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擴招福兮?禍兮?

3月4號,教育部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提出為拓展應屆畢業生就業渠道,緩解畢業生就業壓力,全國計劃擴招研究生約18.9萬,專升本擴招一倍,而2019年全國研究生招生大約80萬,這樣算來,今年研究生擴招幅度很可能超過20%。

這對於今年的考生可能是個好消息,雖然具體擴招人數受,專業、學校和地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畢竟擴招幅度較大,很多人還是能實際感受到國家這波政策大禮包的。但與此同時很多人,也會覺得研究生不應該以這麼大的幅度擴招,認為研究生教育應該講究精尖,而不能為了緩解就業,淪為宏觀政策的工具成分。研究生擴招利弊幾何呢?

回顧幾次類似今年新型肺炎的黑天鵝事件,無論是2003年的非典,還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我國都有貨類似的大幅擴招政策,但那時候研究生報名人數遠不及現在,考研人數的快速增長也只是近幾年的事。因此之前的擴招雖然幅度也很大,但絕對數量還是比較少的。但從歷史擴招來看,研究生擴招確實有作為政策工具的時候。

那這次擴招是否有會影響研究生教育的質量呢?個人覺得,影響是非常有限的,首先今年研究生報名人數比上一年增加了約51萬人,因此,就是有了較大幅度的擴招,實際的錄取比例變化也不大,與前幾年的錄取比例幾乎是持平的,再者教育部的文件也明確說了招生會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新興或者國家需求缺口較大的專業傾斜,這些新興產業在未來一段時間裡會有大量的人員需求,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國家的產業升級,也有助於勞動力向新興產業的轉移,優化勞動人口的結構。而且擴招以專業學位為主,我國的研究生分為專碩和學碩,所謂專碩,也就是我專業碩士,這個我過為培養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而設立的研究生教育,而學碩也就是是學術碩士,培養方向傾向於做科研,我們追求精尖研究生教育的實質是指學碩,而專碩就是為就業而生,如果通過專碩教育的學習,更好的滿足了企業的要求和個人的就業需求,我覺得,專碩教育就是比較成功的。這也就意味著擴招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影響我們追求的高質量研究生教育。而學碩可能更多是根據報考的情況適當的擴招。因此,擴招雖然幅度大,但對於更多考生還是要理性看待。

擴招會導致研究生學歷貶值嗎?這可能是很多在上研究生的學生抱怨擴招的原因,事實上研究生教育只是一個統稱,我們無法僅僅通過研究生這幾個字就判斷一個人的學歷價值,這就好比,我說一棟房子,但不告訴你具體位置在哪,你是無法判斷這棟房子的價值的。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西方國家人口不多,但高校數量眾多,與這些國家相比,我們國家的的高學歷人口所佔比例還是很小的。教育的本身目的是為了是個人更好的在社會存活,但並不是說可以讓每個人都達到自己夢想的目標,如果與讀研究生之前相比,你確實掌握了比之前更多的生存技能,且與你付出的代價相比,你覺得是值得的,那這個研究生學歷於你而言就是值得的。有人覺得研究生貶值了,其實不然,只是與早些年相比,研究生的層次更為豐富了,這才是科學的研究生教育體系,以前的研究生教育是斷層的,能培養出很多頂尖人才,但卻少有優秀的工匠。研究生教育並不僅僅是為了培養頂尖人才,而且其本身也有能力同時培養更多的優秀工匠。如果我們能正視研究生教育的功能,那麼即使研究生擴招了,你也應該會知道,自己手中的研究生學歷價值幾何,與此無關。

研究生擴招,對其他未提及專業影響大嗎?很多人可能會問這個問題,個人覺得,這與每個專業的自身情況有很大關係,有些專業可能已經面臨人員飽和的趨勢,或者行業已經有衰落趨勢,或者處於劇烈的轉型期,而很多學校現有的專業培養體系還未跟上更新,那麼這類專業擴招的可能性是比較低的。比如經管類專業,這兩年報考的大熱門,但行業人員需求已經趨於飽和,而且近年也已經有了轉型的趨勢。雖然考慮但龐大的報考人數,國家也不可能顧及這些專業,但這類專業擴招的幅度會很小。因此報考這些類型專業的同學,還是要有心理準備,面對激烈的複試競爭和慘淡的就業市場。

當然,讀研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最終還是為了就業,即使今年成成功考上了研究生,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今後幾年我國的經濟還會處在痛苦的轉型期,畢業後就業的形式也可能並不是這麼樂觀,只有研究生期間真正充實自己,掌握迎合時代需求的技能,才能真正讓自己在時代的洪流中立於不敗之地。

研究生擴招福兮?禍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