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主升浪開始,股民真的要賺錢了

再創新高!A股自上週五強勢反攻後,似乎直接開啟了第二波上升浪,連回踩確認的步驟都省了,這意思就是不需要確認了,直接開啟多頭行情,這樣踏空資金反而更加慌忙,越等越高,不能再等了。這種心理,像極了在房價上漲時的搶房大軍的心情。

但是仔細看,市場的核心似乎正在發生變化。我們先看今天的數據情況。

今天週四,本週最後一個交易日,馬上就是清明小長假。兩市共成交10042億元,再次站上萬億。兩市共漲停101家,跌停8家。上漲1652家,下跌1810家,主要指數均收紅盤,上證50領漲。

北上資金方面,滬股通今日淨流入2.82億元,深股通淨流入-11.42億元。總體淨流入-8.6億元。深股通全天呈流出狀態,但是尾盤出現了一波回補。

第二波主升浪開始,股民真的要賺錢了

今天大盤節奏高開震盪。高開是因為昨日上海自貿及物流板塊、航空板塊帶動,強烈的做多情緒使得開盤即高開。但是航空板塊很快就開始回落,除了東方航空,其他航空公司接連開板。盤中主要題材波動見下圖。

第二波主升浪開始,股民真的要賺錢了

全天漲停101家,漲停最多的物流板塊佔8家,如果加上上海自貿,則是10家。與昨天相比,漲停家數少了一半。市場呈現題材多、輪動快、權重股穩漲的特點。

這與第一波行情有明顯的差異。第一波行情中,券商、5G、科創板是很明確的主線,資金很集中,且有妖王開路,為題材打開上漲空間。而第二波中,題材股的空間已經開始變小,權重股啟動上漲,資金的做多目標明顯發生了變化。

這裡要注意一點,並不是漲權重,題材力度減弱,市場的賺錢效應就會減弱。相反,題材股因為容量有限,很多投資者是踏空題材股的,題材股賺了眼球,吸引了場外資金,刺激了踏空資金入市。

而權重股緩緩上漲,則是更多投資者開始看到賬戶浮盈。這種持續上漲的狀態,會讓投資者感到愉快並降低對上漲的戒心。進而擴大資金投入。

第二波主升浪開始,股民真的要賺錢了

我們以板塊行情來分析。板塊行情的啟動在不同刺激下,啟動方式是不同的。

比如行業政策性利好或者市場多方發生看好某個板塊。這時候多是以小盤股或者垃圾股為龍頭來啟動行情,行業龍頭企業作為中軍。

如果利好是具體到某家上市企業層面,如技術突破、業績大幅增長等等,這時候啟動行情則是以該企業為主,其他同行因比價心態而跟風。

在市場資金供給充足的情況下,無論哪種方式,板塊性行情在行進過程中,總是有龍頭股來打開上升高度,龍頭股越強,跟風資金越多。龍頭股有極強的示範效應和帶動作用。

但是打造龍頭股的資金,未必在龍頭股裡面賺到多少錢,主要賺錢的地方是中軍。假設5億資金做龍頭,20億資金已經在行業幾家龍頭上吃夠籌碼。

5億資金必須要滾倉操作才能向上持續進攻,必須保持一手籌碼一手資金,才可以持續的控盤。因此翻倍的情況下極限就是賺2.5億。現實情況中,為了強制成交,洗盤造成的摩擦成本,會降低收益。

龍頭翻倍,中軍跟漲40%,考慮出貨時下壓10%的空間,獲利也在6-8億之間。

所以即使龍頭不賺錢,也要想辦法打造龍頭來啟動行情。就像現實中,為了產品銷售,要投廣告一樣。龍頭股就是出彩的廣告,吸引消費者來購買商品。

而整個市場的角度來看,同樣可以將題材股視為龍頭,而權重視為中軍。你看3月份投資者開戶數據翻倍,就是很好的證明,場外投資者對行情後知後覺,龍頭不敢追,退而求其次買漲幅小的其他股票,正中下懷。

而結果就是所有股票最後都出現了行情,上市公司和主力資金的各種需求在上漲過程得到滿足。留下接最後一棒的人,成為了上漲的代價。

實際市場中的波動更加複雜 ,投資者的接力是不斷的 ,未必買在最高的就是虧的最多的,未必低位買入的最後一定會賺錢。但是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了。

第二波主升浪開始,股民真的要賺錢了

今天券商板塊上下震盪,銀行保險拉漲並維持住。儘管下跌家數多於上漲家數,但是指數仍然走出新高。背後的原因就在這裡,權重股啟動,題材股成為配角,更多的資金會入市。

等市場整體估值水平都比較高,而賺錢效應開始減弱,資金便開始變得謹慎。

市場估值越高,維持估值需要的資金量就會越大。如果資金面出現問題,行情勢必會出現大的調整。

在大的節奏上,我的判斷是,市場由低估值走向高估值,然後在迴歸至大致合理估值。沒有槓桿資金的干擾,市場波動性比15年降低,那麼迴歸估值的過程就變得溫和。市場估值合理後,除了允許賺錢效應維持場內活躍,監管適度外。更加需要基礎制度建設上,構成投資吸引力。無外乎是加強信息披露,減少造假,讓資金能夠合理給企業估值,不要因為造假等情況打擊投資信心;增強投資分紅回報、鼓勵回購措施 。

題材股適度炒,因為刺激因素必然擾動資金行為,而過度割韭菜則傷害了投資者的元氣,這方面加強監管即可。可能有人不理解,好像題材就一定應該炒一樣。在熊市中,資金供給不足,很多題材機會由於缺少跟風,主力資金不敢主動拉昇,因為拉昇阻力太大,被散戶砸盤就成了賠本的買賣。因此即使有題材,也未必會刺激到資金。只有影響力非常大的利好才會引起資金騷動,但是空間同樣被壓制。

市場維持合理估值,一方面需要資金活躍度適中,另一方面需要資金的理性投資。此外還需要多空工具供應充足,讓做多和做空的人,都能因為合理估值而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