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鄔先生的結局是怎樣的?

上海飛利浦


鄔思道的政治覺悟和智謀在《雍正王朝》中是神一般的存在,比肩康熙。雖然在歷史上並沒有這個人,但並不妨礙我們通過《雍正王朝》來解讀這一位神人。


鄔思道最後一次出場是在河南巡撫田文鏡那裡,得知雍正即將來河南的消息,鄔思道就和不知內情的田文鏡因為工資的事發生不愉快,藉機就逃了,逃跑時還帶著田文鏡給的四千兩銀子和侍女秋月。也算實現了自己真正歸隱山林的願望,可謂是功成身退。


為什麼鄔思道不敢見雍正?難道還怕雍正對他下手嗎?


鄔思道是刑餘之人,但受到雍正極大的禮遇,使得鄔思道很受感動,也暗暗下定決定要報答四爺的再造之恩。表面上鄔思道是雍王府裡的教書匠,其實暗地裡卻是幫助雍正出謀劃策,奪取皇位的軍師。


因為鄔思道的存在,實力最為弱小的雍正在“九子奪嫡”中步步為營,最後繼承大統,鄔思道堪稱居功至偉。想想這十幾年來走過的艱辛過程,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每一步怎麼走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可也因為鄔思道在和雍正朝夕相處的十幾年時間裡,鄔思道發現雍正這個人手段毒辣,為了目的不擇手段。通過“高福之死”,鄔思道更是明白了“兔死狗烹”這千古不變的道理。


在康熙駕崩、雍正繼位當晚,北京城人心惶惶,各種勢力都在觀望、角逐。而雍正更是在百忙中回到了府邸,府邸總管高無庸率領眾人接駕,看到鄔思道不在,雍正就問“鄔先生在哪裡?”


其實雍正此時回府,就是為了把之前替雍正秘密辦事的奴才(包括鄔思道)全部處死。就像府邸總管高無庸對雍正忠心耿耿,任勞任怨,辦過不少絕密的事情,第二天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可想而知下場如何。



鄔思道這麼精明的人物自然知道雍正的心思,於是在雍正繼位的同時,也用金牌令箭調來了互不統屬的五路兵馬。當雍正來到前邸時,五路兵馬也銜令前來護駕。多疑的雍正看到這個架勢,摸不到底,加上鄔思道自己不留戀權力的態度,更是說了“半隱”,使得雍正的殺心慢慢消失。


所謂“半隱”,就是鄔思道去雍正心腹李衛那裡當差。一來雍正可以通過李衛來很好的監視鄔思道的動向,看看鄔思道的真實想法,會不會被其他人利用,還是死心塌地為李衛辦事,不問其他。二來,去李衛那裡當差,可以利用鄔思道的智謀幫助李衛推行雍正的“新政”。可謂一舉兩得。


在李衛那裡,鄔思道過的自然舒服,也讓雍正放心。由於李衛不識字,鄔思道幫忙打理公文時,得知田文鏡那裡出事了,於是就藉機去了田文鏡那裡。李衛之所以放行,肯定也是雍正點頭的,畢竟鄔思道在李衛處這幾年,行為還算規矩。再說田文鏡也是雍正的心腹,田文鏡在河南推行新政時,只知道強硬實施,效果不理想,就使得鄔思道抓住了這個機會去了河南。


鄔思道在河南期間,也確實幫了田文鏡很多忙,使得新政順利施行。還有就是替田文鏡押運糧草去西北,也藉機敲打年羹堯不要“養寇自重”等等。種種行為無非是要讓遠在北京的雍正知道,我鄔思道對你雍正是沒有威脅的,讓雍正放心。


所以當雍正來到河南後,指名要見鄔思道,想向鄔思道討教一些事情,可鄔思道早已逃之夭夭,田文鏡要派快馬去追,還被雍正阻止了。說明雍正已經對鄔思道很放心了,雍正也要兌現承諾,放鄔思道歸隱山林。而鄔思道要走,也是因為不想在攪局、多事,以雍正現在的實力,是可以辦好任何事情的。還有就是伴君如伴虎,好不容易有機會脫身,難道還要被抓著不放嗎?


