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的?

身死道消阿悟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提問

林黛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林黛玉是一個以自尊掩飾自卑的女子。在周瑞家送宮花就可以看出,原本無意的一件事情,在林黛玉心中就像是一根刺。這是林黛玉寄人籬下的自卑,但是高傲如她,從形景看,不是單衝著周瑞家的,實質是也是衝著薛姨媽與賈府的,她要借送宮花這件小事,稱一稱自己在皇室與侯門家庭稱盤上的份量。

林黛玉的缺點,肯定是小氣、矯情、孤傲,敏感等詞語,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詞語中有絕大部分是針對賈寶玉一個人的。曾經的少男少女誰又不是對自己的另一半,撒過嬌,吃過醋,生過氣,耍過性子……這些都是花季少男少女經歷的事愛情。當賈寶玉和薛寶釵走近的時候,林黛玉會挖苦賈寶玉,而寶玉的表現呢?不僅不生氣,反而解釋,黛玉則裝作“不聽、不聽,我不聽”。當林黛玉生氣的時候,賈寶玉也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道歉,因為這就是愛情,屬於兩個人的愛情只有自己最清楚。曾經擁有過,為此理解黛玉,更理解寶玉。

愛嘲諷別人

薛寶釵說:“這個丫頭的一張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歡又不是。” 李嬤嬤也說:“這林姐兒,說出一句話來,比刀子還尖。” 小紅也說:“林姑娘嘴裡又愛刻薄人,心裡又細……”這些評價都是沒有一人是表揚的。

林黛玉的性格:敏感、細心、淡泊、真實、易傷感,絕頂聰明,悟性極強,自尊自愛,多愁善感。博覽群書,學識淵博、林黛玉她才學橫溢和濃郁的詩人氣質、容易感到寂寞,害怕孤獨;不輕言放棄,但有時過於頑固,感情豐富。

為人幽默詼諧,可愛,有她的地方就有笑聲,有人覺得林黛玉整日哭哭啼啼何來幽默呢?如果你這樣認為,那麼肯定不瞭解我們的顰兒,有她的地方,不是他駁的你啞口無言,就是逗的你開懷大笑。第八回梨香苑中李嬤嬤讓黛玉勸寶玉不要喝酒,黛玉卻說你這媽媽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給他酒吃,如今在姨媽這裡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媽這裡是外人,不當這裡也未可知。一句話說的寶釵也忍不住笑了,我們甚至可以看到,黛玉俏皮偷笑的神情。


精典搞笑影視


據說胡適離開大陸赴臺灣的時候,隨身攜帶的一件珍貴圖書就是《紅樓夢》20餘回的殘卷,可見胡適對《紅樓夢》的重視程度,但是不可思議的是他居然最討厭的一個人居然就是林妹妹。

林黛玉,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碰不得,摸不得,冰清玉潔,賈寶玉的心都為她而碎了。你為什麼討厭這樣的人呢?

難道是因為林妹妹伶牙俐齒,還醋酸醋酸的嗎?

史湘雲因為說林黛玉和小戲子齡官長得像,被給了冷臉。

這件事發生在寶釵的生日宴會上,由王熙鳳提了句話頭,再由大大咧咧的史湘雲脫口而出說出來的。

賈寶玉因為關注釵姐姐,也被無情揶揄。那也是兩個人鬧彆扭的起因吧。

但是林黛玉畢竟是孤孤單單的一人來投靠賈府的,她葬花的那句唱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令人觸目驚心。

還記得她和史湘雲在凹晶館聯詩對的句子,史湘雲說:寒塘渡鶴影,林黛玉對:冷月葬花魂。這幾乎是反映出兩人結局的經典名句。

林黛玉,就是這樣有人歡喜有人嫌的一個人吧,我覺得,就倆字,真實。


空想千年


林黛玉首先是個內慧外秀的女性,“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首詞中盡現了黛玉迷離、夢幻、病態、柔弱、動靜交融的美麗和氣質,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形容詞來綜合形容這樣脫俗的美和媚,或者“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 林黛玉之美,還表現在她才學橫溢和濃郁的詩人氣質。

黛玉天生麗質,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卻又作出“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葬”的詩句,為何?就是因為太注重細節了吧,到頭來竟在無奈中香消玉殞,留下千古遺願。


