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兵的宋太宗的荒唐事,把作战图用圣旨传下去,打赢了也得砍头

 发动陈桥兵变、成功建立大宋王朝的宋太祖赵匡胤本来有两个弟弟:赵匡义、赵匡美。当大哥当了皇帝后,两兄弟被迫改名为赵光义、赵光美以避讳;而当二哥做了皇帝后,老三改名叫廷美,也许心里不是“挺美”,因为后来皇位还是没有老三的份儿。大概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光义改名为赵炅;后来在二哥的安排下,本来是同父同母的老三变为二哥同父异母的弟弟,于是就失去了继承大统的资格,于是赵匡胤、赵匡义、赵匡美三兄弟变为赵匡胤、赵光义两兄弟。

赵匡胤结束五代混乱局面,统一了当时汉人占主体的绝大数地方,倡导了以文为主、以武为辅并且以文制武的政治内政格局,为明、清后世所仿效,可以说赵匡胤称得上一代令主,位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当中,受到当代世人的赞誉。

不懂兵的宋太宗的荒唐事,把作战图用圣旨传下去,打赢了也得砍头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不过,我觉得赵匡胤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在于其胸怀大度。而这种胸襟来源于对当时局面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据说,从陈桥回到开封的叛乱士兵没有骚扰百姓,士农工商照常运行,一如往常,仅仅把企图反抗的“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侍卫亲军马步军副指挥使”(官职相当于中央副总理兼军委副主席)韩通杀了,而且还是在赵不知情的情况下。改朝换代时这种平静局面的形成原因有三点:一是当时改朝换代太频繁,老百姓已见怪不怪;二是赵匡胤兵变前,他和他的“义社十兄弟”都已位居高官,城内基本无反抗力量,政变基本上是回到开封将大周(即北周)旗帜改为大宋旗帜的“例行公事”,仅此而已;三是当时地主阶级对他们的信任,知道改朝换代不会伤害自身利益,而且五代以来忠君观念稍微淡薄些。

赵匡胤在世时,基本消灭了南方大多割据政权,但没有“拿下”北汉,也知道它有个强大邻居;并且为后来跟契丹“零距离”接触做了些准备:据说他准备了一个存钱的大箱子,要准备赎买被石敬瑭出卖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否则就拿这些钱招募士兵,以武力收回被占的领土。可见,他头脑是清醒的,毕竟是行伍出身,知道打仗不是儿戏,要死人的,所以先礼后兵,只有在战之可胜的条件下才能打。

不懂兵的宋太宗的荒唐事,把作战图用圣旨传下去,打赢了也得砍头

宋太祖赵匡胤

而作为“老二”的赵炅,可就不是这样了。按史书说,他是五代以来的第一位文人皇帝;也许正是如此,对打仗不太了解,例如打仗前由以传圣旨方式授予前线将领作战用的阵图;不按阵图作战的将领即使打胜了也是违反圣旨,要杀头的。而战场上军情瞬时万变,怎么能以一张阵图能左右,何况万一阵图内容泄露,其结局是我方士兵只有挨宰的份儿了。所以,在赵匡胤时代能打胜仗的曹彬,到他“荣登大宝”时经常打败仗。还有,本来行伍出身的“大哥”,能驾驭得了他那帮“义社十兄弟”;而“二哥”却不一定能,至少赵炅心里没底儿,所以想出了阵图这一损招。

在行军打仗经验欠缺的赵炅,偏偏希望以“用筹帷幄其中,决策千里之外”样子示人,弥补其短,并且在灭亡北汉这块连“大哥”都无可奈何的领土时,开始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所以在灭掉北汉后,不顾三军将士疲倦,又劳师远征。在一不休整,二不奖赏,三没有充分统筹安排的前提下,开始了对契丹兵分三路讨伐,而作为东路军的曹彬部居然在军粮不足情况下仓促出兵。

不懂兵的宋太宗的荒唐事,把作战图用圣旨传下去,打赢了也得砍头

宋太宗

可想而知,其结果大败而归,归途中大部分将领未找到皇上,以为皇上“光荣”殉国了,于是打算立“大哥”的儿子为新皇上,幸好“旧”皇上归来及时,拥立新皇一事不了了之。但他毕竟还是知道了,心情纠结地很啊!

与“大哥”宽宏大量相比较,“二哥”赵炅(音同“冏”)太小肚鸡肠了,这是有原因的:一是与大哥有关的是“烛影斧声”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千载之后依然众说纷纭,何况当初?二是想法设法除掉大哥家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后才稍稍安心些,以后就专心致志“安内”,再也不敢“攘外”了。三是登上九五之尊后,如果把位子传给三弟,自己心里很纠结,不情愿;如果不把位子传给三弟,那么而这与他“接班儿”的“金匦盟约”(据说是兄弟三人的妈妈杜老太太主张的)自相矛盾。不过,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而一旦某人死了,那么盟约不就作废了吗?不幸的是,“某人”的遭遇降临到名为廷美、其实一点都不“挺美”的老三头上——老三“挂”了,老二也放心了。这种明目张胆的迫害,连老二家的长子赵元佐都看不下去了,四处营救三叔未果后,也随即发疯了。

四是后来册立赵恒为皇太子之时,听说受到广大观众称赞,很不高兴,“四海心归太子,欲置我于何地”————呵呵,这个人啊,先忌其侄,后忌其弟,最后竟然忌及到亲生儿子身上,叫人怎么说呢?!只能说,终 力大得足以泯灭骨肉亲情之间的人性。最后,此人的人品有问题:强暴了人家小周后(著名南唐词人李煜老婆),还让人把“动作”场景画下来,即《熙陵幸小周后图》——这叫什么事儿啊?!

不懂兵的宋太宗的荒唐事,把作战图用圣旨传下去,打赢了也得砍头

南唐后主李煜诗词

宋太祖雄才大略,宋太宗是无法相比的,所以在“碰壁”后就安安心心处理好内务,于是赵宋王朝再无雄才大略的君主,唯一学会了太祖花钱的本领:他以前花钱是换取部下的权力,后来子孙们花钱是换取敌国的和平相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