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伯勞,百科知識,中國伯勞科之一

牛頭伯勞(學名:Lanius bucephalus Temminck et Schlegel),又稱“紅頭伯勞”牛頭伯勞全長177-220mm。喙強健具鉤和齒,頭頂及枕部慄紅;背羽灰褐色;尾羽褐色;黑色貫眼紋明顯,尾羽褐色;下體羽棕白,兩脅深棕色。雄鳥額、頭頂及枕部慄紅色;背、腰及尾上覆羽灰褐色。眼先、眼周、頰和耳羽黑色,形成粗著的貫眼紋,該紋上緣鑲有灰白色細紋。頦、喉和下頰白色。胸、腹以及兩脅淡棕色。冬羽具黑褐色鱗紋。腹部中央灰白色。尾下覆羽純棕色。飛羽黑褐色。羽緣棕色,外側飛羽基部白色,形成明顯的白色翅斑。三級飛羽具皮黃色羽緣。翅上覆羽暗褐色,大覆羽具棕色羽緣。尾羽12枚,中央尾羽暗褐色,具淺灰褐色邊緣,外側尾羽灰褐色,各尾羽具狹窄的灰白色端緣和界限不清的黑褐色次端斑。雌鳥頭頂顏色與雄體相似,貫眼紋為慄褐色不完整,僅限於眼後。眼先灰白色。背、腰棕褐色。下體密佈黑褐色鱗紋。喙強健,先端具鉤、缺刻和齒突,黑色,下嘴基部灰白。虹膜褐色。跗踱、趾黑褐色。爪鉤狀,黑色。

牛頭伯勞,百科知識,中國伯勞科之一


中國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甘肅,寧夏,四川;陝西,河南,湖北,湖南,貴州,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臺灣。

牛頭伯勞,百科知識,中國伯勞科之一


牛頭伯勞的2個亞種在棲息的海拔高度上有不同的生態適應:指名亞種分佈於較低海拔地區,在長白山主要分佈在海拔1000m以下;而中國亞種在河北部繁殖棲息地在海拔1000-1800m的針闊混交林內,在甘肅中部和南部一般在海拔2000m以上直到3000m。

牛頭伯勞,百科知識,中國伯勞科之一


牛頭伯勞繁殖期為5-7月。常建巢於疏林或灌叢。巢呈杯狀,巢材為細樹枝、枯葉、松針等。窩卵數多為4-7枚。卵淡青色或灰色,被以褐色、灰棕色或紅色斑點。由雌性親鳥孵化,孵化期14-15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育雛期13-14天。年繁殖1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