子辰天命


怎麼評價林黛玉?!在我眼裡的黛玉,至情至性,幾近完美。畢竟我那麼喜歡這個人物。

初讀紅樓,剛上初中,那時還沒接觸各種紅學專家的解讀,純粹是眼見即所思。書上怎麼說的,我便怎麼看的。那時覺得如果能和黛玉成為朋友該有多好,我眼中的她,聰明,善良,伶牙俐齒,而且有點狡黠。以上所有在我眼中都是優點。唯一缺點,為什麼要喜歡寶寶。

到現在,反覆看了很多遍,也看了不少相關文學,林妹妹始終是我心中的不滅的夢,且對她的喜愛越加深沉。畢竟一開始我以今人的思維方式去理解她,已經覺得她是神交已久的摯友,及大一點後,想想她所處社會,再想想她的處世為人,真的是接近完美了。

紅樓夢的人物都刻劃的栩栩如生,很多小細節讓人物形象豐滿,所以,她時而自怨自艾,時而活潑靈動,待人至真至誠,驕傲自尊卻不以勢壓人,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我笨口拙舌,難以描畫她一二,總之,紅樓夢中,唯她最愛,因她喜而喜,因她悲而泣。

對她,只有喜愛!


女人如貓5


林黛玉首先是個內慧外秀的女性,“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首詞中盡現了黛玉迷離、夢幻、病態、柔弱、動靜交融的美麗和氣質,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形容詞來綜合形容這樣脫俗的美和媚,或者“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 林黛玉之美,還表現在她才學橫溢和濃郁的詩人氣質。黛玉天生麗質,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卻又作出“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葬”的詩句,為何?就是因為太注重細節了吧,到頭來竟在無奈中香消玉殞,留下千古遺願。



星圖影視


每個人世界觀有所差異,故而對他的評價都有所不同,但是我反對用世俗的眼光來去評價她。

我們看曹雪芹對林黛玉,作為作者,把黛玉寫得很形象。

不管少時孤高也好,小氣也好。但她對寶玉很真,而寶玉也是與她性命糾葛。

好似有的人他就喜歡某一種品種的小狗,寶玉作為天姿靈秀之人,他愛的便是黛玉的痴。

毫無保留,不顧性命,黛玉最終把生命交給寶玉。

就憑這一點,黛玉值得去愛。




詩書公子


顏值氣質,從曹公的各種正面側面描寫,就可以知道黛玉的顏值是拔尖中的拔尖了。曹公先通過寶玉的眼睛,把黛玉的外貌描寫出來,一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林黛玉的性格特點是敏感、細心、淡泊、真實、易傷感,絕頂聰明,悟性極強,自尊自愛,多愁善感 林黛玉她才學橫溢和濃郁的詩人氣質。曹雪芹胸中筆下的林黛玉,是一個詩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覽群書,學識淵博,還有些叛逆, 淡泊名利, 多愁善感。






浮華6180


林黛玉的美是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絕世的姿容,紅樓夢裡各個女兒都精華靈秀獨具其魅,卻只有黛玉的美讓人由衷地心疼和愛憐。然而,使她動人心魄、更具藝術魅力的則是她無與倫比的豐富而優美的精神世界。

她才華橫溢,有濃郁的詩人氣質。曹雪芹胸中筆下的林黛玉,是一個詩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她愛書,不但讀《四書》,而且喜讀角本雜劇《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等;對於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隱、陸游等人的作品,不僅熟讀成誦,且有研究體會;她不僅善鼓琴,且亦識譜。

曹雪芹似乎有意將歷代才女如薛濤、李清照、葉瓊章、李雙卿等的某些特點,融進林黛玉的性格。林黛玉是個秀外慧中的女性,不像薛寶釵那樣世故,那樣城府甚深,八面玲瓏,取悅於人;她對人坦率純真,見之以誠。她有著脫俗純真的性格和孤標曠世的才情,她並非沒有料事的聰明和洞察時弊的敏銳,探春的“乖”和鳳姐的“花胡哨”她一清二楚,賈府的“後手不接”之患她瞭然在胸。但她可從不管賈府的閒事,這除了精力和體力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是因為她既沒有入世的興趣也不屑處世的心機。