此時在雍正心裡,有的只是對鄔思道的愧疚。沒有鄔思道,很難說雍正會在奪位的路上走多遠,更不要說能繼承大統了。



歷史局中人


在雍正得大位之後,雍正曾經問過鄔先生將來的安排。鄔先生拒絕了高官厚祿。給自己一個半隱的安排。所謂半隱就是雍正知道鄔先生的行蹤。鄔先生也能通過李衛、年羹堯、田文鏡得到皇帝的消息,跟雍正還有交流。

其實,這個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在高福被毒殺之後,鄔先生就知道自己將來也有可能為了防止洩密而被處死。所以,鄔先生在輔佐雍正登基之後,選擇了這條退路。鄔先生也估計到,憑自己的功勞和雍正的感情,這種退路雍正是不會太為難自己的,自己的後半生也可以得到保全。

剛開始,鄔先生幫過李衛,然後是田文鏡,還有年羹堯。鄔先生嚴守秘密,田文鏡甚至都不知道鄔先生的來龍去脈,只以為他是李衛的師爺。一個靠給人出主意而掙錢養家的小人,這個小人還很貪財,一個河南巡撫都養活不起。

離開京城的鄔先生,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老老實實。直到雍正徹底確信鄔先生不會洩密,才消失在了茫茫人海。

當然,電視劇和小說有出入。但電視劇還是保留了小說的這個思想的。大的脈絡沒有問題。自從四爺府一別,雍正和鄔先生就再也沒有見過面


東東歷史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鄔思道的結局叫“逃出生天”。至少鄔思道自己認為她是用了一個及其巧妙的方式逃出生天了。


奪嫡成功當晚,雍正回潛邸。鄔思道早算準他是回來處理像他這樣幫他搞陰謀,做秘事之人,坎兒先例在前。所以他一方面仍然不動聲色幫雍正出謀劃策,比如有人求見雍正,他代為阻攔道“天子沒私事”,若有公事,請轉告張廷玉處置,若有關防上的事,請轉十三爺處置,若有私事,就說天子沒有私事。


這讓雍正感受到鄔思道的確是高人一等,而且對自己仍是一心一意。

另外對鄔思道的安排,鄔思道自己提出了要“中隱”,自己不要高官厚祿,要在一個可以受雍正監視的地方,但遠離雍正的地方。離開雍正是因為自己是先帝朝刑餘之人,避免雍正難處。


這些話聽起來都是為雍正考慮的,但實際上都是為了自保,一句“天子無私事”就提醒了雍正潛邸的奴才一個不能留。雍正也的確動了惻隱之心,於是答應他去李衛那裡,李衛是雍正外放的心腹,這樣雍正也就放心了。這是鄔思道金蟬脫殼第一步。

所以鄔思道到了李衛處就大門不邁、二門不出,幫李衛出出主意。所以李衛很快就放心了。這是鄔思道金蟬脫殼第二步。


那麼時間一長,他從朝廷發給李衛的廷寄裡發現了另外一個脫殼的機會。那個機會就是田文鏡,田文鏡也是雍正的改革重臣。但是相對而言,他就比雍正和李衛笨多了,也好糊弄多了。於是通過幫其解決”諾敏造假案”,戲說要李衛“八千幕酬將自己賣給田文鏡”。這是鄔思道金蟬脫殼第三步。


李衛把此事上報給雍正,雍正略一思索,反正田文鏡也是自己的人,而且田文鏡做事沒有李衛靈活,的確是應該有這樣一個師爺輔助一下。於是便同意了。

鄔思道到了田文鏡處,幫忙解決了很多事,特別是幫田文鏡押運糧草到西北年羹堯處,助年羹堯找到叛軍主力,叛軍主力就在離年羹堯不足百里的法源寺,之所以年羹堯思維定勢,是因為“燈下黑”。


