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药肥是以后农业的风口,你怎么看?

药肥引领未来


怎么看,躺着看👀

我是农民回答一下

1.传统农民对于化肥的性价比要求较高,同样使用化肥和有机肥(特种肥料等)收成相同的情况下我会选择化肥

2.粮食收购价永远上不去,所以卖给粮贩子也就只能用化肥。

3.人们消费水准,现在的消费就是便宜就行,中国还在温饱阶段,健康的消费观念还没有上升到非要不可。

4.销售问题,如果农民可以自行销售能卖得出去(没有中间商的那种)我觉得大部分99%没有销路,最后还是低价卖给粮贩子。

总之农民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毕竟特种肥料挺贵的,种的是有机肥的,人家不信有啥办法!


黑龙江肇源大米


药肥是一个大趋势,既符合了国家减肥减药的大形势,也满足了种植户降本,提质的需求,终端需求倒逼厂家和中间商不得不去生产和推广药肥。”河南远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药肥的出现,改变了以前“施肥是施肥,打药是打药”的田间劳作模式,将打药和施肥结合在一起,引导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同时,药肥以预防为主,防治在前,提高了作物的抗逆能力和抗病能力,改变了农户“见病/虫打药”的用药习惯。

药肥在广西甘蔗区的盛行就是满足了终端农户对“不(少)打农药”的需求。在甘蔗种植过程中,甘蔗螟虫是最重要的害虫,它以幼虫蛀入甘蔗嫩茎,入侵蔗茎组织,破坏生长点,造成枯心苗、螟蛀节或断尾,使甘蔗品质变差,产量降低。因为甘蔗单株补偿力差,一旦发生危害,减产就成定局,只能提前预防。

而且在甘蔗长高后再进行喷药防治也不容易,一是甘蔗长得高、密,进去喷药会感觉到剌人;二是高温天气,容易发生药害。使用药肥,可解决甘蔗长高后重复施药的问题,省去多次打药的劳力,受到了蔗农的认可。

药肥在花生上的应用,也是相似的原理。甘蔗是蔗螟难以喷药,花生是地下害虫后期不好治,等到虫害发生,已经对花生果实造成了危害,而且成虫防治的难度大于幼虫,只能提前预防。药肥,正是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花生的药肥市场也很大。

走下“神坛”,药肥走向千家万户

药肥之所以一度被市场放弃,主要原因是效果不好,容易出现药肥,不少种植户在“效果不行”和“容易出现药害”的教训中回到了原有的用药用肥习惯。

在劳动力短缺和农业比较收益越来越低的现实情况下,农户愿意为了种植的省事、便捷而付费,对于省工省时有着迫切的需求。但是,这种需求是建立在不减产的基础上,如果连最基本的收益都保证不了,省工省时也就失去了意义。

消费者变心了,但品牌不会死心,他们坚信药肥“还可以抢救”。为此,药肥企业开始了“自救”之路。

首当其冲,就是把药肥从“神坛”上拉下来,当成一种普通的农资产品进行宣传。

药肥刚刚推向市场时,为了迎合消费者,都在拼命地宣传其“省工省时”的特点,什么“一季不用再打药”“虫害都能提前预防,一季不背喷雾器”等等,在进行推广销售时,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给农户承诺,让很多农户相信药肥是“万能”的。

所谓药肥,其本质就是一种农药颗粒剂,只不过农药载体由传统的沙子、土球或其他颗粒换成了肥料颗粒。

市场上这么多种农药产品,也没有哪一款农药敢说包治所有的病虫害,更何况含量远远低于正常农药的药肥。被吹嘘的太过了,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不仅仅是伤了农户,还伤了客户,最终伤害了整个行业。

不夸大其词,这是在采访中所有的药肥企业都不约而同谈到的一个词(哪个词?),也是药肥企业从之前的“概念炒作”和“药害事件”中吸取到的教训。

“每一个产品都不是完美的、全能的,药肥亦是如此。不可能用一次一季作物所有的病虫害都能防治得住,药肥产品必须阶段性、有选择性地去防治,绝不能把药肥全能化、神话了。”张国华坦言,远见在布局水稻时也曾走入误区,刚开始是想着让老百姓能接受,就夸大了宣传,没想到出了问题。

郑州沙隆达植物保护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强在采访时也多次强调,做药肥一定要谨慎,不能夸大其词,一款药肥在一个作物上对准的是什么病害/虫害,哪些能够防治,哪些不能够防治,一定要说清楚。一定不能给经销商和农民承诺的太大,保证走过的路不能歪。

而这正是很多企业走过的歪路。2014年是药肥最火的一年,在武汉植保会上,到处都是药肥的身影。但也是在那一年,药肥被做“死”了。

随着他们的倒下,越来越多的药肥企业认识到了“靠谱”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变得低调,踏踏实实地做着研发、推广和服务工作;不再盲目承诺,而是敢于承认药肥的不足,敢于宣传药肥的缺点,降低农民的期望值。当药肥的宣传从包治万病/虫到“减少打药两遍”,农户反倒感觉药肥“还是有用的”,反而容易接受了。不少药肥企业的业绩在大幅度地提升,药肥市场又重新打开了!



