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牢記“遠2近3”原則,轉手價格翻兩倍

周邊人買房之後都在抱怨這不好,那不好,唯獨他不抱怨,周邊人都在羨慕他買了3套好房,現在房產價格都已經翻了2倍,一問才知道,他牢記“遠2近3”購房原則。

買房牢記“遠2近3”原則,轉手價格翻兩倍


“遠二近三”原則,其中“遠二”就是遠離兩個樓層。

兩個樓層是底層和頂樓。一個單元樓裡,底層和頂樓是最便宜的,開發商為了促進成交率,會規劃小花園和露臺。

底層私密性差,來來往往人複雜,盜賊最容易得手;採光性差,房間陰暗不朝陽,不夠通透明亮,夏天蚊蟲多,知了鳴叫,夜晚吵得人不得安寧。

買房牢記“遠2近3”原則,轉手價格翻兩倍


頂樓冬冷夏涼,遇到連綿不絕的雨季,房間就會陰冷潮溼,牆板滲水,漏水問題較多,住在頂樓,出行不方便。

“近三”是指靠近學校,地鐵,商場。

近幾年學區房吵的火熱,不少家長為了孩子上重點學校,不惜花費幾十萬買學區房,甚至買了學區房還不能進入重點學校,費心費力。校園周邊是不允許開設工廠、娛樂場所等,舒適度相對較高。

買房牢記“遠2近3”原則,轉手價格翻兩倍


上班族租房首選就是臨近地鐵的房子,一是節約上班時間,二是交通便利,公交線四通八達,節省開支。

地處商業區,帶動住宅周邊經濟發展,生活便利,一出小區,就有大型商場,方便吃喝玩樂,美食購物兩不誤,提高住房的幸福度。

買房牢記“遠2近3”原則,轉手價格翻兩倍


買房如看人,需全方位,多角度的考量。一定要眼觀八方,要學會在錯綜複雜的市場環境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房子,不要輕信售樓小姐的花言巧語,掉進開發商的圈套,買房要勞記“遠二近三”的原則,確保防止踩坑,做的心裡有數買好房。

同時,以下6點一定記牢。

一、不要看房屋價格來區分地段的優劣

其實地段的優劣只是相對的,區分地段優劣要結合需求進行,要是你是自住買房,只要交通通達時間與生活配套設施,能夠滿足職場要求以及日常生活所及就可以了,不需要花很大的價錢去買在市中心或者交通樞紐地段。

二、不要以城市功能區判斷配套成熟與否

現在城市發達,所以各項功能區也在不斷更新,但是商務區不一定適合置業,商務區都只是經濟增長點的設置而已,與買房關係不大。但是很多開發商都會將商務區作為樓盤的一大賣點,甚至將其作為利好因素計入了房價。所以買房不要以城市功能區判斷配套成熟與否。

三、謹慎認識贈送的所謂附加值

現在很多人買房都會將公攤面積考慮進去,很多精明的開發商為了消除消費者對公攤過大的顧慮,就很有可能推出政策說免公攤銷售;為了消除人們對電梯維護費的顧慮,開發商也可能會推出免除幾年的電梯維護費用的策略,但是其實這些都是短期行為的刺激銷售政策,從長遠來看意義也不大,畢竟大家又不是隻住幾年就不住了。

還有一些精裝修的房屋,還會打著買房送傢俱,送電器等旗號,事實上銷售前計價稍微提升一點,就足以將這些支出打進房價,因此買房不要追求面子工程,即追求額外優惠,或者將這些贈送附加部分進行剝離,單純就房價與相關房型進行性價比的對比,從而做出自己的選擇。

買房牢記“遠2近3”原則,轉手價格翻兩倍


四、最好不要參與卡式銷售項目

如果每個買房人都能夠理性認真地對待買房選房,不急於表達自己的消費意向,那麼開發商也就不會再隨意的漲價了。最為常見的做法就是排隊選房,通過需求集中來刺激價格上漲與調控房源。

如果按照前述,對地段、配套、銷售中的一些做法、對開發商釋放的便宜房,有深刻認識,你也就不用追漲了,有合適的就買,沒有合適的,也就不用到博弈隊伍中去淘。就象坐地鐵樣的,等下一輛也許是較好的辦法。

五、宣傳圖識與口頭承諾要與合同區分

由於廣告法規的規定不一,所以開發商許多宣傳的內容與實際買入交付時的標準會有出入,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開發商的任何承諾都要在合同中體現出來,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護自己的利益。

六、小心房屋面積誤差

一般來說,房屋的面積都會在合同中約定,而為了避免面積出現誤差,注意合同細節的人也會在合同中註明出現面積縮水時的處理方法,若沒有約定,出現縮水情況時只能購房者自己吃啞巴虧了。正常處理方法是,如果面積誤差絕對值小於3%,則按照面積差結算房款,若面積誤差絕對值大於3%,則購房者有權要求退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