後協助田文鏡在河南開展”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時值黃河決堤,田文鏡焦頭爛額之際,鄔思道算準了雍正要來,所以藉口要幕酬,和田文鏡發生口角。拿了四千銀子,被田文鏡趕走。這是鄔思道金蟬脫殼第四步,也是功成之步。鄔思道臨別給田文鏡也留了句肺腑之言,“可疑之利不可受,得之易時失之易。”這是繼給十三爺留的那句肺腑之言(勸十三爺拼死辭掉鐵帽子王,以保一世平安)的第二句。

但關於這次黃河決堤,真實歷史上,雍正並未親臨現場。而且田文鏡實際上採取的是隱瞞不報,結果淹死、餓死饑民數萬。這事換了別的皇帝,殺一萬次頭,也不為過。可是雍正最終選擇原諒了田文鏡,並且田文鏡死後被允許陪葬。而真是歷史上,十三爺允祥也的確獲封鐵帽子王,世襲罔替,死後甚至連名字都改回“胤祥”,無需避諱,所謂哀榮備至。張廷玉也獲得非凡殊榮,成為了有清一朝,唯一一個沒有爵位但配享太廟的漢臣。

所以道理是那麼個道理,真正的結局就連神算“鄔思道”也算不準。鄔思道的兩句肺腑之言,都未成真。反而顯得有點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但如果鄔思道不知進退,結果會不會和坎兒一樣,也未免可知。


炒米視角


鄔先生是個人精,早在胤禛執意賜死有悔過立功表現的高福時,鄔先生便見識了胤禛極度猜忌的性情,因而預先謀劃了一些自全之道。

等到胤禛從康熙手中繼承到大位,當晚便對從前府裡辦隱秘差事的高毋庸等奴才,開展了一波清洗。但鄔先生卻憑藉巧舌如簧,以一番“三不可用”的說辭,打動雍正放過了他,允許他在監視中繼續活下去。



然而,隱居的鄔先生,並未就此消失在雍正朝的幕後舞臺上。打小由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培養起來的鄔先生,自然會有儒家積極入世的精神態度,因而即便是年輕時身陷牢獄留下殘疾,一旦等到機會就也全力幫著胤禛奪嫡。同樣的道理,鄔先生過上了退隱的生活,骨子裡也是閒不住的。

只不過,鄔先生插手朝政政治,有著他的原則與底線,那就是時刻站在幫助雍正的立場上。只有如此才能在雍正的眼皮子底下,儘可能得發揮自己的才幹;也只有如此才能儘量不去觸及雍正極度猜忌的性情,讓自己能夠全身而退有個太平晚年。

鄔先生身在江蘇李衛處時,就經常幫著李衛分析利弊、出謀劃策。藉著揭發山西諾敏藩庫造假一案,鄔先生又與田文鏡搭上了線,進而跟著他接觸到了河南的官場。隨後更是借押解糧草到西北大營為名去到年羹堯的軍中,說服他全面出兵與羅布藏丹增和阿拉布坦的叛軍決戰。

可見,即便自雍正繼位當晚達成歸隱協議後,鄔先生的身影也並未完全離開朝廷官場,甚至其足跡幾乎踏遍了小半個大清國,政界、軍界均有所涉及。比起往日在雍王府後院的出謀劃策,現如今鄔先生在外界的影響力可以說是更深更廣。

如此一來,便違反了當初他與雍正之間的約定。只是鄔先生嚴格約束自己的行動,幫著雍正擺平了不少的難事,因而雍正也就默認了他的舉動。

可是鄔先生這邊卻不這麼想,熟知歷史的他十分懂得伴君如伴虎的深刻道理,在幹事的同時也時刻不忘對雍正性情的戒備,早就預留了許多自全之道。

這方面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雍正在田文鏡處視察,提出要跟鄔先生見上一面時,鄔先生卻早已搶先一步收拾行李“逃離”了田文鏡的幕府,讓雍正與他的會面落了個空。


