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歷史人物唐中宗?

奇葩瞄會談


【我是浮生若淺,很高興和您一起探討!】

唐中宗李顯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第三子,在李顯之前還有兩個哥哥李弘和李賢。按道理來說,作為老三李顯大概是當個富貴王爺。只不過,大哥李弘病逝,二哥李賢因武則天採集,以謀逆罪名廢為庶人,後賜死。這才讓皇位落到了老三李顯身上。

性格本就比較懦弱的李顯,在看到了二哥的經歷之後,面對強勢的母親,他更加小心翼翼,不敢違背。這才有了李治駕崩後,他的第一次順利繼位。只不過李顯太過心急,繼位不久就開始準備張羅布置自己的勢力,於是成功惹怒了武則天,在位僅55天還沒過“試用期”的李顯被廢為廬陵王,貶出長安。

這中間李顯度過了一段極為戰戰兢兢的困頓日子,生怕哪天自己就像李賢那般死去。期間他的妃子韋氏盡心陪著他,也就是後來的韋皇后,這讓李顯十分感動,承諾日後若自己有機會重見天日,一定不辜負她。

事實上他做到了這個承諾,甚至是“超額”完成了。公元698年,李顯復立為皇太子,這次他更加小心謹慎,韜光養晦,終於捱到了武則天病重。公元705年策劃“神龍政變”,武則天退位,李顯復位,重登大寶。

復位後的李顯,冊立韋氏為皇后,甚至允許她參政,大力提攜韋氏家族以及與韋氏相關的人,在朝中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漸漸的,李顯手中的權力被架空了。與此同時,他和韋后的女兒安樂公主也來插一腳,要求李顯冊封她為皇太女,雖然李顯沒有答應。公元710年,李顯突然崩逝,立李顯幼子為帝,韋后臨朝稱制。眼看韋后勢力日益擴大,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誅韋后廢少帝。

阿淺說

李顯在性格和能力上,都不是帝王的合適人選。性格懦弱,能力不足,讓他一來無法對抗武則天,二來沒有吸取教訓,嚴格控制韋后勢力的發展,三來選賢任能上也嚴重缺乏,手中大權被架空,險些讓韋后成為第二個武則天。一生被三個女人牢牢把控,在位期間政治上庸碌無為,生活中唯唯諾諾。不得不說,作為帝王,唐中宗李顯一生過得實在太窩囊了。


若淺話史


“娜樣紀念歷史”的回答,供參考。唐中宗李顯是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

(一)兩度在位。第一次即位想重用夫人韋氏的父親,被武則天貶為廬陵王。第二次即位明確韋氏的皇后身份,允許韋氏參預朝政,昏庸無為。

(二)在位期間,恢復唐朝舊制,免除租賦,設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館學士,發展與吐蕃的經濟、文化交往,實行和親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保證了邊疆地區的穩定。

(三)被毒死,終年55歲。



娜樣紀念歷史


你說的唐中宗應該指的是武則天的三兒子李顯吧,我對他的評價就是他雖然稱不上是一個雄才偉略的皇帝,但是也算是一個守成之君,不是很差。但是在某些方面,他確實又是一個非常無能的皇帝,大家看看他的一些歷史功績就知道啦。


李顯被軟禁在君州(現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方舟(現在湖北省方縣)14年。他只有他的侄子韋伯斯特陪同,兩人互相依賴,並嘗試過他的生活。在他被監禁不久,李丹在桌上投降,他的母親武則天登上皇帝的寶座,成為一代皇后。還有無數其他人被李唐宗的兄弟殺害。聽完這個消息後,他們也感到震驚。在此期間,徐州的叛變發生在揚州。很快,氏族李衝,越王立鎮等人也紛紛反彈。他們都起了反對武則天和傅夫之王的旗幟。這種情況不但沒有讓被遺棄的皇帝中宗看到許多希望之光。相反,它進一步加劇了內心的恐懼。多年來,中宗一直感到不安,晚上睡覺後常夜醒。每當聽說武則天派人來方訪方訪問,他都非常絕望,想自殺。韋克斯勒安慰他說:“發財不合理是不合理的。人怎麼不死?為什麼不去現在呢?“之後,李賢和韋克斯勒相互困難,情緒非常深刻。李賢向武則天求了一個願望。如果有一天他再次看到天空,他永遠不會讓她失望。武則天成為皇帝后,繼承王位的王子一直困擾著她。她對她是站立還是站立猶豫不決。此時,狄仁傑說:“太宗皇帝颶風雨降,映射劍,槍,箭,平靜世界;高宗將委託他的兩個兒子屈膝。他已經渴望讓位給其他部落的願望違背了上帝的旨意。經過漫長的生活,隨著太廟的無限延續,林淼,沒有聽到隋為皇帝和阿姨太廟崇拜。“武則天突然明白。當天,武則天對狄仁傑說:“鸚鵡翅膀斷了,噩夢怎麼了?”狄仁傑煞費苦心地玩著:“一個戰士,他的姓,兩個翅膀,兩個兒子。他可以用他的兩個兒子撲騰和飛翔。“到目前為止,武則天的想法已經確定。三月曆(698年)三月的第一年,武則天要求李先生生病時給他治病,並派員吳郎徐延波秘密回憶李顯及其家人。李仙結束了流亡的生命回洛陽。九月,武則天重新建立李顯為王儲。李賢重新出現在王子身後後,他非常重視與母親的關係。出於這個動機,他決定與吳結婚。這樣,他的女兒永泰公主嫁給了吳增天的孫子吳延吉,成為王偉吳成玉的媳婦。與吳則天的另一孫子吳崇勳結婚的公主成為梁王武的媳婦。中宗和吳氏家族無疑力圖通過裙帶關係確立自己的地位。