水果贩子小荒


化肥和农药能够农作物增收,但是目前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药不可避免的会对土壤完成土壤板结等危害,打破了土壤自我修复上限,年复一年的滥用化肥农药只能进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品质严重下降。

化肥农药的使用也会导致农作物农药残留,不利于人们身体健康,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由吃得饱向吃的好转变,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是重要发展方向,但是就目前国内土壤条件,环境条件,生产有机绿色食品成本大大提高,不适合大面积生产。个人认为,化肥农药的生产要慢慢趋于环境友好型转变,通过先进工艺,测图配方,使用农家肥,有机肥、微生物菌肥等构建有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壤结构和土壤微生物环境,促进农作物增收。

农药一方面通过育种家培育抗病虫的品种减少农药使用,研发有利于环境的低毒农药。

目前我们大众对化肥和农药滥用的危害家喻户晓,研发部门,科研部门应生产有利于作物提高产量,且是环境友好型的化肥农药,这应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土地是根三农人


药肥对我国粮食的稳产增收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但同时它又给环境和土壤带来了很大伤害,为此国家提出农药化肥零增长目标来逐步减少使用量,但可说是任重而道远!

在化肥使用方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五六十年代的一氨、二氨、氨水时代到七八十年代的尿素复合肥时代,再到现在的菌肥、水溶肥、有机肥时代……可说都在进步,但农民对药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土壤和环境的破坏也更加严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家的重视,未来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生物菌肥、有机肥、高端水溶肥等会是一个发展方向,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设施农业会更有前途!





农侍倌


如果只是说国内,我认可这个看法,但是在全球农药行业,我不认可。

为什么说在国内我认可这个看法,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很少有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型农药。没有专列或者授权的新型农药就不会抢占市场,成为最有竞争力的产品。

第二,原药价格高,由于新型原药在专利保护期时,它的价格是有专利持有方订价,可能价值1元的原药,他们也会定价10元,来最大化回笼资金。

第三,农药行业竞争太激烈,据统计国内大大小小的农药企业要上千家。面对国内市场,他们如何瓜分这份蛋糕?

第四,产品差异化太小,我调查发现,各种农药有效成分的配比都是大同小异,通俗点说就是相互模仿,没有差异化。

第五,进口农药效果和价格的压力,在很多农户眼中只认巴斯夫、拜尔、陶氏益农等进口农药。

第六,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种植经济作物,这时候国内农资企业看到了商机。就拿农药登记来说,国家资金支持适用经济作物的农药快速办理登记手续。

第七,肥料行业的暴利,用过水溶肥的人都知道,水溶肥的价格是很高的,价格高中间就会有利益。

总结,在我们农资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式下,很多企业难以生存,很多农资企业看重了经济作物的市场,开始向药肥方向发展,并在国内大环境下是一种正确的发展方向。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错误,请批评指正!

我是恶霸王小五,一个关注农业害虫防治策略的人!


小五植保科普小课堂


个人以为,有机食品的市场会慢慢的打开,而有机食品的来源一定是无公害的农产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肥料,农药,我们都知道,化肥对地力的影响,会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不能对地力有一个持续增强,而是持续的下降。而有机肥的作用不一样,刚好是相反的,所以长期来看孰优孰劣,情况是一目了然,而现在的时机也是比较好的,老百姓的健康意识在提高,肥料的工艺技术也在提高,价格持平与化肥或者略高,会有人接受,会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对未来有机食品的基础会打下一个不错的预期。而农药来说,生物性的农药与无机农药的对比也是良性的,农药残留的降低,会对环境,水质,农产品的品质会有一系列的影响,所以预期也是不错的,看看谁能跟上这个潮流,谁在未来就能有很好的发展。