林妹妹是為自己的心而活,是大觀園中的屈原,且她天性喜散不喜聚,她胸中沒有富貴夢,因而也不會像寶釵那樣試圖扶大廈於將傾,去經營一個不散的筵席。這樣的女兒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形容詞來綜合形容這樣脫俗的美,“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見幾回!”,更能生動貼切些吧。


老書蟲的書架


小時候看《紅樓夢》時,最喜歡的莫過於林黛玉。她那才貌雙全的形象在那時的我心中堪稱完美。

林黛玉可謂是內向型女子的一個典型,林黛玉的性格特點是敏感、細心、絕頂聰明,悟性極強。她在對待和寶玉的感情問題上常常表現過分自卑,猜疑和憂慮,既不相信自己,更不相信別人。這種猜疑結果,常常一方面傷害自己,另一方面又傷害自己的心上人。這類性格就是心理學家定義的內向型性格。其心理特點上往往具有高度的情緒易感性,她們的行為孤僻,寡言,但又常為一些別人認為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動感情。表面上看,她們有時似乎很堅強,但內心世界卻充滿自卑和懦怯。

她與封建社會中其他循規蹈矩的人不一樣,她有著一股叛逆性格,鄙視封建文人的庸俗,詛咒八股功名的虛偽。也正是因為如此,她與賈寶玉性情相投,只有賈寶玉才能稱得上她的知己,使她把希望和生命交付於對賈寶玉的愛情中。環境的齷齪勢利,使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備”,為保持自己純潔的個性,她始終“孤高自許,目下無塵”,語言“比刀子還利害”,因而被人看作是“刻薄”、“小心眼”,無心中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她用尖刻的話語揭露弱點,以高傲的性格與環境對抗,以詩人的才華去抒發對自己命運的悲劇感受。她為保持自己的愛情而付出全部的生命。

林黛玉被譽為世界文學作品中最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


電影君a


疫情期間剛看完87版紅樓夢,87版紅樓夢是結合紅樓夢原著以及眾多紅學家的分析來拍的,個人覺得比續寫的紅樓夢要略勝一籌。

100個人的眼中有100個林妹妹,我在看視頻的時候,彈幕也都在刷不同的看法,多人是把林妹妹和薛寶釵相比。有人說談戀愛和林妹妹談,結婚和薛寶釵結婚;林妹妹和賈寶玉是純粹的愛情,你妹妹不會勸賈寶玉考取功名,但是寶釵會勸賈寶玉考取功名;林妹妹心裡從始至終只有寶哥哥一個人,但是寶哥哥卻只是寶釵宮中選秀落選後的第二選擇。

作為一個女生,我佩服寶釵與人相處的圓滑、說話的周全以及管理能力,這個黛玉是比不上的,但是寶釵有時候會為了自己做出一些“卑鄙”的事情,比如聽到丫鬟在說一些秘密的事情,她在外面偷聽被發現了,就大叫“顰兒在哪”,讓丫鬟誤以為之前是黛玉在這偷聽……所以我更敬仰黛玉的真性情。下面是原文、黛玉自評和他評:

1.原文評價

正冊判詞(釵黛合一)

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詞,道是: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2.自評

(1)比不得寶姑娘,什麼金什麼玉的,我們不過是個草木之人罷了。

(2)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者更雲氣弱血虧,恐致勞怯之症。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3.他評

(1)賈雨村:怪道我這女學生言語舉止另是一樣,不與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今知為榮府之孫,又不足罕矣,可傷上月竟亡故了。

(2)賈母:①我這老冤家,是那一世裡孽障?偏遇見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②林丫頭那孩子倒罷了,只是心重些,所以身子就不大狠結實了。要賭靈性兒,也和寶丫頭不差什麼;要賭寬厚待人裡頭,卻不濟她寶姐姐有耽待、有儘讓了。

(3)賈寶玉: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她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她生分了。(此為寶釵勸寶玉好好讀書,考取功名)

(4)妙玉: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

(5)薛寶釵:更有顰兒這促狹嘴,她用‘春秋’的法子,將市俗的粗話,撮其要,刪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這“母蝗蟲”三字,把昨兒那些形景都現出來了。虧她想的倒也快。

(6)鳳姐:①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②(林丫頭)是美人燈兒,風吹吹就壞了。

(7)興兒:(林黛玉)面龐身段和三姨不差什麼,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這樣的天,還穿夾的,出來風兒一吹就倒了。我們這起沒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她“多病西施”……自己不敢出氣,是生怕這氣大了,吹倒了姓林的。

