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響西晉喪鐘的第一人:匈奴軍事天才劉淵如何制定開國大戰略?

西晉開國皇帝武帝司馬炎在永熙元年(公元290年)去世,他的兒子惠帝即位。惠帝昏庸愚蠢,實際上是個傀儡。他在位十七年,先有外戚(楊駿,賈后)專權為禍,後有八王之亂。整個國家土崩瓦解,戰禍連連。

趁著西晉大亂,北方五胡之一的匈奴人劉淵率先崛起,在惠帝永興元年(公元304年)建國,敲響了西晉滅亡的第一聲喪鐘。 這個匈奴人為什麼姓劉呢?

劉淵的父親是被魏武帝曹操降伏的匈奴五部之一的左賢王扶羅子豹,在臣服曹魏之後,用漢姓劉(劉豹)。在曹魏時代,左賢王劉豹這一部生活在晉陽附近地區,開始接受漢族文化的影響。 劉淵從小拜大儒崔遊為師,接受的是儒家經典的教育。他特別喜歡研究讀孫子吳起的兵法,同時又具有匈奴武士傳統的騎射本領,可謂文武雙全。

晉武帝接受曹魏禪讓之時,劉淵作為匈奴左部的人質住在洛陽。幾年之後, 當鮮卑部落禿髮樹機能多次入侵涼州,晉武帝司馬炎在考慮平定鮮卑將領人選的時候一度想到了劉淵。但後來覺得,劉淵畢竟是個匈奴人, 如果讓他帶兵平定了鮮卑,擴大了實力,是否會產生更大的風險?最終,晉武帝還是放棄了任用劉淵的打算。

咸寧五年(公元279年),劉淵的父親劉豹去世, 劉淵結束了人質生涯,回到匈奴左部代理左部帥。經過十年經營,原來匈奴五部的豪傑,遠在幽州、冀州的儒生都紛紛來投奔他。 就這樣,他成了匈奴五部的無冕之王。


敲響西晉喪鐘的第一人:匈奴軍事天才劉淵如何制定開國大戰略?

匈奴黃金怪獸

八王之亂爆發後,劉淵找到機會回到左國城(今山西離石),自稱大單于,聚眾五萬,定都離石。 當時天下已經大亂,西晉的宗室忙於內訌,異姓藩鎮又相繼割據。

對劉淵而言,如何在這一片大亂之中開業建國就成了首要的戰略問題。 在與核心團隊反覆討論之後,劉淵確定了開國大戰略必須要回答的三個基本問題(站在劉淵立場上的“我們”)。

1、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

北方的少數民族鮮卑和烏桓是我們的朋友,需要聯合他們的力量。西晉是我們最大的敵人,現在他們處在內亂狀態,這是上天給予我們的最佳機會。

2、以什麼名義來討伐敵人?

已經接受儒家思想的劉淵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討伐西晉。既然自己姓劉, 我們是西漢高祖劉邦,東漢光武劉秀,蜀漢的昭烈帝和後主劉禪的子孫。可惡的司馬家滅亡了蜀漢,是我們的仇人,我們要光復的是後主劉禪的事業。 我們的國號是:漢。

正是由於這樣的政治主張,給了明朝續《三國演義》的小說家們以很大的啟發,有人就把劉淵在小說裡需構成了後主劉禪的直系後代,逃出成都,為復興蜀漢而奮鬥終身。

3、如何討伐敵人?

當時在劉淵面前最近的對手是割據幷州的劉琨。 他的謀士劉殷獻策:“命將四處,決機一擲,梟劉琨,定河東;建帝號,鼓行而行,克長安而都之;以關中之眾,席捲洛陽,如指掌耳。”這個軍事指導方略是先拿下幷州為基地作為第一步,拿下關中作為第二步,最後奪取洛陽,問鼎天下。當然這個最初的行動反略在後面執行的過程中根據戰局的變化做出了重大的調整。

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劉淵分遣諸將出徵。 撫軍將軍劉聰等十將南進太行山,輔漢將軍石勒向東進軍(如下圖所示)展開對晉的攻勢,並取得了不少勝利,開拓了劉漢的領土。

敲響西晉喪鐘的第一人:匈奴軍事天才劉淵如何制定開國大戰略?

劉淵開國戰略的第一階段示意圖

之後劉漢在進攻西晉防守嚴密的大城市(特別是洛陽)的嘗試中屢次失敗,於是劉淵和他的繼承者劉聰改變戰略。充分利用匈奴軍隊的機動性,分軍四出,掃蕩西晉財富與人口聚集的河南河北地區。 用這個這個方法來孤立洛陽,摧毀西晉的戰爭潛力,最後達到攻克洛陽與長安的目的。

這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第一次採用社會總體戰的戰略,先摧毀敵人的社會基礎,降低其長期作戰的潛力和意志,最終達成戰略目的。

劉淵在永嘉三年過世,沒有看到這一戰略的最終成果。但其天才的開闊視野和全盤的開國戰略,足以曾視他為人質的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汗顏(有關司馬炎的戰略得失討論見上一篇文章),也給後人留下更多討論和想象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