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谎言,领导人有高招

戳破谎言,领导人有高招

李天锐

在大时代寻找小确幸

戳破谎言,领导人有高招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周恩来走进群众家中听真话。

“谦虚谨慎、实事求是。这8个字我记在命里了。”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结尾,一度弄虚作假的河北武安伯延公社支部书记郭凤林如此感慨。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国民经济困难时。周恩来调研前,郭凤林将爱提意见的群众关起来。调研中,明明看到满地荒芜,他却对总理说“一切都好”,还理直气壮:“我是为了革命老区的颜面。”周恩来在多次与支部班子等座谈听不到真话的情况下,深入群众家中和农村查实情,既戳穿了郭凤林的谎话,更获得了治理、调整的思考。

如何发现和戳穿谎话,以此教育下属和工作人员,形成不说谎话、崇尚真话的氛围?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下属说了谎,直接戳穿还是循循善诱?

1965年,中央任命黄克诚大将为山西省副省长,后确定其分管农业。在自身处于困难境地中,他仍多次痛斥一些下属说假话的行为。

某县召开的一次汇报会上,农办负责人提到有一个大队抗旱进度很快,全民上阵,干劲冲天,一下子打了八眼旱井,有全家井、夫妻井、姐妹井……黄克诚便提出次日一起去看看。农办负责人慌了:“八眼是八眼,可能有的井还不大成功。”

在黄克诚追问下,农办负责人才说了实话,说这八眼井的事,他也是听说,可能才揭开口,也可能还是计划。黄克诚第二天到现场一看,有的只是蹲了几个石灰白泊子,有的只是开了个口子,有的挖了还不到一米深。因为这事,黄克诚发了很大的火,要求该县整顿干部作风。

发现谎言后,以各种方式戳破,无疑是最佳选项。1985年11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到江西考察,事先定好规矩要了解实情,不能弄虚作假,不料之前满口答应的当地干部,仍将其带到条件不错的家庭,并事先给这家打了招呼。“我看这户早有准备,就不必看了。我早说过,你们事先安排好了让我看的,我不看!”习仲勋说。

获知有关人员说谎后,既要严厉批评,也要督促其以实际行动弥补。

“一个国家干部,共产党员,怎么能做这种事情,怎么能弄虚作假骗人?很要不得。”

上世纪70年代初,北京有一家石油化工厂宣称其污水处理的程度非常高,周恩来曾陪着一些外宾去参观,厂领导忙介绍:“这是用处理过的污水养的鱼,鱼能活,说明污水处理过关了。”当时周恩来很兴奋,“这是一个大贡献”。不久真相大白,这个厂用自来水谎称处理过的污水,周恩来十分生气,当即指示外交部向那些看过污水养鱼的外宾致歉,并让化工厂负责人在全厂职工大会上作检查。在各级强有力督促下,该厂采取了许多纠正措施,后来污水处理走上了正轨。

对勇于承认说谎的干部,则要肯定其觉悟,帮助其更好工作。

1940年3月,陈云担任中组部部长期间,处理过这样一个违纪案。一次,有两名知识分子新党员找到陈云,坦白填入党志愿书时说了谎,隐瞒了一些情况,这些事都不是严重政治问题,但怕坦白了,党和党的学校不接收自己。如今坦白了,痛快了。陈云听后原谅了他们,同时进行了中肯的批评,还要求他们每人写一份对党的声明。

作风深入,让谎话没有市场

前文中“眼见为实”的故事,让许多干部佩服。而在受访官员看来,领导要防止被谎话糊弄,就要不怕得罪人、不放过工作中的每一个疑点。

对朱镕基的较真和“苛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深有体会。他曾回忆这样一幕。2000年2月,朱镕基召开总理办公会讨论西气东输工程,由张国宝汇报。汇报中说到气价,朱镕基打断问道:“上海的气多少钱1立方米?”张国宝马上回答:“1.56元。”

很快,朱镕基使了个眼色给秘书李伟。李伟几次进出,还和朱镕基耳语,一会儿,李伟递上一个条子。朱镕基看了一眼,把纸条反扣在桌子上,拿杯子压起来,继续听汇报。汇报结束,朱镕基才拿出纸条,揭开谜底:“刚才我不相信张国宝说的气价,就让李伟去给徐匡迪(时任上海市长)打电话核实。徐匡迪回复了,张国宝没有说错。”