4.評點者評價

(1)脂硯齋:

黛玉之心機眼力。(甲戌本第3回)

可惜這樣才情學術卻只一耗耳。(甲戌本第19回)

黛玉情情。(戚序本第19回)

奇文!寫得釵、玉二人形景較諸人皆近。何也?寶玉之心,凡女子前不論貴賤,皆親密之至,豈於寶釵前反生遠心哉?蓋寶釵之行止,端肅恭嚴,不可輕犯,寶玉欲近之,而恐一時有瀆,故不敢狎犯也。寶釵待下愚,尚且和平親密,何反於兄弟前有遠心哉?蓋寶玉之形景已泥於閨閣,近之則恐不遜,反成遠離之端也。故二人之遠,實相近之至也。至顰兒於寶玉似近之至矣,卻遠之至也。不然,後文如何反較勝角口諸事皆出於顰哉?以及寶玉砸玉,顰兒之淚枯,種種孽障,種種憂忿,皆情之所陷,更何辯哉?此一回將寶玉、襲人、釵、顰、雲等行止大概一描,已啟後大觀園中文字也。今詳批於此,後久不忽矣。釵與玉遠中近,顰與玉近中遠,是要緊兩大股,不可粗心看過!(庚辰本第21回)

寶釵可謂博學矣,不似黛玉只一《牡丹亭》便心身不自主矣。(庚辰本第22回)

二玉事,在賈府上下諸人,即看書人、批書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書中常常每每道及,豈具不然,嘆嘆!(甲戌本第25回)

(2)張汝執:

寶玉之痴,痴得正;黛玉之痴,痴得偏。寶玉之痴,痴得真;黛玉之痴,痴得詐。寶玉之痴,痴得渾厚;黛玉之痴,痴得乖張。同一痴也,大有天淵之隔。

寶玉為人,尚可規正。其奈與黛玉日相親密,所以將性靈錮蔽住了,甚為可惜!

書中每寫黛玉處,其性情何等乖張,何等猜忌。惟此一回,寫探春之因抄而動氣,寫寶釵之未抄而尚且回家。若黛玉亦在被抄之列,而乃默無一言甘傷顏面,而忍受,何也?

(3)夢覺主人:

林黛玉之仙草臨胎,逆料良緣會合,豈意摧殘蘭蕙,惜乎《摽梅》之嘆猶存。似而不似,恍然若夢,斯情幻之變互矣。(甲辰本卷首)

(4)王希廉:

黛玉一味痴情,心地褊窄,德固不美,只有文墨之才。(護花主人總評)

黛玉《哭花詞》極嘆紅顏薄命,是黛玉一生因果,與《紅樓夢曲》遙相關照。(第27回)[74]

(5)周璇飾林黛玉(1944電影劇照)

黛玉之哭只哭得自己,賈寶玉之慟直慟到一家,深淺不同,是兩人分別處關鍵。(第28回)

(6)塗瀛:

人而不為時輩所推,其人可知矣。林黛玉人品才情,為《石頭記》最,物色有在矣。乃不得於姊妹,不得於舅母,並不得於外祖母,所謂曲高和寡者,是耶,非耶?語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其勢然也。”於是乎黛玉死矣。

薛寶釵善柔,黛玉善剛;薛寶釵用屈,黛玉用直;薛寶釵徇情,黛玉任性;薛寶釵做面子,黛玉絕塵埃;薛寶釵收人心,黛玉信天命,不知其他。

(7)姚燮:

還淚之說甚奇。然天下之情,至不可解處,即還淚亦不足以極其纏綿固結之情也。書中林黛玉,自是可人。淚一日不還,黛玉尚在;淚既枯,黛玉亦物化矣。

神瑛與絳珠,一草一石,所謂木石緣也。人皆重金玉而賤木石,豈天意亦與為轉移耶?(第1回)

黛玉自雲近.日少淚,不知無淚之比有淚,其心為更傷,其病為更深。(第49回)

