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科院新技术!全国产芯片不远了

十二里的人生路,有你的关注会更精彩。


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技术已经在广泛应用,芯片就是整个技术的核心。但在平常生活中,我们很少会了解到芯片这个产业。

如果不是中兴事件,我们都不会知道国内的通信行业一直 “缺芯少魂”。也正是中兴事件让我们看到了,芯片可以决定一家千亿级别企业的生死存亡。

然而要想获得一块芯片,通常需要几百上千道不同的工艺。英特尔、三星、德州仪器、东芝、意法半导体等全球前十的芯片厂商里,我国排不上号。而我们作为一个芯片大国,芯片进口金额甚至已经超过了原油。

重磅!中科院新技术!全国产芯片不远了

要知道,我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制定了未来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并在1958年成功研制了第一个硅单晶,而那时英特尔等世界巨头芯片企业也才刚刚起步。而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我国芯片领域最终落后于国外。

而最近的中兴事件、华为事件给了很大的警示,我国也在加大芯片领域的投入。

在近日,中科院发布了一项重大成果技术,这是一种基于新型材料的微纳光电、电子器件制备方法,可以通过“纳米画笔”来“画出”各种需要的芯片。

该项成果以标题《Programmable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 homojunctions controlled by nonvolatile ferroelectric domains》,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电子学》上。

重磅!中科院新技术!全国产芯片不远了

从目前来说,我国的芯片领域在芯片设计方面已经接近国际领先,但在制造环节还是很薄弱,尤其是近期美一直卡着ASML,不让其将EUV光刻机出售给我国企业。而在专利技术上,又无法绕过国外巨头的专利壁垒,所以只能走比自主研发更为艰辛的自主创新道路。

通过中科院的该项新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实现无模板器件制备,“画出”光探测器、存储器、光伏电池等各类微纳器件,还可以快速验证新材料的适用性,为未来芯片技术提供新途径。

虽然这项技术仍处于实验室里,但是只要坚持走下去,我国在芯片领域肯定突破封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按照我国的执行力,也许用不了多久,就能实现高端芯片全国产,拥有真真正正的“中国芯”。

你觉得还需要多久呢?


十二里的人生路,有你的关注会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