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儒艮在海底不能呼吸,那怎么还依靠嗅觉来觅食呢?感觉好矛盾?

太阳是我画的缘圈


这问题看得我虎躯一震,问了问身边人,都说不知道,那我就写两笔。

有几个事儿咱得先说明白:首先纯水生哺乳动物(鲸类和海牛类)的嗅觉全部发生了严重退化——它们都是“瞎鼻子”。另外几乎所有哺乳动物都没有水中嗅觉。第三,海牛类动物是靠视觉觅食的。

图:儒艮。

水里不能闻味儿,这事儿不难理解,作为用肺呼吸的哺乳动物,在水里闻味儿?这不是找呛死嘛?

儒艮的悠哉生活。

儒艮是海牛类动物,全水生,一辈子不上岸,喜欢呆在离岸很近的浅海里,偶尔也会逆流游进河里找吃的。儒艮是温和而迟缓的素食者,食谱很单一,只有水草等水生植物和一些藻类。

图:正在大吃海草的儒艮。可以看到鼻孔已被瓣膜封闭了。

既然只吃海草,它们靠视觉就足够觅食了,因为浑浊的、能见度低的海水里是长不出很多海草的,一头儒艮一天得吃接近100斤呢,少了不够哇。看见一片海草,儒艮就往里头一扎,用两片厚厚滴大嘴唇子(带抓握功能哟),把整棵水草拽进嘴里,稍加咀嚼便囫囵吞下了。

图:带娃。

知道在哪里容易见到儒艮吗?您一定想不到,是核电站冷却水的排水口。因为儒艮怕冷,水温低于15度就能冻出肺炎来,核电站大多建在海边,冷却水不间断地排入海洋,给儒艮提供了一个“安乐窝”。

唯一拥有水下嗅觉的哺乳动物。

水獭是人类已知唯一一种拥有水下嗅觉的哺乳动物。它们怎么做到的?不会呛水吗?

图:水獭。

科学家用鲑鱼肉做过实验:在水池中固定一块鲑鱼肉,再在旁边固定一块塑料做的、看起来完全相同的假鲑鱼肉。水獭被放进去后,每次都能直奔真肉而去,对塑料肉完全无视。

真假两块肉,看起来一毛一样,它们在水下是怎么一下子找出真肉的呢?把水獭水中找肉的录像放慢40倍播放后,人们发现了答案:它们会在水底用鼻子释放气泡,然后再飞快地把气泡吸回鼻腔,收集气泡中融入的气味分子。厉害了我的獭,这操作其它动物真够呛。水獭能在浑浊的水中捕食,这种能力也帮了不少忙吧。

图:没事儿逮鳄鱼崽吃。

其它种类动物在水中怎么闻味儿?

鱼类和一些两栖类没有内鼻孔,就是说它们的鼻孔与咽部并不连通。这种外鼻孔呈“U”形,内部生有嗅探器,是专用的嗅觉器官,水流可以直接从里面通过。

图:鱼类的鼻孔跟咱们的完全不一样。

爬行类用肺呼吸,它们的鼻孔与咽喉是相通的,不能进水,所以水生爬行动物把嗅觉感受细胞挪到了上颌位置。它们伸出分叉的舌头捕捉气味分子,然后缩回口中,将气味分子涂在上颌的感受器上,以这种方法“尝”出水中的气味。为什么舌头分成两杈?因为它们需要用两个分杈上气味分子浓度的不同来判断气味源的方向。远古的沧龙和现在的海蛇都是这样的。

图:爬行动物的嗅觉。

儒艮家族现状。

中国仅北部湾有儒艮,它们活得还算可以,很少被人类伤害。但有些地方的儒艮活得挺闹心的。因为只生活在清澈的近岸(离岸几十米)海水中,所以它们经常被旅游业所害——罪魁祸首就是高速快艇!

儒艮听觉发达,行动却非常迟缓,很难躲开疾驰而来的快艇。当然,快艇驾驶员也很难发现半潜在水中的儒艮,所以相撞事故时有发生(澳洲和北美最严重)。

对儒艮来说,快艇的船底还不算太危险,飞旋的刀片般的螺旋桨才最为致命。看过一部记录片,很多儒艮和海牛背上都有快艇螺旋桨切割出的平行条状伤痕,从头到尾,一条接一条,有些深可见骨。很多重伤的儒艮最终死于失血或感染。

图:一头儒艮身上被快艇螺旋桨切出的伤痕。这只是轻微伤,重伤的太惨,没敢放。

还好,很多国家已经禁止在海牛类栖息的海滨经营快艇和游艇了。

如有谬误,烦请指正。欢迎喜欢科学的朋友们关注:纯野生科学家。专业化繁为简,每天分享通俗易懂的科学小知识。


纯野生科学家


你这个问题我也很矛盾,哈哈,祝你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