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早探农墒 不误农时

“到了,到了,就是那棵树的位置。”3月4日一大早,沈阳市浑南区气象局工程师董秋婷和同事来到浑南区东湖街道麦子屯社区的一块大田取土检测墒情,以便为春耕生产提供准确的参数。

春耕生产即将到来,辽宁省气象部门开展了人工土壤墒情观测,全省56个观测站的工作人员带着工具,纷纷走进田间地头。

“你看,这土色泽黝黑,表明含水饱和,之前下的两场雪很借力。”董秋婷分享着自己的经验,“2015年和2017年的这时候,也是这块田,取的土都是松散不成形的。”

取土有技术规范。同一地块要选四个不同位置,垄上和垄下各两个,每个位置还要分别取地下5厘米、10厘米、20厘米的土样,一共12个样本。

取土也是个体力活儿。董秋婷的两位男同事轮流钻孔,才把带刻度的铲子探到地下20厘米,土里还带着冰碴儿。他们解释,目前还远没到解冻的时候,从经验上判断,地下10厘米至100厘米仍是冻层。

在每个钻孔取完土样后,董秋婷和同事都要用土块将钻孔堵严。“这么做能防止大风把附近一片土壤里的水‘吹’干。”董秋婷说。

取完土样回到单位,董秋婷将土样分别称重记录,之后把土样放进专业的干燥箱。再过19个小时,她就能拿到土壤墒情的准确数据。

按规定春耕春播期间,像董秋婷一样的基层气象工作者,每5天就需到地里取一次土样,直至5月28日。“虽然看似重复工作,但我们觉得意义重大。土里水太丰损坏种子,太旱又不利于发芽,我们就是把握‘火候’的那个人。”董秋婷说。

辽宁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土壤墒情是农业生产管理对策中较为重要的农情信息之一,有助于指导农田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掌握农田土壤干旱和作物缺水状况,帮助农业部门抗旱减灾,及时采取相应技术对策,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分析获得的数据进行旱情预报,为各级政府做出正确的决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