所樂。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幫助。最後只想說:教育真好。



木同教育


2020年教育的風口在中醫藥領域。


紀弘福8642


網課週末上上也就算了,自律的學生,平時想進修又沒時間的白領也比較適合。但是天天上網課,八點到下午五點,你試試看,對著電腦你受的了嗎?孩子受得了,家長受得了嗎?這次疫情上網課就是為了證明網課是無法大面積鋪開的。[呲牙]


橘子汁123456


2020年的教育風口肯定是幼兒的興趣培訓班。


out人生1


網絡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