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說理」中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比較與未來合作

「戰“疫”說理」中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比較與未來合作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呈現全球擴散趨勢,確診病例已超過10萬人,給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都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同時,疫情防控實踐的不斷髮展,也推動著相關國際合作深入展開。在疫情暴發初期沒有特效藥和疫苗情況下,由於中國最早果斷採取了隔離措施實施有效防控,經過艱苦努力目前疫情得以初步遏制,單日確診病例人數正大幅降低。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截至2020年3月10日,意大利確診病例已經達到9172例,成為繼中國之後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當前,意大利積極借鑑中國防疫經驗,當地時間9日夜間,意大利總理孔特宣佈,因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人員流動緊急管控措施將推大至意大利全境。從10日開始,如非工作或健康需要,禁止人員跨區域流動。意大利全國學校繼續停課至4月3日,同時暫停體育賽事與活動。但是基於國情不同,中意兩國防疫面臨的形勢和採取的應對戰略呈現較大差異。本文旨在通過比較中意防疫舉措,為其他國家提供借鑑參考,以此推動國際社會共同防疫。

在2月20日之前,意大利只有3例輸入型病例,2月21日倫巴第大區出現超級傳播者後,病例開始從輸入型變為本地傳播,疫情從意大利北部(主要包括倫巴第大區、威尼託大區和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向中部和南部以及周邊國家蔓延,確診人數逐日增長,近幾日呈暴發增長趨勢。比較兩國新冠疫情集中暴發時期的數據可以發現,意大利確診病例主要是輕微症狀者,治癒率較高,感染地區集中於意大利北部各大區,中部和南部地區的確診病例一直處於十幾例,穩定可控。但是,意大利死亡率卻在增長,目前已達到4.65%,超過了中國和歐洲的總體水平。

意大利國家防疫能力與中國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中國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展現出了強大的國家制度優勢。疫情在中國暴發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奠定了防疫戰略工作的總基調,各級黨委和政府始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了習近平重要講話精神上,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全國一盤棋,眾志成城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在武漢,確診人數暴增出現醫療資源不足的情況後,多地多部門迅速組建醫療隊火速馳援,力保患者應收盡收;同時,全國各省市對接湖北各市鎮援助物資,保證湖北物資正常供應和湖北人民的日常生活。

相較而言,意大利由於國內經濟發展狀況惡化、政府內部各派勢力相互掣肘,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間存在的矛盾,導致防疫資源調配不足、防疫政策執行不力,國家防疫能力面臨嚴峻挑戰。具體表現為,首先,意大利經濟疲軟,無力承擔全面防疫帶來的巨大代價。現階段,意大利公共債務居高不下,經濟增長乏力,GDP增長率一度跌至0.4%。中央政府又因為財政預算赤字受到歐盟限制,無力對疫情嚴重的地區進行充足的財政援助。北部是意大利經濟發展的主要地區,GDP佔比超過全國的五分之一,然而此次疫情感染病例集中在北部,對意大利經濟造成的打擊可想而知。其次,意大利政府內部各派實力相互掣肘,嚴重製約了疫情防控的效率。意大利疫情暴發之初,便有極右翼勢力利用疫情製造恐慌、加深排外情緒,將防疫渲染成“防華”。皮埃蒙特、威尼託和坎帕尼亞等大區陸續出現意大利人因為疫情辱罵甚至在公共場合毆打華人的惡性事件,暴力事件不斷升級,給疫情的有效防控帶來了阻力。最後,意大利中央和地方之間存在的矛盾,影響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開展。意大利醫療機構根本上是地方性的(這也是歐洲各國普遍存在的現實狀況),各地醫療資源分配不均,且無法由中央統一調配。相反,羅馬、米蘭和都靈等大城市資源充足,為防疫調配的醫護人員和建立的帳篷隔離區卻存在大量閒置。因此,意大利目前無法形成全國一盤棋的戰略安排。

