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宿州灵璧调研国家“非遗”项目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宿州灵璧周家班调研团队“挖掘民族音乐,弘扬中华文化”今天我们团队随周计永老师去到了周家班唢呐孕育和生长的地方——菠林。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宿州灵璧调研国家“非遗”项目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宿州灵璧调研国家“非遗”项目

在周计永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有幸见到了周本祥和周本金老师,这两位老师都是周家班的第五代传人。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听他们讲述了周家班的历史、祖训和理念。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宿州灵璧调研国家“非遗”项目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宿州灵璧调研国家“非遗”项目


让我们记忆深刻的是周家的祖训:“盛世悦民,战时保身,拥一技之长,无惧荣辱沉浮。”这十九个字,简洁而不简单。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宿州灵璧调研国家“非遗”项目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宿州灵璧调研国家“非遗”项目


随后长辈们还给我们亲身演示了周家特色的演奏技巧,听说我们团队有个唢呐专业的小伙子,他们热情地给我们进行现场讲解和指导。起初由周本金老师一人拿唢呐给邱康驰同学示范,音乐的感染力量是无限的,接着周本祥、周计永老师也加入进来一起共同演奏。周本金老师把唢呐的或喜庆高昂,或低回婉转,都演绎的淋漓尽致。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宿州灵璧调研国家“非遗”项目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宿州灵璧调研国家“非遗”项目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宿州灵璧调研国家“非遗”项目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宿州灵璧调研国家“非遗”项目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宿州灵璧调研国家“非遗”项目



我们还观察到,周计永老师在演奏笙时,眼神几乎一直在关注着周本金老师,也一直配合着唢呐的旋律走向。我们了解到,在他们以往的演出中,唢呐通常都是相对自由的旋律,也有很大的即兴发挥成分在里面。这不仅是长久以来并肩而行产生的默契,更是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乐器角色中的热爱和纯粹。

(图文: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宿州灵璧周家班调研团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