從此以後,劇中再也沒有直接出現鄔先生的鏡頭。

鄔先生應當是徹底得隱居了。

一來他年紀逐漸老邁,這輩子也算是做成了許多事情,足以老懷安慰,沒有留下遺憾;二來他也不想再有所行動招來雍正的眼球,只要自己安安分分得隱居不問世事、長保太平晚年,雍正也不會再想怎麼他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


劇透歷史


康熙病逝於暢春園,傳位給雍正帝,雍正回到雍王府,他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要除掉鄔先生,當然這個是電視劇沒有直說,而是通過兩人的對話,還有雍正的表情,傳遞出來的。

這個也是雍正王朝好看的一點,很多東西,都沒有直接說出來,而是通過對話和表情,讓人去想象。

鄔先生就像是在世諸葛亮,神機妙算,所以很多人都戲稱鄔先生是雍正王朝電視劇的編劇,什麼情節,他都能推算出來。他當然知道雍正回來是想做什麼,就是想殺了他。

那為什麼雍正想要殺鄔先生呢?電視劇沒說,但我們可以根據電視劇的情節進行推測,主要有三點原因。

第一,在高福(也就是坎兒)的事情上,鄔先生是瞞著雍正帝去做的,雍正可以出於親情,或者出於猶豫或者顧慮,沒有把那封信交出去用來扳倒太子,是鄔先生自做主張讓高福把那封信給了八爺的人。

而高福最後也被雍正殺死了,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在敲打鄔先生,鄔先生你在怎麼想法,有能力,也不能自做主張,做雍正帝沒有許可的事情。

第二,鄔先生在幫雍正帝繼位的時候,是出了一些陰招的,這些比較見不得光,雍正害怕這些事情被世人所知。

第三,他怕鄔先生被他人所用,而鄔先生能力如此之強,對他來說是個淺在的威脅。

鄔先生既然知道了雍正帝的來意,說自己可以半隱,那為什麼要半隱呢。也有三個原因。第一,他腿腳不方便,不適合出來當官。第二,他是康熙罷黜的人,雍正帝不合適讓他入仕。第三,他如果離開雍正帝,那麼生活也成問題的。

那麼半隱的實質是什麼呢?那就是他可以讓雍正帝信任的人看著,然後有需要的時候,還可以讓他出來,也就是說他不離開雍正的眼線,也還能幫得上忙,所以鄔先生就先後在李衛,田文鏡,年羹堯那邊幫上忙。也確實像他所說,這個就是半隱。

至於在幫了年羹堯之後,到哪裡去了呢?這個電視劇沒有說,但我猜,很有可能又到了李衛身邊,因為此時李衛是雍正最為信任的人,讓李衛幫雍正看著鄔先生,還能幫李衛一點忙。


歷史簡單說


“與平常人交,共享樂易,共患難難。與天子交,共患難易,共享樂難”這句話是在四爺胤禛奪嫡成功當晚,鄔思道對興高采烈的十三爺胤祥所說的一句推心置腹的話。鄔思道是《雍正王朝》中最高深莫測之人,他深黯帝王心術,通曉人心世故,將一個本無繼位希望的皇子一步步扶上帝位,通過十餘年的朝夕相處,他非常瞭解胤禛,一旦大局已定,無論是否得位,自己和粘竿處一干人等必定成為胤禛的心腹大患,因為他們所知道的秘密實在太多了。於是,在胤禛繼位回府當晚,鄔思道向他表露心跡並提出辭呈。鄔思道老謀深算,料定雍正不會輕易放他活路,為了打消疑慮,他主動提出三忌之說,一說自己身有殘疾,為官有損朝廷體面;二來曾經是犯罪之人,雖蒙恩赦但不願陷萬歲於不義之境;三說自己所擅長的都是陰謀之術,於治國無益,自己也無心仕途,請求萬歲批准他告老還鄉,頤養天年。雍正聽完這位亦師亦友的謀士一番披肝瀝膽的剖白之後也動了側隱之心,不讓他大隱於朝,不准他小隱於野,而是讓他中隱於市,實際上是找個靠得住的人將他看住,以防止他勾結八爺胤禩或者其它阿哥,洩漏機密。

