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子酒興衰史:從狂熱到消亡,背後反映了英國社會怎樣的變遷?

杜松子酒興衰史:從狂熱到消亡,背後反映了英國社會怎樣的變遷?

文 | 有料的文史

《名偵探柯南》大家都看過吧,但料爺猜想,你可能沒注意過這個細節:

裡面的黑暗組織反派角色都是以“酒名”為代號的,比如伏特加(Vodka)、龍舌蘭(Tequila)、雪莉(Sherry)、基爾(Kir)等等。其中那個銀色頭髮、身穿黑色大衣的GIN,和他的名字一樣,殘忍而冷酷。

杜松子酒興衰史:從狂熱到消亡,背後反映了英國社會怎樣的變遷?

名偵探柯南中的角色GIN

GIN,就是琴酒,它還有兩個更常用的名字,金酒或者杜松子酒

作為世界第一大類的烈酒,杜松子酒起初由荷蘭生產,在英國大量生產後聞名於世。而整個杜松子酒在英國的流行與衰落,背後折射了英國社會的變遷。這一期,料爺就和你聊這個問題。

杜松子酒在英國流行的三大原因

杜松子酒興衰史:從狂熱到消亡,背後反映了英國社會怎樣的變遷?

17世紀歐洲戰爭

杜松子酒在英國的流行,不妨先從戰爭說起。

17世紀,歐洲國家之間混戰不斷,而戰爭的原因,很大程度涉及新教和基督教的兩大宗教分歧。而英國與荷蘭同屬新教國家,兩國的戰士便自然而然的並肩作戰。

杜松子酒興衰史:從狂熱到消亡,背後反映了英國社會怎樣的變遷?

荷蘭人的杜松子酒

剛才提到了杜松子酒起源於荷蘭,荷蘭士兵在戰場上那可是一定要喝杜松子酒振奮士氣的。一來二去,英國軍人也就愛上了這款酒。17世紀荷蘭戰爭時期,很多英國士兵將俘獲的的象徵荷蘭人“Douch Courget”的杜松子酒帶回本土。

此為英國杜松子酒流行的第一個原因,它背後反映了戰爭的推動。

杜松子酒興衰史:從狂熱到消亡,背後反映了英國社會怎樣的變遷?

英國國王威廉三世

不過,任何一種風靡全國的行為,還是得由上而下推動。喝杜松子酒這事也不例外。

如果說當時杜松子酒只在英國軍隊之間流行,那最早把這款烈酒帶回英國的,是英國國王威廉三世。他本來就是個荷蘭人,因此這位自己愛喝杜松子酒的皇帝,決定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開始讓全英國釀造和飲用起這款酒。

此為英國杜松子酒流行的第二個原因,它背後反映了君主的身份和愛好。

杜松子酒興衰史:從狂熱到消亡,背後反映了英國社會怎樣的變遷?

18世紀上半葉,杜松子酒在英國極為流行

但是,威廉三世的做法,絕不只因為自己的愛好。杜松子酒在英國流行的深層原因,其實是因為它可以“解決糧食剩餘”。

民以食為天。人民群眾最關心的事從來都是能不能吃飽飯,因此糧食能否滿足需要,很大程度決定了一個社會國家是否穩定。而杜松子酒是用糧食釀造的,而且糧食的質量還不用很高。這意味著,在糧食剩餘的年份,那些質量不好無法直接食用的糧食,正好可以釀酒,解決中下貧民的饑荒問題。

因此,威廉三世給到的政策,讓杜松子酒完全免稅變得價格極為便宜,這樣就大力推動了它在全國的流行。

此為英國杜松子酒流行的第三個原因,它背後反映了國家對民眾的糧食政策

杜松子酒為何消亡?

任何事物,都是由盛而衰的。杜松子酒的消亡,還是要回到它最興盛的那個時間去看。

杜松子酒興衰史:從狂熱到消亡,背後反映了英國社會怎樣的變遷?

18世紀杜松子酒販

首先,開一家杜松子酒館太容易了,因此管控也就不那麼嚴。可畢竟它是烈酒,很容易讓人成癮,甚至飲酒過度而死亡。

杜松子酒的酒精濃度大概能達到80%,這比現代酒的濃度可高太多了。人的自控力是有限的,面對酒精這種能讓人飄飄欲仙的東西,不加管控就可能喝多。在18世紀上半葉,因為喝杜松子酒死掉的事,可不止一兩起。

這其實也折射出英國當時群眾的無知狀態以及醫療意識。我們的飲酒精神和對麻醉物的醫學理解,都是近幾百年的產物。可當時很多當地農民根本不調和,就喝下大劑量的酒,自然造成酒精中毒。

杜松子酒興衰史:從狂熱到消亡,背後反映了英國社會怎樣的變遷?

18世紀霍加斯《金酒街》

其次,無度飲用杜松子酒影響了女性的行為,導致了無度的社會秩序混亂。而這,讓男性感到恐慌。

這種便宜的烈酒老少皆宜。如果說啤酒是男性最愛,那杜松子酒太受女性歡迎了。這是一種來自大都市的新時尚,全國的女性開始競相嘗試。於是,男性們希望禁止女性對杜松子酒的青睞,撰寫了大量的告示,警告示人這些酒會令女性失去剋制和矜持,變得混亂。妻子容易變得不檢點,而母親容易傷害自己的孩子。

這背後折射的,是18世紀英國女性地位的微妙——在工業革命前夕,女性們的覺醒意識已經萌芽,但傳統的男性主導地位依然不變。禁止女士們喝這種代表時尚的杜松子酒,是在壓制女性地位的崛起。

杜松子酒興衰史:從狂熱到消亡,背後反映了英國社會怎樣的變遷?

1751年,倫敦酒徒模擬葬禮,反對當局的禁酒令

因此,種種亂象,讓政府開始對杜松子酒進行管制。1729年,第一步杜松子酒法案通過,開始徵高額稅。之後,隨著亂象的加劇,當局決定禁止銷售杜松子酒。而這,爆發了大量沒有正式工作的社會底層的騷亂。

這背後的原因,自然和飲用杜松子酒群眾的身份社會屬性有關——杜松子酒,是窮人的酒,能讓他們在烈性酒精中麻痺自己,忘掉現實生活的悲慘。

而雖然在20年代開始對杜松子酒管制,可這款酒的真正消亡,還是由一個更大的社會事件促成——18世紀50年代,英國的糧食嚴重歉收。食物短缺,糧食用來做麵包充飢,沒有多餘的糧食用來釀酒了,杜松子酒,也就自然消亡了。

結語

杜松子酒的狂熱與消亡史背後,與戰爭、君主、政策、醫學、女性地位和經濟狀況有著密切聯繫。

而在杜松子酒消亡之後,它所帶給英國社會的影響,還在繼續。面對這些目無法紀、懶散而不剋制的底層民眾,英國社會決定驅趕他們進入新大陸。這也成就了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由來。此處不再細表。

酒中見歷史,可謂一酒一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