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餵母乳,浙江年輕媽媽查出乳腺癌,晚期!孩子才半歲……

小安,30出頭,半年前剛生了孩子,現在正在哺乳期。半個月前,小安因為左側乳腺腫塊迅速增大,還出現了發紅和疼痛,來到浙大婦院外科求醫。

然而,隨著一系列的檢查出來,結果令人扼腕嘆息...

哺乳期乳腺腫塊瘋長,一直以為是正常現象

早在結婚前,小安已經發現自己的乳腺腫塊了,雖然不大,但摸著會活動。她曾去醫院檢查過,懷疑是“纖維腺瘤”,沒進行處理。後來,小安懷孕了,隨著肚子不斷變大,這個乳腺腫塊也隨之增大,但小安依然沒有去理會。

半年前,小安的孩子降生,她開始母乳餵養。此時,乳腺腫塊開始瘋長,但為了寶寶的“口糧”,她咬牙堅持。

“我還以為這是哺乳期的正常現象。”小安說,直到最近,左乳有點“破皮而出”的跡象,她有點怕了,才決定到醫院看看。

剛接診時,陳欣醫生懷疑這位哺乳期的媽媽可能遇上了最常見的哺乳期乳腺炎、乳腺膿腫等問題。

但隨著檢查的深入,陳醫生髮現小安兩側乳房大小相差很遠,一部分皮膚還以為瘤體壓迫而紅腫發亮。情況嚴重,她立即安排小安住院,並要求她斷奶。

檢查出乳腺癌已是晚期

檢查結果令人扼腕,小安的乳腺癌已到晚期,錯過了最佳的手術機會。住院一週多的時間裡,小安的左乳已經出現破潰,腫瘤眼看呼之欲出,醫生覺得為她拆除這顆“炸彈”。

醫生說,小安得的這種“乳腺惡性葉狀腫瘤”是比“癌”更棘手的惡性腫瘤。而且小安的病情拖延太久了,康復之路不容樂觀。

“我們也唯有祝福她,希望可以有奇蹟。”醫生說。

分葉狀腫瘤是一種交界性腫瘤,最初是良性的,但它容易反覆復發,多次復發後會轉變為惡性。它與常見的纖維腺瘤一樣,剛開始時除了手術活檢,很難辨別種類和良惡性質。

通常當腫瘤出現“增長迅速”這個特徵時,就要當心是分葉狀腫瘤,尤其是在孕期。這種腫瘤可以從低度惡性轉變成高度惡性,也就是醫生們通常所說的“肉瘤”。

肉瘤和癌,都是惡性腫瘤,會轉移,會危及生命。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肉瘤比癌更可怕。

目前,所有的治療手段對於乳腺肉瘤基本無效。

乳腺腫塊成倍增大必須警惕

“不過在各種乳腺病裡,最常見的還是纖維腺瘤。它是良性腫瘤,青春期後任何年齡的女性都有可能得,18歲到25 歲的年輕姑娘尤其常見。”醫生說,得了乳腺纖維瘤,一般沒有特殊感覺,也很少出現疼痛或乳頭溢液等症狀,只是女性自己能摸到腫塊。

就目前的研究結果看,乳腺纖維瘤和乳腺癌並沒有直接關聯,癌變的可能非常低。大多數纖維腺瘤完整切除後不易復發,但年輕患者可能會在其他部位或者鄰近原手術區,長出新的纖維瘤。

不過在孕期,隨著局部雌激素的增加,乳腺腫瘤的癌變幾率也可能增高。

對於本就有直徑1.5釐米以上單髮乳腺腫塊的患者,醫生建議在孕前就做手術切除,待休息半年以後再孕育寶寶,以減小風險,“發現乳腺腫塊後去美容院按摩,或是怕影響母乳餵養不治療,都可能延誤病情。”

對於乳腺纖維腺瘤,治療手段只有手術切除,如果單發的腫塊在短期內突然出現成倍增大,就需要警惕分葉狀腫瘤惡變的可能。此時如果正好受到局部刺激或是懷孕,更要引起注意。

如何降低腫塊惡變的概率呢?

醫生建議,有乳房腫塊病史的女性,在孕前就到正規醫院乳腺外科進行評估,並聽從醫生的建議及時治療。如果是在孕期,可以選擇在懷孕3到6個月時進行手術切除,此時對胎兒的影響不大。

網友熱評:

@雲遮月:嘆息!希望老天能夠網開一面,讓孩子和母親不要分離。

@週一一:一直都很警惕,女人真是太不容易了。

@易成:為了自己和寶寶的天長地久。還是要經常地、及時地、早期地去醫院診斷。別拖久了、拖晚了,出現大問題!

點朵小花,希望奇蹟發生!

不要讓孩子和母親不要分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