涛声依旧147980441


近年来,各类药肥产品在农资市场尤其是南方甘蔗、水稻市场大规模推广开来。药肥产品和普通肥料产品的施肥时期一样,用法用量也大致相同。但是由于药肥减少了劳动成本以及提高了施用者的安全性,顺应了时代发展需求,所以药肥已经迎来新的发展时期。比如,我国甘蔗面积现有2,300万亩,按每亩150公斤用量计算,药肥市场空间达345万吨,按照主流价格120~180元/50公斤计算,市场量级在100亿元以上。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远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药肥行业中来。

虽然市场前景被行业看好,但目前国内药肥的生产、销售和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文伯的春天


药肥永远成就不了农业的风口,每块土地的含有的成分都不同,肥料定性配方生产只是摸着石头过河,高科技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不足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多变合理的配方施肥依然要打破传统的定性配方生产,普及农业知识是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水平,让每一位农民都成为农业技术高手才是当前发展的需求。


用户咏荷


刚好与题主所说的行业有交集,谈谈对这个问题个人看法。
1、改革开放初期,有句话叫: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我们将大有作为。农村能成为风口的项目很多,因为中国的农村是占比最大的一个流量群体,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是风口,只看你如何去选择利用这个风口。所以问题说的药肥仅仅是农业领域的一个风口而已。
2、药肥到底能不能成为农业领域的风口,这个问题应该从很多方面来分析。其一,药肥的市场。毕竟市场越宽广,市场才会有更久远的前景。其二,药肥的接受度。农业朋友都是算细账的高手,毕竟挣钱不容易,所以价格、性能、推广等这些问题都将是考虑范畴。其三,药肥能否有优势。所谓的优势并不单指把农药和肥料相结合,还有效果、功效能否增加农业收入,能否降低成本,性价比起码要优于之前的农资产品。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多加考虑,但希望更多的朋友投身农业领域,帮助农业人员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总之要想做一个领域的风口项目,你要充分考虑,尤其是农业领域,用效果说话比任何广告靠谱。另外提醒从事农资产品领域的朋友,农业朋友很难,别忽悠我们。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215b9e982664559bcdb2184ffc2fe9d\

铁榔头筛网锤片


基本介绍

药肥[1]合剂通俗讲,药、肥“合二为一”就是“药肥一体化”。“药肥合剂”是具有杀抑农作物病虫害或作物生长调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功能,且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或同时具有提供营养和提高肥料及农药利用率的功能性肥料。具有平衡施肥、营养齐全;广谱高效、一次搞定;前控后促,增强抗逆性;肥药结合、互作增效;操作简便、使用安全;省工节本,增产增收;以肥代料,安全环保;储运方便,低碳节能;多方受益,利国利民等九大优点。它将农业中使用的农药与肥料两种最重要的农用化学品统一起来,考虑两者自然相遇后各自效果可能递减的影响,将农药的植物保护和肥料的养分供给两个田间操作合二为一,节省劳力、降低生产成本。当农药和肥料均处于最佳施用期时,能提高药效和肥效。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已将农药与肥料合剂推向市场,被第二次国际化肥会议认为现代最有希望的药肥合剂(KAC)就是在其中加入除草剂、微量元素和激素。国外的药肥合剂制造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肥料工业分支,国内药肥工业尚不完善,存在很大的差距。

优点

药肥是农业“三高”(即高产、高质量、高效益)低耗生产的有益措施,国内外化肥与农药专家认为药肥的开发应用,一般具有以下6个方面的优越性:

1.平衡施肥、营养齐全。

2.广谱高效,效果持久。

3.前控后促,增强抗逆性。

4.肥药结合、互作增效。

5.操作简便、使用安全。

6.省工节本,增产增收。

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药肥的研究情况最早的研究,资料记载最早见于1964年《日本东北农业实验场研究报告》。在20世纪60年代初,以本谷耕一为代表的研究人员研究将除草剂五氯苯酚(PCP)混入肥料中作基肥施用,以期达到节省劳动力,延续除草效用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施用混入PCP的NH3一N肥后,能防止NO3—N的损失,因为PCP能抑制土壤中的硝化细菌的代谢作用,使硝化作用受到阻碍,从而得到PCP与肥料混合施用不但可以维持其药效,并有抑制硝化作用。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科研人员发现扑草净能强烈抑制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减少氮的损失,还能增强生物固氮,故能增加土壤中氮含量。前苏联在杀虫剂的施用上推广乐果和磷肥制成颗粒肥料,避免乐果乳剂在水溶液中逐步分解失效。相关的研究还有Salam在水稻试验中证明,呋喃丹和甲拌磷能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两种杀虫剂与氮肥相互作用是增效的,I—brahim研究不同氮肥和杀虫剂对棉花的混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