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封不住武漢科技企業生產,工業大數據是神助攻


都說這次疫情對於中國產業發展是危中有機,都說線上營銷、線上教育、生鮮電商將迎來更大的產業機遇,智見“疫”中有“機”系列,將持續邀請在這次疫情中發現、抓住產業機遇的企業家,為您分析解讀他們到底是怎麼做的!


一、

封城後的武漢 面板、芯片企業依然沒有停工是如何做到的?


近年來,武漢重點佈局存儲芯片、顯示面板、智能終端、數字經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產業,全力構建「芯屏端網」萬億產業集群。包括華星光電、天馬、京東方等企業在武漢均設立面板工廠。


疫情封不住武漢科技企業生產,工業大數據是神助攻


然而這次疫情中,武漢封城到現在,醫護人員堅守在工作一線的同時,芯片製造和麵板廠的員工也堅守在生產線上。TCL 華星光電一線工程師李明(化名)對記者說:「實在撐不住了。」從春節前留守公司工作至今,他一直在堅守崗位。2 月 12 日,TCL 集團董事長李東生髮布微博說:「由於半導體顯示產業製程特殊,需不間斷生產,每天都有員工上班。」


而武漢天馬的大數據方案供應商的數之聯員工,也因為武漢封城而留守在武漢,繼續為客戶加緊調試軟件和設備,助力企業順利生產。


數之聯聯合創始人、智慧工業事業部總經理方育柯說,疫情爆發之前,數之聯在武漢就已經通過工業大數據方案,為這些客戶做生產、檢測過程的優化。隨著疫情的發展,客戶的生產也受不小的影響,特別是由於企業外地員工無法返廠復工,而原有留守員工已經高強度持續工作。但是,已經上線了工業大數據缺陷檢測的部門,,應對疫情對生產的影響顯得更從容一些。


為什麼工業大數據有如此大的魔力?


疫情封不住武漢科技企業生產,工業大數據是神助攻


方育柯說,這些高科技面板企業,生產環節上的用工人數已經大大降低了,但是有一個環節,就是面板製程缺陷檢測部門,卻一直是用人大戶。以往生產出來的面板,都通過檢測操作員肉眼觀察產品照片,來判斷是否存在質量缺陷(製程缺陷多大 200 種,不同缺陷對應的後續製程站點也不同)。但這種方法由於存在人的主觀因素影響,效率低而且容易發生誤報漏報。


他開玩笑說,如果今天這個檢測操作員失戀心情不好,就會大大影響他檢測的速度和精準度。


但是因為企業的產品缺陷檢測部門,提前引入了數之聯的工業大數據方案,能夠通過深度學習技術,學習大量產品缺陷數據的特徵模式,自動對產品照片進行缺陷檢測和分類。原來人工檢測一個產品需要幾分鐘,而機器只需要幾秒秒,而檢測操作員人數也減少到原來的 20%-30%。效率提升,用工還減少了。這讓企業在疫情期間,能很好的應用員工復崗率不足的問題。


正是由於疫情,很多企業加緊了工業大數據項目的進度。在疫後剛一復工,就有企業催促數之聯員工趕快進廠調試,廈門某面板廠就是其中的一家。


廈門某微電子有限公司,在廈門投建「第 6 代柔性 AMOLED 生產線項目」,總投資達 400 多億元。方育柯說,2 月 6 日他們的員工就進廠調試設備,為快速投產奠定基礎。他說,數之聯的工業大數據,不僅僅能夠提升產品缺陷檢測的效率與精準度,更通過工業大數據分析,能夠優化生產工藝流程。


現在數之聯的工業大數據產品和解決方案,成功服務了國內華星光電、天馬、京東方、維信諾等主流面板廠商,以及大量使用 CNC(計算機數字化控制精密機械加工)工藝的企業。能讓這些高科技企業認可,也不是一朝一夕做到的。


二、

定位工業大數據 也是大數據行業裡摸索多年的結果


「我們公司成立於 2012 年,之前公司服務過服裝、金融、快銷品、酒業、物流、政府、製造業等各個領域和企業,因為行業太寬,方案各異,沒辦法沉澱自己的競爭力,後來一直不斷做減法,直到 2017 年,幾位合夥人才共同決定把先進製造領域的工業大數據作為企業發展的戰略方向之一。之後一直沿著這個方向前行,逐漸成為面板和泛半導體領域工業大數據方向的 NO1.,目前和美國、韓國的公司屬於第一梯隊,」方育柯說。


數之聯從 2015 年開始嘗試製造業,2017 年拿到第一個面板客戶的工業大數據訂單,雖然僅是 3 年前,但是那時候中國的工業大數據領域剛起步不久,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市場上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的企業較多,且多為中小型企業,行業集中度較低。