“我也是汇报前不久看了《新民晚报》上的文章提到这个数字,才记得清。”张国宝对朱镕基的作风深入很感慨。“我陪他到地方视察时,就有干部汇报的数据不实,被他派人当场核实,一旦发现造假,就狠狠地批评一顿。”

记者采访中,多名基层官员都说,“能被谎话骗到,说明是外行。”而领导人了解实情还有高招。据《环球人物》披露,李克强当年担任辽宁省委书记时前往棚户区调研,还会专门掀开垃圾箱,从丢弃的垃圾来判断居民的生活境况,“别人糊弄不了他”。

只有扎根在群众中、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才能分辨谎话,不被蒙骗。1989年起担任《闽东日报》总编辑、曾多次跟随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调研的王绍据回忆,习近平很接地气,调研时问的都是实实在在的话、群众听得懂的话。

“他不是随口问问,了解后还会认真计算。比如养猪、卖茶、种蔬菜等收入多少钱,把这些零散的加起来,和之前地方官员汇报时讲的数字作比对,就知道那些数字是否有假。比如稻谷,亩产1000斤就不得了了,平常也就是七八百斤,如果有的地方报1500斤,他就知道肯定是虚报了。”王绍据说。

如何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听到真话,习近平还为广大党员干部做了示范。

王绍据回忆,连家渔民在闽东曾很有名,他们以船为家,漂泊、生活在海上,非常危险。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决心让渔民上岸,给他们修了房子。接着,他又去找船民搞回访,发现一些人上岸后又回到船里。1998年夏秋之交,习近平到霞浦县盐田乡,走进船舱和船民面对面交谈。“习近平个子很高,而连家船的船舱很矮小,他几乎是趴着进到船舱里的。”

通过深入调研,习近平听到了官员和渔民的真话,谋划解决了连家渔民的定居、乐业等后续问题,渔民人上岸了,心也上岸了。

引领下属,形成打假崇真的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讲到古人裴矩的故事。裴矩在隋朝做官时,阿谀逢迎、溜须拍马,谎话连篇;到了唐朝,他却敢于当面跟唐太宗争论,成了忠直敢谏的诤臣。司马光就此评论:“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

戳破谎言,领导人有高招

裴矩的变化,说明了说真话的指挥棒掌握在领导者手中。

从故事中不难看出,某种程度上,说真话的“指挥棒”掌握在领导者手中。借此,习近平谆谆告诫全党同志:“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欢迎和鼓励别人讲真话。”

除了当场戳穿谎话、查处说谎者,俯下身子听真话,领导人还通过阐明谎话危害、建章立制、以案说法等,鼓励大家说真话,形成打假崇真的氛围。

毛泽东曾将说谎话列为平生最讨厌的两件事之一。在解决浮夸风问题时,他严肃批评了造假现象:“我们对各项工作、各种典型,要好好检查,核对清楚,有的是假博士、假教授、假交心、假高产、假跃进、假报告。”他还曾指出,有许多谎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

“忠诚老实”,也是邓小平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他说:“一个自觉的革命者无论何时何地,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做到忠诚老实,对党要忠诚,要老老实实地说话、办事、做人。”

通过促进建章立制,可以让“打假崇真”入脑入心。我们党成立之初就在党章中要求“对党忠诚”。此后,从1980年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到2016年颁布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些党规党纪都引导党员干部做到不说谎话、忠诚老实。

引导下属,还要以案为鉴。2016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曾在“七一”专题党课中讲到,作为党员,当令计划要你说谎话时,如果实在不能或不敢说真话,至少可以不说话保持沉默啊!当令计划干坏事时,如果实在没有勇气去揭露或抵制,但至少可以不当帮凶啊!事实上,中办绝大多数同志在工作中是自觉抵制了令计划的一些做法的,这才使得“三服务”工作没受影响。紧接着,栗战书要求,中办人要永远做老实人。

正如陈云1940年撰写的《党员对党要忠实》一文所说,忠实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人人都必须做到。在今天,领导人防谎话的故事、招数,对下属的引领,仍然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戳破谎言,领导人有高招

视觉 / 杨晓东

审核 / 徐浩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