基於疫情擴散程度和國家防疫能力的不同,兩國總體戰略也存在較大差異

在疫情集中暴發之後,中國迅速開展了全面社會動員和全面戰略部署,在全國範圍內執行了嚴格的防控措施。疫情得到初步遏制後,各地根據實際狀況開始不同程度地復工復產。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上發表講話,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工作,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確定了全國防疫戰略的總基調和總原則。隨後,湖北以外的其他各省市紛紛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全國範圍內的防疫格局迅速形成。嚴格的疫情防控開始時,正值中國春節。在政府呼籲下,各地群眾積極配合、自覺居家隔離,企業停工停產,全國上下一條心共克時艱。在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後,各省市根據實際狀況,通過精細化管理進行不同程度的復工復產,包括建立復工行業企業的負面清單、通過差異化防控舉措確定復工行業工作規範和標準、強化復工企業主體責任制度、加強對企業復工疫情防控工作的監管等。

受國家防疫能力的實際限制,意大利政府仿效中國實施了“封城”措施,並搭建大量充氣帳篷作為醫院隔離區,總體防疫戰略採取因地制宜的原則,努力平衡防疫和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重點管控疫情最為嚴重的北部三個大區並對其進行經濟救助,同時保證其他地區經濟活動正常運行。在世衛組織宣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為“國際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後,意大利便停飛了中意直航,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但由於未能有效追蹤經第三國進入意大利的感染病例,導致了2月21日倫巴第大區超級傳播者出現,隨後疫情大規模擴散。2月22日,孔特政府召開部長緊急會議,批准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緊急法令,對北部兩個大區(倫巴第和威尼託大區)中的11個市鎮採取“封城”措施:禁止一切公共活動,關停學校、商店和博物館,限制人群和物流,並派警察把守城鎮入口,禁止無關人員出入,同時出動了武裝力量進行協助。隨後,孔特政府進行地毯式檢疫,其他大區也開始紛紛響應建立隔離區,對公共場所和公共活動採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3月1日,總理孔特正式簽署“因地制宜”原則的疫情防控法令,將全國分為三類區域:11個市鎮屬於紅色區域,繼續實行全面隔離管制;北部三個大區和馬爾凱大區以及利古里亞大區的三個城市被列為可自由出入的黃色區域,只關閉部分公共場所,其他允許營業的公共場所採取控制人流的措施;剩下地區只需加大疫情防控宣傳並實施嚴格消毒。除了允許安全地區社會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行外,孔特政府對疫情嚴重地區實施了經濟支持緊急法令,包括暫停對隔離區居民的收稅、為被裁工人提供停工津貼、擔保基金再融資、為受到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等,努力降低疫情對北部地區經濟的不良影響。

然而,由於醫療資源的匱乏,意大利很快放棄了疫情暴發之初的地毯式檢疫方式,只對有新冠肺炎症狀的人進行檢查。同時,大力提倡無症狀居民不戴口罩,將口罩留給醫護人員和疑似患者。此外,受資本驅動,意大利政府無法大規模限制公共場所營業,北部最大的城市米蘭在2月26日就取消了對酒吧、咖啡店等公共場所的宵禁,並於3月2日重新開放博物館。不容忽視的是,意大利公眾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意識薄弱,也加劇了疫情擴散。目前,紅色區域的民眾已經開始遊行示威要求解除管控,而黃色區域和其他地區民眾仍保持著正常的生活習慣,包括貼面禮、擁抱、在酒吧和咖啡館聚會、看電影等。儘管意大利政府官員正在積極呼籲調整這些生活習慣,但收效甚微。

中國與意大利防疫合作成效可期

中意兩國在疫情防控方面採取了不同的措施,同時雙方在物資援助、防疫和臨床救治經驗分享等方面一直保持著合作,未來成效可期。藉由此次防疫契機,兩國可進一步發掘雙方公共衛生合作潛力。具體來說,一是加強兩國高層交流,進一步深化兩國信任,為全面深化合作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二是開展兩國醫療領域合作,通過遠程醫療會診、藥品和疫苗合作研發等,促進疫情防控經驗的分享;三是聯袂助推國際疫情防控合作,共同承擔國際責任。

當下,全球正面臨著疫情肆虐風險,推動國際公共衛生安全合作,各國責無旁貸。中意兩國已積累了一定的防控經驗,更應積極推動經驗分享並深化國際合作,包括全面推進地區防疫合作、“一帶一路”沿線防疫合作和全球疫情治理機制建設等,能夠為國際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系同濟大學同濟特聘教授、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中國戰略研究院院長;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研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