為了證明他對韋皇后的信任,李顯也無視每個人的反對,把韋宣鎮置之不理。李顯念得到了很好的營養,並且和燕燕說話。 “我已經給全世界的魏宣珍了,但我別無選擇,只能後悔。”在勝利元年(684)元年二月,武則天在元媛堂召集數百名官員,齊炎和鍾士朗,劉維之,榆林程承廷將軍等禁軍進入皇宮。宣大命令後,李立憲是炎陵之王。 ,流亡者是國家。李顯大聲喊道:“有什麼毛病嗎?”武則天回答說:“你必須把世界獻給偉宣真,這不是一個大罪?”結果李顯被淪為了廬陵的王。李顯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澄清韋伯斯特女王的身份。武則天在國家事務管理中的教訓是第一位的。李顯沒有從中學到什麼,也讓韋伯斯特參與政治。重新擔任校長後,李顯非常謹慎地處理好家人和吳家的關係。出於這個動機,他決定嫁給吳。他將女兒永泰公主嫁給了吳賢天的孫子吳偉基的兒子吳延吉。小女兒安樂公主嫁給了另一位吳孫天的吳孫崇勳。李顯和吳佳是近親。毫無疑問,他想通過裙帶關係牢固地確立自己的地位。長安第一年(701),他的兒子李重潤和永泰公主都很年輕。他們不滿祖母對張藝謀和張昌宗兄弟的愛,並被張儀報告給武則天。他們說他們被監禁,結果是武則天。李重潤,永泰公主和丈夫吳延吉自殺身亡。但是,由於缺乏參與,武則天沒有深入研究此事。顯然,張義智和張長宗已經威脅了李顯家。


在長安四年(704年),80歲的武則天因患病反應應仙功。武則天的情況非常嚴重。只有張義智和張昌宗在仙宮任職,沒有人能進入。即使總理也看不到她。張建志,嚴延範,景輝的部長們決定抓住機遇,殺死張義智,迫使武則天讓位疾病,恢復唐代。張建志利用職權迅速安排他擔任玉林將軍,並控制士兵的使用,為政變提供保障。當時,李顯王儲住在北大門,燕燕範和晶輝利用被監禁的將軍向李顯致敬,秘密編纂計劃並獲得王儲的批准。由於張建志早年擔任省長,他曾乘荊州歷史最悠久的楊元璋,並談及吳舟的混亂。兩人互相商定:“他說你和我決心互相幫助,互相幫助。”於是,張建民推薦楊元璋為榆林將軍統籌政變。政變後,張強被稱為漢陽王,景輝被命名為平陽王,燕延範被命名為阜陽王,袁書記被封為南陽王,崔選軒被命名為柏林王。 因此,龍政變也被稱為“五大政變”。對於張建之等人的政變,當時和後來的人都持積極的支持態度。在“四季四詩·漢陽王章查漢書”中,唐代人寫道:“周禮閣生平,天地難以觸及的價值。強張漢陽,左一青朱武。虎鳴文物,舊儀器文物。南朝君臣雄偉,朝陽朝官西。帝忠鼎,洪老食五帝至今,卓立邁永恆。“


