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唯物论:如何看待中西医之争

之前读过《从高维度看》系列文章的朋友们应该都了解了文中提到的非物质本原的观点,认为一切物质存在都是现象,其本原是非物质存在,非物质存在决定了物质存在,两者统一于客观存在。从《道德经》的角度简单来讲就是,无中生有。

今天首提“至善唯物论”,就是希望能从更高的角度去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述非物质存在决定物质存在的观点,是至善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首先,我想说明一下何谓“至善唯物论“。至善唯物论和辨证唯物论一样,都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但是,至善唯物论是对辨证唯物论的改造和升级,是在唯物辨证和历史辨证的基础上加入了至善的要素,使我们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合情。

至善唯物论认为,虽然非物质本原无状无名,但它却存在至善的根本性质。善极而动,动极生有,故万物皆有善根。那么,何又为“至善“呢?究其根本,“至善”就是平衡同一性与差异性之间矛盾的过程。

至善的认识基础是“互利共生”,解决方法是“求同存异“,互利共生和求同存异是至善唯物论的基本规律。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互利共生的,不存在只吸收能量而不释放能量的事物,也不存在只释放能量而不吸收能量的事物。互利共生是我们

认识世界的规律。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有共性与个性,不存在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的事物,也不存在只有个性没有共性的事物。求同存异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规律

至善唯物论,仍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其内仍包含唯物辨证与历史辨证的要素。与辨证唯物论不同的是,它站在了非物质本原的高度来看待物质世界的问题。也就是《道德经》中说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至善唯物论告诉我们,要从互利共生的角度分析问题,用求同存异的方法解决问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至善唯物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呢?

举个例子,民间夙有关于中西医存废的争论。有人认为西医讲求科学,而中医却无法用科学来解释;有人认为中医治根西医治表,中医是从整体上调整人体的机能,而西医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人认为中西医之争是医疗方式之争,有人认为中西医之争其实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争。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至善唯物论:如何看待中西医之争

首先,我们先站到本原的角度去看中西医的存在。至善唯物论告诉我们,万物皆有善根。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的存在都是为了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其善大矣!

然后,我们再从中西医本身来分析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医作为我国的国粹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从《黄帝内经》、《难经》到《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向来都是从宏观角度入手来研究人体运行规律,所以中医的理论是整体的、全面的。西医作为现代医学的产物其历史也就近代几百年,从生物学、有机化学到生物统计学、医药物理学,西医从微观的角度解析人体,将科学的手段用到了极致,所以西医的理论是部分的、科学的。现代医学是传统医学的发展,所以中医离不开西医的科学诊断手段。传统医学又是现代医学的根基,所以西医也应学习中医辨证施治的理念。两者本就同根同源,何来存废之争?

至善唯物论告诉我们万物都是互利共生的,中医和西医亦是如此。打针吃药,不看广告看疗效。单独采取中医或西医的方法,疗效都达不到最好。西药在抗菌消炎的同时,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中药在调养人体的同时,也会间接助长病菌的滋生。中西医各有利弊,两者结合才是最佳的选择。

至善唯物论告诉我们,要用求同存异的方法处理问题。中医和西医需要相互借鉴,需要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同时,两者也需要分立,需要保持各自的特色优势。中医离开西医或是西医离开中医,两者最终都会误入歧途。国家对中西医的支持也不可厚此薄彼,应一视同仁。

人吃五谷杂粮,孰能无病?中医和西医并存于世,实乃人类之万幸!我们应赞叹于人类的智慧,感恩于医生的悬壶济世,而不是陷入到无休止的“中西医之争“中。中西医本就和谐共存,那些宣扬废除其一者居心何在?“中西医之争”是陷人类于不仁、陷生命于不义,是彻头彻尾的“阴谋论”!

不知道以上分析是否能让大家满意,大家是否感觉心胸豁然开朗了呢?大家是否学会用至善唯物论看待其他问题了呢?请朋友们多多指教。

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