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企業該怎麼辦

近日,科技部、發改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發佈了《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在各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這是《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國發〔2018〕4號)發佈以後,各相關部委針對性制定的實際行動方案,志在切實解決我國基礎研究缺少“從0到1”原創性成果的問題。


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企業該怎麼辦


方案從原始創新環境、國家科技計劃原創導向、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研究方法手段、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政策服務管理七大方面全面闡述了相應的工作部署。那麼廣大企業,在本工作方案的引導下,該如何調整戰略,如何權衡基礎研究和經濟效益之間的平衡,如何能夠真正實現“從0到1”的突破。


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企業該怎麼辦

轉自網絡


生產、銷售、盈利是目前國內絕大多數企業的主要運行方式,盈利是企業最直接的目的。技術創新,尤其是基礎技術上的創新往往被忽略。基礎創新需要長期的研發人力物力投入,並且所需要的人才綜合素質、專業素質等都有十分高的要求,所以,很多企業都不願意,或者很少有能力能夠完全支撐起整個基礎研究過程。

1.企業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支持共建研究開發機構、聯合實驗室等研發主體。高校和企業是互補的關係存在。高校具有較高的基礎科研水平,每個學校基本都有各自專長的研究方向,每年高校都會開展一些橫向課題,共同與企業一起研發相關領域難題。高校可以為課題提供足夠的人才和科研能力,企業也能夠為項目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研發所得結果,是能夠真正解決企業所在行業的需求,助推本行業不斷上升發展,從而也增強了企業自身技術實力。各地方政府也紛紛增加財政投入,支持企業與高校共建研究載體。如國內化纖業巨頭浙江桐昆集團,與浙江理工大學合作共建的新纖維研發中心,將不斷豐富產品的種類,提升產品的質量,將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強勁的技術支持。


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企業該怎麼辦

轉自網絡


2.強調企業重視內部培養。對於一些經濟實力比較硬的企業,建議內部組建專門研發部門,儲備技術力量。內部研發的成果,也將為公司成長壯大帶來長遠的幫助。如國內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早在2017年就專門組建成立了達摩院,研究方向涵蓋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芯片技術等頂尖科技領域。強大的技術支撐助推阿里涉足更多行業領域,擴大版圖。成立短短三年不到,已經在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絡芯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企業該怎麼辦

轉自網絡


3.注重國家相關研究項目。針對在某些行業、專業具有技術優勢的企業,應當重點關注國家的相關科技計劃等政策內容。每年國家、地方都有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並會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技術實力特點和優勢進行申報。比如“國家科技計劃申報中心”(https://program.most.gov.cn/)上會有很多相關的內容,企業可重點關注。企業在政府資金的支持下,完成項目研發,所取得的成果不僅能夠為國家解決實際技術難題,也可以不斷壯大自身的研發成果。


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企業該怎麼辦


4.瞭解並運用好政府支持政策。企業開展基礎研究,在財務上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企業研發費用投入(R&D經費支出)。R&D經費支出佔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研發能力的核心指標之一。目前我們國家的數值約為2.2%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著較大的差距。因此,各地政府都有相應的政策,鼓勵企業積極開展研發活動,推行規上企業研發活動開展率、研發機構設置率全覆蓋行動。最實際的一點既是:企業研發費用按75%比例稅前加計扣除等財稅優惠政策。這一部分,針對企業來說,都將會是一塊比較大的財稅優惠,因此,企業應當勇於積極開展研發。


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企業該怎麼辦

轉自網絡


論經濟實力,我們國家已經排在世界第二,但是論技術革新和基礎研究的創新能力,很多領域我們還遠遠的落後於很多發達國家。方案中提及的人工智能、網絡協同製造、3D打印和激光製造、重點基礎材料、先進電子材料、結構與功能材料、製造技術與關鍵部件、雲計算和大數據、高性能計算、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地球觀測與導航、光電子器件及集成、生物育種、高端醫療器械、集成電路和微波器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等很多領域,很多技術難題需要我們共同克服,共同突破。

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呈現,應當利用好自身資金、技術優勢,藉助好政府支持政策,合作好院校科研團體,多管齊下,共同實現成果研發,企業壯大,助推我國多個領域實現“從0到1”的實質性突破。 \u0019\u00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