鄔思道也明白雍正的心思,正所謂響鼓不用重捶,先到雍正心腹李衛府上當師爺,足不出戶,一副古代大家閨秀的作派,一門心思給李衛出謀獻策。後來又表現出一副重利貪財的模樣,跳槽到田文鏡府上當師爺,田文鏡雖說也是雍正的心腹,但比起八面玲瓏,聰明絕頂的李衛來,這個一根筋顯然更好對付,一年八千兩銀子的幕酬,加上有金鳳姑,蘭草兒兩位美人相伴左右。逍遙人生,豈不快活!當然,這一切都是小說作者的藝術加工,鄔思道在歷史上確有其人,還真是田文鏡聘請的幕僚師爺,因替田文鏡起草彈劾大學士隆科多的奏章而聞名朝野,連雍正皇帝都知道了。有一次田文鏡上了一道請安的摺子,雍正批道:“朕安,鄔先生安否?”


如有不同見解,歡迎各位在下方留言討論!


歷史茶坊


講真,歷史上呢其實並沒有鄔先生,如果非要說有,那也只是野史記載上有這麼個人,而這個人曾為田文鏡的幕僚。

這個野史的源頭,來自清人李嶽瑞的筆記《春冰室野乘》。

李嶽瑞不知何許人也,生卒年代應該在清末民初,其豆腐塊小文章多發表在清末宣統年間的《國風報》,其中既有“鄔先生”這一條。



其故事的大意是:

鄔先生大約是遊走四方、有才無名的野幕僚之類,後來被田文鏡收羅門下。不久,其為田文鏡寫了一個彈劾隆科多的奏摺,由此爆得大名。

因為善於揣測上意,田文鏡得了鄔先生的幫忙,因此更被雍正信任與恩寵。

後來,就連雍正都知道田文鏡的幕中有個鄔先生,而且還知道這摺子就是鄔先生所寫(不過這也不奇怪,哪個督撫手裡沒幾個名幕僚呢,奏摺通常也是督撫口述、幕僚擬稿的)。

於是乎,某次田文鏡的請安帖到,雍正就在上面批道:“朕安好,鄔先生可好?”



大概是聽了這話,田文鏡心裡頗不舒服,開始與鄔先生漸生嫌隙,對鄔先生的態度也遠不如前。鄔先生遂憤然離去。

但是呢,沒有能人執筆寫奏摺就是不行,鄔先生走後,田文鏡摺子上去總是不達上意而屢屢被雍正斥責。

最後,田文鏡只好又將鄔先生重金請回。鄔先生提出條件,每天50兩銀子,否則不來。

一天50兩銀子,一個月就是1500兩,這個可是重金聘用了。

但沒轍啊,田文鏡只能咬咬牙答應了。



鄔先生回來後,每天進衙門見桌上有紋銀50兩便欣然命筆,哪天沒放銀子,他就翩然離去。

田文鏡死後,其他督撫都想聘請鄔先生,但後者卻突然不知所終。

也有人說,鄔先生已經進宮,為皇上服務去了……這當然是胡說了。

野史裡的鄔先生故事如上。

至於電視劇裡的鄔先生,確實是根據這個原型來的,不過做了大幅度修改,其結局是什麼樣的?應該是和范蠡一樣,泛舟湖上,隱居去了吧!


坑爹史冊



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鄔先生,最後是徹底隱於山野之間,在江湖上乃至廟堂上留下了一段全身而退的傳奇…

下面宋安之就來具體說說。

鄔先生身為雍正王朝電視劇中的bug式人物,可謂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雖然不懂英文,但是能揣摩到康熙的心思,更是能見招拆招,可以說是雍正登基的隱性第一功臣。

這樣一個神人,他的結局如何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

其實說來鄔先生這個人屬於是雍正王朝中的虛構人物,即使是歷史上有記載,也只是野史小說《春冰室野乘》裡面的記載罷了,說白了,還是一個虛構大於真實的人物。雖然鄔先生是一個虛構式的人物,但他的故事卻可以給我們大家些許啟迪,比如可以挖出背後的職場套路。