雪芹先生不欲以曖昧之事遭蹋閨房,故於黛玉臨終時標出“身子乾淨”四宇,使人默喻其意。黛玉氣斷之時,即薛寶釵婚成之候。新房熱鬧,滿堂合奏笙簫;舊院淒涼,半空亦有音樂。夫笙簫者,生所同也。音樂者,死所獨也。黛玉亦何慊乎釵!(第98回)

(8)張新之:

寫黛玉處處口舌傷人,是極不善處世、極不自愛之一人,致蹈殺機竟不覺。(《紅樓夢讀法》)

(9)周春:

黛玉幼居母喪,克盡孝道,其心地極明白者。故其死也,既悲雙親之早世,又憤外婆之炎涼,因而嘔血數升,奄奄垂絕。若專以為相思病,亦不諒其苦心也。此書發於情,止乎禮義,頗得風人之旨。(《紅樓夢約評》)

(10)文學史評價

林黛玉出身於“清貴之家”,由於小時父母鐘愛,比較任性。後因父母早喪,寄居賈府,孤苦伶仃。環境的齷齪勢利,使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備”,為保持自己純潔的個性,她始終“孤高自許,目下無塵”,語言“比刀子還利害”,因而被人看作是“刻薄”、“小心眼”。她在寶玉面前鄙視封建文人的庸俗,詛咒八股功名的虛偽。在賈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的生活中,只有自幼耳鬢廝磨的賈寶玉才是她的“知己”。她和賈寶玉之間的真摯感情,成了她能在這個勢利環境中生活下去的一個重要的精神支柱……在焚稿斷痴情一回中,她一面吐血,一面焚稿,以死向這個黑暗的社會表示最後的反抗。在黛玉身上又使我們看到一種新型婦女的思想意識的萌芽。

(11)王文娟飾林黛玉(1962版越劇電影劇照)

林黛玉是一個美麗而才華橫溢的少女。她早年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孤苦伶仃,到賈府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但是她孤高自許,在那人際關係冷漠的封建大家庭裡,曲高和寡,只有賈寶玉成為她惟一的知音,遂把希望和生命交付於對賈寶玉的愛情中。她用尖刻的話語揭露弱點,以高傲的性格與環境對抗,以詩人的才華去抒發對自己命運的悲劇感受。她為保持自己的愛情而付出全部的生命。

其它評價

(13)魯迅:你們看,林妹妹整天愁眉苦臉,哭哭啼啼,小肚雞腸,我可受不了啊……林黛玉雖然美,但那是一種病態美。

(14)王國維:賈母愛薛寶釵之婉嫕而懲黛玉之孤僻,又信金玉之邪說而思壓賈寶玉之病;王夫人固親於薛氏鳳姐以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於己也;襲人懲尤二姐、香菱之事,聞黛玉“不是東風壓西風,就是西風壓東風”之語(第八十一回),懼禍之及而自同於鳳姐,亦自然之勢也。賈寶玉之於黛玉,信誓旦旦,而不能言之於最愛之祖母,則普遍之道德使然,況黛玉一女子哉!由此種種原因,而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離,又豈有蛇蠍之人物、非常之變故行於其間哉?不過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為之而已。

(15)俞平伯:①釵黛雖然並秀,性格卻有顯著不同:如黛玉直而薛寶釵曲,黛玉剛而薛寶釵柔,黛玉熱而薛寶釵冷,黛玉尖銳而薛寶釵圓渾,黛玉天真而薛寶釵世故……一個是封建家庭的孤臣孽子,一個是它的肖子寵兒。②作者借了抑揚褒貶進行批判,對於釵黛有所抑揚。其揚黛抑釵,他的意思原是鮮明的。

(16)王蒙:林黛玉是理想、是詩,她本身便是情,是一切電腦沒有,而人類所渴望所難以獲得,所夢寐以求的情。她的鐘情、嫉妒、多疑、糾纏、懼怕,她的病態,表現了許多弱者的內心,表現了許多強者深藏的、潛意識中的不願人知的那一面內心。

(17)呂啟祥:林黛玉不僅是《紅樓夢》的女主人公,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做整個中國文學史的重要人物。她是凝聚著本民族文化的華粹精英……如果說,他把天地間靈秀之氣所鐘的女兒喻之為花,那麼,林黛玉就是花的精魂;如果說,他把生活心靈化而流瀉為詩,創造了充滿詩意的真正的藝術,那麼他所創造的林黛玉形象最富於詩人氣質,是詩的化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