女人靠保養


唐中宗李顯,又名哲,唐朝第四代皇帝。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七子,武則天所生四子之第三子。(武則天所生四子分別是:李弘、李賢、李顯和李旦)。唐高宗即位後,立十歲的長子李忠為太子。但在武則天當上皇后以後,李忠被廢,後來處死。隨後,李弘、李賢先後被立為太子,但都因得不到武則天的歡心而被廢殺。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從小平庸懦弱胸無大志,在武則天面前戰戰兢兢常遭責罵,排行老三的李顯,在排序的無奈|中被立為太子。李顯的元配妃子趙氏,因受他人牽連,被武則天幽禁而亡。故而有心機的妃子韋氏,被立為太子妃。李顯聽從了韋氏的建議,不僅對父皇母后百依百順,就是對武氏家族也畢恭畢敬。武則天雖對兒子的懦弱不滿意,但因他不攬權、不越位,倒也讓人放心。因此李顯當太子三年,果然平安無事。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逝,太子李顯即位,史稱唐中宗。尊武則天為皇太后,立韋氏為皇后。李顯當了皇帝后,昏聵立現,以為自己就是權力無限的至尊天子,完全忘了身後還有一個鐵血老孃。即位不久,便將韋氏的父親韋玄貞,從普州參軍提拔到豫州剌史,過不了幾天,又要拔擢為侍中;還要給自己乳母的兒子授五品官,宰相裴炎不同意這種無功受祿的做法。乍當皇帝的李顯,感到皇權受到了挑戰,惱羞成怒,大聲喝斥道:“我便將天下送給韋玄貞,又有何不可,何況一個侍中?”裴炎不敢辯駁,便將情況報告給武則天。武則天大驚,沒想到往日平庸懦弱的兒子,居然為了韋氏生出這麼大的膽子。嗣聖元年(公元684年)二月,當皇帝還不到兩個月的唐中宗李顯,在乾元殿被皇太后武則天廢為廬陵王。這時,廬陵王李顯還不識趣,問:“我有何罪?”武則天說:“你要把天下送給韋玄貞,還敢說沒罪?”李顯被廢后,先後被幽禁於均州(今湖北均縣),房州(今湖北房縣)共十四年。這期間,李顯身邊只有韋妃陪伴,兩人相依為命,嚐盡人間苦難。有了自己的經歷和兩位兄長的下場,李顯的恐懼感倍增。每聞武則天派來使者,便以為是來殺他的,嚇得渾身哆嗦,嚎啕大哭,甚至要自殺。韋氏總是百般安慰他:“禍福無常,未必一定是賜死,何必這般慌張呢?”同時小心翼翼招待來使,屢屢都能應付過關。李顯對韋氏感激不盡,他發誓說:“今後若能重見天日,我一定讓你為所欲為,決不防禦禁止。”韋氏聽後十分高興。這也為李顯日後心甘情願戴綠帽子當烏龜埋下了伏筆。李顯被廢后,武則天又立自己的小兒子雍州牧豫王李旦為皇帝,是為唐睿宗。武則天不再給皇帝權力,將李旦居於別殿,政事皆其決於武則天。載初元年(公元690年),李旦退位為皇嗣,武則天革唐為周,改元天授,自稱神聖皇帝。武則天稱帝后,李、武兩姓儲位之爭十分激烈,幾乎到了喋血宮門的白熱化程度。聖曆元年(公元698年),在狄仁傑、王方慶等人的勸說下,年事已高的武則天,召李顯回洛陽,九月,重立李顯為太子。雖然李顯不是當皇帝的料,但這一選擇卻符合士庶民心,同時也結束了李、武兩姓長達八年的儲位爭奪。總結李顯的一生,他曾兩度稱帝,卻懦弱無能,他一生都活在女人的操控之中,甚至戴綠帽子,也心甘情願。最終,還是死在了兩個他最親的女人手中。


HMSVICTORY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兩度在位。

中宗在位期間,恢復唐朝舊制,免除租賦,設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館學士,發展與吐蕃的經濟、文化交往,實行和親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保證了邊疆地區的穩定。由於唐中宗李顯庸弱無能,即皇帝位後,尊武則天為皇太后。裴炎受遺詔輔政,政事皆取決於武則天。

李顯是自商朝太甲以後的第一位兩朝天子,也是第一個復辟的“皇帝”,但是他昏庸無能,親小人遠賢臣,也無法控制宗室、權臣與皇后之間的爭鬥,是一位評價中下的中國歷史人物。然而武功方面,他派張仁願修建三受降城,鞏固了河套,嫁金城公主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在鞏固邊疆有一定貢獻。

中宗大和聖昭孝皇帝諱顯,高宗第七子,母曰則天順聖皇后。顯慶元年十一月乙丑,生於長安。明年封周王,授洛州牧。儀鳳二年,徙封英王,改名哲,授雍州牧。


求之


1.六味地黃丸,是種藥。但有人覺得,這也可以是個人。六位帝皇丸 指 唐中宗李顯。我把六位皇帝的順序給捋一捋。

首先是他爸唐高宗李治,後來他爸死了,就是他媽女皇武則天,這期間,他和他弟李旦(唐睿宗)都當過一會子皇帝,後來被他媽趕下去了。他媽死後是輪到他做皇帝了,很可惜他遇到了一個不錯的媳婦,把他毒死了。。。最不該生在帝王家啊。於是他媳婦立他兒子——李重茂當皇帝,做傀儡,這人稱作少帝。他媳婦想學武則天。。。不過。。。噔噔噔,又一個重要角色登場了,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李旦的兒子,李顯的侄子,六位都齊了。李隆基發動政變,他媳婦被殺,後來李隆基就當了皇帝。

這是一個精彩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