鄔先生在雍正王朝中,可以說是先是先以半隱來逃過了兔死狗烹之劫,然後通過輔佐李衛和田文鏡兩人間接幫助雍正,最後故意讓田文鏡炒他魷魚,趁機離開,徹底歸隱了山林。雖然劇中並沒有交代他最後的結局,只是以他離開田文鏡處為結尾,其實這種留有一絲懸念的結局,更是為鄔先生憑添了些許神秘色彩。

首先宋安之以鄔先生為何半隱來大概說說。


鄔先生自康熙四十六年被雍正接回王府以後,一方面明面上擔任教書先生,來教導幾位王府世子,包括後來的乾隆帝弘曆。一方面暗地裡為雍正出謀劃策,為雍正立下汗馬功勞,稱他為幕後的第一功臣也不過分。

在康熙駕崩當夜,新帝雍正急匆匆趕回王府見鄔先生,其實已經是殺心大起,只不過還在猶豫之間。而自從高福被賜死以後,鄔先生早已明白雍正的為人。

所以雍正試探性說道以後再安排重用鄔先生時候,鄔先生馬上拒絕,並以三不可用的表面理由來拒絕。然後回憶了十幾年的潛邸生活,大打了一把感情牌,說的兩人兩眼淚汪汪。自己又識趣的說自己要半隱,這樣既方便雍正監視自己,還可以間接幫雍正治理國家,算是逃過了一劫。

鄔先生先在李衛處幫忙,不久在清查山西藩庫案時,轉而以八千兩的天價,去幫田文鏡。

鄔先生為什麼要幫田文鏡呢,因為他對於雍正潛邸時的這兩位舊人清楚的很,李衛為人機靈,辦事善於變通,他在不在作用都不大。而田文鏡辦事衝動,只知一味的強力推行,他去了也好陰陽調和,對於雍正可謂是盡心盡力的幫忙,也肯定會使暗中監視他的雍正放鬆警惕的。

其實說不好鄔先生還與雍正有某些隱晦的聯繫。比如說在田文鏡處,面對年羹堯找不到叛軍的危局之時,鄔先生主動要求當押糧官,前往年羹堯哪裡,應該就是雍正授意的。同時鄔先生還打趣要田文鏡所欠自己的二千兩幕酬,算是為自己以後問田文鏡要錢變相逼他炒自己魷魚,而埋下伏筆吧。


鄔先生去了西北以後,為年羹堯出了一策,使年羹堯馬上找到了叛軍,同時還說道年羹堯是干係重大,天下都看著他呢,算是敲打了一番年羹堯。其實當時有可能是年羹堯是養寇自重,但不論怎麼說鄔先生的前去,是解決了這個危局。

在西北大亂被平定下來以後,雍正徹底坐穩了皇位,此時雍正的注意力開始對內,分別要在田文鏡所在的河南和李衛所在的江蘇試行新政,甚至還微服私行去看看新政如何,當然現實歷史上雍正這個工作狂可沒有微服私行過。

其實雍正的意思也就是微服私行,看看新政試行的怎麼樣。而且當時新政是個大難題,找鄔先生談談心敘敘舊,看看有沒有好想法。

但鄔先生身為田文鏡這個河南巡撫的幕僚,可不是這麼看,身為幕僚,肯定有閱讀邸報的權利。試想田文鏡都可以通過邸報知道雍正到達了山東,鄔先生這麼聰明,瞭解雍正的套路,肯定猜到雍正會微服私行提前到河南看看的。

此時鄔先生的想法肯定跟雍正不一樣了,鄔先生肯定害怕雍正反悔,即使雍正不反悔,再找自己商談國事,自己都是五十知天命的人了,可不想再捲入政治這個大染缸之中。

所以鄔先生開始使用激將法,那就是找田文鏡要幕酬。田文鏡認為一年八千兩太高,現在還欠鄔先生四千兩,負擔太大,一來二去,乾脆說我養不活你這條大魚,從五千兩火耗銀子中拿出四千兩給了鄔先生,讓他走人。