疫情封不住武漢科技企業生產,工業大數據是神助攻


當時國內在工業大數據方面還沒有太多的案例可尋,「我們派了四位博士,經歷 14 個晝夜的拼殺,從國內外 8 家競爭對手中,拿下了第一個面板客戶」,方育柯回憶到。他說,當時面板、半導體這樣的高科技企業,對於工業大數據服務企業的要求、標準,還沒有太清晰,這讓他們有了進入這個行業的第一塊敲門磚,也快速累積了大量的經驗。


「面板、半導體由於製造過程的複雜性,生產品質的穩定性要求,企業一但認定了,就不會輕易更換服務商」方育柯說,這讓他們不但快速積累了技術,還在業內行成了良好的口碑。方育柯說,相對於傳統的製造業如快消品、酒類等企業,高科技企業他們數據化的程度最高,數據的完整度最好,最容易快速進行價值挖掘。


方育柯舉了個例子,在釀酒企業中,一級酒和二級酒價格差別很大,一級酒可以賣到八九百到一千元一瓶,二級酒只能賣到幾十元一瓶,所以在酒類企業中,數之聯的方案雖然可以幫助釀酒企業優化生產流程,提升一級酒產出率,實現釀酒過程的數字化。但企業利潤提升空間最大是在營銷和供應鏈環節。


因此,數之聯在 2017 年選擇切入工業數字化,服務於那些工業生產企業,更容易實現數字化,能應用於大規模、大批量生產場景中的企業。


方育柯又舉了個例子,在現代企業中大量使用的 CNC(計算機數字化控制精密機械加工)系統中,他們就提供了 CNC 刀具磨損狀態分析以及斷刀預測,數之聯推出了智能工控終端系統與智慧刀具管理分析系統。現在他們就服務了像富士康、商飛、上海電氣等多家這樣的企業,幫助客戶實現降本增效。


三、

要看到口罩、額溫槍背後的產業核心競爭力


疫情封不住武漢科技企業生產,工業大數據是神助攻


這次疫情也讓方育柯看到企業擁有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應對各類突發事件中處變不驚。


方育柯說,此次疫情中,剛開始口罩成為緊俏商品,現在隨著復工復產,以及社會經濟生活的恢復,額溫槍也成為熱銷防疫產品,一槍難求。然而額溫槍和紅外測溫系統不缺代理商、不缺組裝廠,這些供貨真正缺的是產品前端的黑體、紅外測溫傳感器、芯片等關鍵部件,這又關係到半導體芯片產業。


「所以你要看產業機遇,是外圍的組裝,還是核心的芯片、傳感器領域,因為真正掌握這些核心技術,才能讓企業具有長期的競爭力。」因此,瞄準未來中國產業發展的大趨勢才是企業發展的方向。那麼未來中國產業升級,特別是在國家極力推動的科創型、高精尖研發製造型企業,以及大量傳統制造企業的升級改造,工業大數據將有著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


所以,方育柯認為在工業大數據領域,他們依然會在如下三個方面繼續深耕細作:


第一,生產過程優化。複雜的離散加工製造的生態環境中,如何優化整個產品的生產過程,提升效率和產品品質。


第二,實時監控生產設備狀態,提前識別、預測出隱患,提前維護,從而降低維護和運營成本。


第三,產品缺陷檢測。通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幫用戶自動化檢測產品缺陷,提高出廠產品的品質一致性。


他們所關注的,正是工業大數據三大產品。2019-2021 年中國工業大數據市場規模持續加速增長,預計到 2021 年中國泛半導體行業工業大數據市場規模將增長至 256 億元。


鼎興量子合夥人馬樂長期關注相關領域,他說,這次他們投的幾個相關企業,不但沒有受到疫情的太大影響,反而是在這其中發現了更多產業機遇:


「疫情之中,工人不能及時返崗,很多企業因此陷入停工的困境。但這次疫情也讓大家認識到,工業升級的趨勢是不可逆的。一些行業龍頭企業,已經做到了設備聯網、數據上雲,這些因做了工業大數據升級而受益的企業,以後肯定會加大預算投入產線升級。當然,疫情對中小企業衝擊很大,短期來看,中小企業最關鍵的還是活下來,那麼就會影響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但整體而言,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是必然的趨勢,這就是數之聯等大數據服務商的機會。」


疫情封不住武漢科技企業生產,工業大數據是神助攻


據數據顯示,2018 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突破 6000 億元;隨著大數據在各行業的融合應用不斷深化,2019 年中國大數據市場產值達到 8500 億元。2019 年包括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產業轉型、數據資產管理、信息安全等大數據技術及應用領域都將面臨新的發展突破,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未來,大數據技術應用將進一步加深,2020 年產業規模有望突破 10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