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鲁仲连,周礼之绝响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有大侠的时代,往往社会出现了病态。

因为建康的社会治理,只要大家各安其职,各履其责,不需要大侠。

战国末年,礼崩乐坏。诸侯混战不休,奇人异士层出不穷。

齐人鲁仲连,不知其所出。史籍中,记载了公元前279年-前250年,鲁仲连3次影响战事的传说,反映了他见微知著、舌灿莲花、排难解纷乱、盘活死局、拒不受赏,逃于海上而不知所终的传奇经历。

大侠鲁仲连,周礼之绝响

火牛冲阵

田单攻狄,鲁仲连见微知著

田单绝地反击,孤城复国,志得意满,攻狄受挫

战国年间,燕国派乐毅伐齐,齐国只剩下孤城即墨。

危难时刻,田单临危受命,连施反间计、心理战、诈降计、火牛阵,最终以7千残兵、一座孤城,复国成功。

大侠鲁仲连,周礼之绝响

但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不是田单。他注定要做一个背景板。

田单复国后,因功担任齐相,统揽朝政。当时齐襄王当政,襄王因为燕国伐齐的动荡,经历了扮作仆人、与人私奔、逃亡山里、被扶为王的坎坷生活,特别缺乏安全感,因此对田单一直不大信任。

公元前279年,田单为了恢复齐国在东方的霸主地位,对狄城开展了征伐。

但小小的狄城,差一点成为田单的滑铁卢。连攻3月,竟不能下。

大侠鲁仲连,周礼之绝响

古城即墨

鲁仲连见微知著,授计解困

因为齐王一直就不信任田单,他带领大军攻伐孤城,3月不能攻下。这时候,田单就开始紧张了,因为,很可能这事情就说不清楚了:你不是战术大家吗?你都能孤城复国,现在有举国之力,你带兵在外,攻一个小城,久久不能攻下,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的图谋呢?

这个时候,田单就想起来,他临出兵前,鲁仲连曾经预言过,他攻狄必然受挫。

他赶紧找鲁仲连问计: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鲁仲连只给他说了一句话:田单啊,你飘了。

田单立刻就明白了:复国的时候,我田单身先士卒;当了相国,我高车骏马,脱离群众了啊。

于是田单马上改过自新,很快就攻下了狄城。

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援袍鼓之。狄人乃下。

大侠鲁仲连,周礼之绝响

鲁仲连像

义不帝秦,鲁仲连“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

魏劝赵降秦,赵犹豫不决

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已经坑杀赵降卒40余万。随后,秦军继续分兵攻伐赵国,赵国割地求和。

公元前259年,秦再伐赵。前258年,秦兵围困了赵都城邯郸。

赵国无奈,派平原君求救于楚,这就发生了毛遂自荐的故事。但是我们今天的故事主角,既不是毛遂,也不是平原君。楚国答应出兵救赵,但一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

赵国又向魏国求救。虽说韩、赵、魏同属晋地,但3家也是打的肝脑涂地,这个时期韩国已经逐渐成为秦国的附庸。魏国呢,惧怕秦国势大,派了10万兵在外观望(后来同为战国四公子的信陵君窃符救赵,魏军才进抵邯郸)。

不仅如此,这时魏国还派了一个叫“新垣衍”的人,偷偷跑到邯郸去,劝赵国赶紧降了秦国,免得大战起来,赵魏损兵失地。降秦的遮羞布,就是遵秦为帝。

赵国,犹豫了。

大侠鲁仲连,周礼之绝响

战国七雄形势图

鲁仲连舌灿莲花,坚定赵国抵抗决心

鲁仲连这时候“恰巧”在邯郸。

我们无法估测,为什么这么巧。他是为了世界和平,还是为了给齐国留下屏障,我们无从得知。

总之,鲁仲连这时候发现了赵国可能降秦的苗头。

他再度出场,舌灿莲花,掐灭了这个火苗。

他先是说服了新垣衍:如果赵国降了秦,以后赵魏两国将被秦国侵吞蚕食,魏王没下场,你新垣衍自然也没个下场。你们弄一个“帝秦”的遮羞布,回避不了被蚕食的根本问题,纣王时的三公:九侯、鄂侯、文王,就是前车之鉴。

魏国因此熄了降秦的心思,赵国也就坚持抵抗了。

后来,魏无忌使朱亥锤杀晋鄙,夺军抗秦,秦军解邯郸之围而去。

大侠鲁仲连,周礼之绝响

锤杀晋鄙

事了拂衣去

鲁仲连在赵魏联合抗秦的决策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因此邯郸解围后,赵国平原君希望通过封官、赠金等形式感谢鲁仲连。

但是这时候,鲁仲连表现出了大侠风范。

“使者三返,终不肯受”

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大侠鲁仲连,周礼之绝响

聊城

射书救聊城,乘桴浮于海

一箭退敌

燕、齐两国,纠纷不断。

公元前250年,燕国攻陷了齐国聊城。田单反攻聊城,竟然耗时1年多没有攻下来。

这个时候,燕王因为听信谗言,逼得燕军聊城主将无路可走。

这个燕将,就成了一头孤狼。

这个时候,鲁仲连当了一回心理医生。

他写了一封信,射入聊城。

在信里,鲁仲连跟燕将深入探讨了信、义、利等哲学问题,可谓催人泪下、深入灵魂。

燕将十分感动,然后自杀了。

大侠鲁仲连,周礼之绝响

秦灭六国

不知所终

田单乘乱,攻下聊城,并顺势给鲁仲连请功、授爵。

鲁仲连坚决不受。

仲连逃之海上,曰:"吾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从此,世上只留下鲁仲连的传说。

《论语》里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也许,在战国末年的乱世中,鲁仲连也是因为“道不行”,才逃至海上的吧。

后来,怀才不遇的李白,在他的诗里,大量提到鲁仲连,不知道是不是用以自比呢。

大侠鲁仲连,周礼之绝响

有大侠的时代,社会是不健康的

世无高士

同样的雄辩之才,苏秦、张仪,用来谋自身富贵,做一个投机客。

鲁仲连却用他的言行,践行了为国为民的侠士风度。

孔子的六世孙子顺,对鲁仲连有一个评价

"世无高士;抑可以为次,其鲁仲连乎!"

大侠鲁仲连,周礼之绝响

建康的社会治理结构下,是不需要大侠的

有感于那个时代,

“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

后20年,有韩非作《孤愤》,希望以法治纠正社会的不公正(这个我们下一篇再说)。

然而,2000多年过去了,韩非的理想,好像仍然没有实现啊。

鲁仲连,也许就是周礼的绝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