鄔先生臨走之前,贈了田文鏡一句話“可疑之利不可收,得以易時失之易呀”。這說明鄔先生算是對田文鏡掏心掏肺了一次,勸說了他一次。更是說明田文鏡這個酷吏,也開始被官場這個大染缸所侵襲,火耗銀子這種剝削老百姓的灰色收入,他一次性搞了五千兩,還真是捨得,哪裡還是當年那個田文鏡了。

這邊鄔先生看似被田文鏡炒魷魚氣走,其實回到住處就忍不住了,連忙叫如月趕緊走,甚至行李只帶重要的,能減少就減少,說道再不走就來不及了,可見鄔先生的確是已經通過邸報,猜到雍正馬上要來了,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跑路。

就這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鄔先生帶著四千兩銀子,還有小妾如月,徹底溜之大吉了,從半隱實行了自由自在的歸隱。

雍正見到田文鏡以後,果然要見鄔先生,田文鏡連忙叫四路人馬通過四條驛道前去追趕。雍正心思玲瓏剔透,自然猜出來鄔先生不想見他,肯定跑的沒影了。說道不用追了,嘆了口氣說道,追也追不上了。所以田文鏡問起鄔先生之時,雍正也只是惆悵的說道這是當年潛邸時認識的舊人,就再也沒有說什麼了。

通過鄔先生的套路,我們可以看出,鄔先生在雍正一朝登基以後,並沒有利慾薰心,通過主動半隱和打感情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然後盡心盡力的在地方上間接為雍正辦事,慢慢放鬆雍正的警惕性。最後在關鍵時刻,不論雍正是想殺他還是想再見他,自己都可以從容的選擇跑路,還是帶著四千兩銀子和如月女僕跑路,實現真正的歸隱,真正的財政自由,真乃神人也。

鄔先生的故事,告訴了我們,遇事要冷靜,切勿利慾薰心。在冷靜的情況下思考問題,肯定是更好的。在遇上抵抗不了大老闆雍正時,就盡心盡力的順勢而為,使大老闆雍正放鬆對自己的警惕,最後想跑路了,可以卷著一筆鉅款走的漂漂亮亮的,不得不佩服!

我是宋安之,主打歷史文章和分析經典電視劇中隱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筆下,我們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這麼有緣分,正好讓你看到我的文章,那麼還請繼續這種緣分,點個贊關注一下吧!

第172期宋安之獨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

下期再見!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宋安之


雍正帝的影子“鄔思道”他的結局非常好,關鍵是鄔思道履行了他的諾言沒有離開雍正帝的視線,雖然登不了大雅之堂,落個半生榮華富貴!

想象一下;鄔思道雖然是一位窮酸書生,但是他滿腹經綸,飽讀詩書不算,還經歷了大鬧貢院,蹲過大牢,雖然落個殘疾,相比之下要比太子胤礽的師父王掞好多了,他曾親手扶持了四阿哥胤禛登上帝位。

作為一個皇帝師父有三種下場;

一、扶持對了人,或者你扶持的人的確有才華、有德性,一旦被扶持的登上了皇帝位置,那你就光宗耀祖,享盡人間榮華富貴。

二、扶持錯了人,那你就聲名狼藉不算,還有可能與被扶持的人一起倒黴,還會留下帝師無能的罵名。

三、當你扶持這位登上了大寶,還有另一個危險在等著你,那就是滅口!一個皇帝位置,多少人在拼命的爭取,難免會有陰謀詭計發生或者你就是那位出詭計的人,這就危險了,如何進退這是必須想到的。

鄔思道在以上的第一點與第三點就做的很好,不但做到了,還能全身而退,這就說明鄔思道是位高人!

在雍親王府,鄔思道與年羹堯的妹妹“年秋月”有情有義,當鄔思道發現這位丫頭是一位政治犧牲品的時候馬上撤出,不做兒女情長、藕斷絲連的絆腳石,能以大事為重。

給四阿哥胤禛出主意的時候,毫無私心雜念,為了幫助太子胤礽還債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發現的魏忠賢寺院雕塑所藏珠寶獻了出來。

當四阿哥胤禛真正的登上了皇帝位置,鄔思道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說動了雍正帝,徹底的退出了官場。

臨別鄔思道與十三阿哥胤祥的娓娓道來,掏心窩子的話語讓這位親王另眼相待,這些都是鄔思道我自己以後的生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鄔思道自己明白自己耍的是陰謀詭計,同時掌握了大量機密,雍正帝能放他走,已經是網開一面,所以他先到了山西李衛處,因為李衛是雍正帝最信任的人。

後鄔思道又輾轉來到了河南田文靜處,而且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領著十三阿哥胤祥送給的丫頭小日子過得很滋潤,一年八千里兩銀子的工錢,他缺錢嗎?一定不缺錢。

以鄔思道的性格,只要不開口亂說話,榮華富貴一生是一定的。當然在雍正帝去世以後就更安全了。

(以上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請關注《日堯居k古史》歡迎網友們評論、互動、留言!


日堯居


鄔先生是雍正的幕後導師,他不需要出面,只需聽一聽朝中的局勢,就能運籌帷幄。雍正在還是四爺的時候,對於鄔先生是十分尊敬的,他的建議,四爺也會照著去做。但是當雍正登上皇位之後,他對於鄔先生的存在卻開始忌憚了,甚至可以說,對這位功臣雍正是比較冷淡的。

鄔先生自己都承認自己是個陰謀家。鄔先生表面上教授雍正的是帝王之學,而實際上卻是將一個看上去沒有希望的皇子慢慢輔佐成了皇帝,再激進一點就是造反了。雍正登上皇位,鄔先生不僅僅得到了物質上的滿足,也能獲得一種掌控全局的成功感。但對於坐穩了皇位的雍正來說,鄔先生就比較可怕了,如果鄔先生被拉入了其他人的陣營,那麼下一個倒臺的會不會是他自己呢?

鄔先生的才智是可怕的,因為駕馭不了的皇帝必將被他反噬。雍正在被傳位之後第一個找的就是鄔先生。鄔先生給予雍正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是巨大的,在雍正無助迷茫的時候,他總是一語點破夢中人。而雍正將他喊來看似是想要報答他,實際上他卻是想要穩住他試探他。

雍正說:你的名分我已經想好了。而雍正真的想好了嗎?突然起用一個一直隱形的角色,不就是毀掉自己一貫示人的忠心輔佐太子一心孝敬康熙而無心帝位的形象嗎?不用的話,那鄔先生一氣之下報復他怎麼辦?他若是輔佐另外的人不就是一顆定時炸彈了?

鄔先生十分知趣,給了皇帝三個理由告訴他自己一定要隱退。第一,他身有殘疾,做大官怕是形象上不好看。第二,他只懂得陰謀論,不懂得治國之道。第三,他說起康熙當年鎮壓他,現在雍正一上臺就給他大官做,多少有些不尊重先皇的意思。雍正一顆心馬上放了下來,準了他的半隱。

鄔先生隱退之後,時不時還會出來給雍正出謀劃策,這種大隱隱於世的生活,大約才是他真正追求的自在。

說到鄔先生的結局,還要說起另一個人就是秋月。鄔先生是真心喜歡秋月的,但是秋月是年羹堯的妹妹,鄔先生很清楚她未來一定是要嫁給雍正。雍正喜不喜歡秋月沒關係,但是他覺得不會允許手握重權的年羹堯跟鄔先生搭到一塊兒去。事實也證明了,鄔先生因為這個當斷即斷的決定,也讓自己在清洗年黨的風波之中逃過一劫。

鄔先生對雍正的把握確實太準確到位了,並非說他能準確判斷出年羹堯的結局,而是雍正平衡左右手下的想法完全在鄔先生的預料之中,他的理智完全戰勝了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