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在运-20之后,是否有必要研发400吨级的战略运输机?

洪溅


有必要,400吨级的战略运输机直接对标安东诺夫-124了!这一数据甚至超过了美军的C-5“银河”运输机。在前几年的叙利亚战争中,俄罗斯就利用安-124在叙利亚境内短时间部署了大量军用设备,下图就是装载武装直升机和S-400型防空导弹的场景。运-20属于220吨级,可以说400吨级战略运输机将极大提升我国空军的战略投放能力。

运-20的服役已经是我国大型运输机的重大突破了,在此之前我军只能依赖于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的20多架伊尔-76。当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时,我空军甚至还需要向民航接客机。运-20的运载里能达到66吨,可以搭载主战坦克等装备,载重40吨时最大飞行距离能达到7800公里。这基本解决了我国在亚洲地区的战略投放问题。

而400吨级的战略运输机可以说比运-20拉开一个档次,例如安-124的最大载重能达到150吨,其货舱长36米,宽6.4米,高3.4米。在1982年至2004年间,共下线55架。安-124的翼展达到了73.3米,比波音747还要宽,搭载有4具推力在229.5千牛的D-18T涡扇发动机。其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拥有24个机轮。更为惊人的是续航能力,不需要空中加油就能飞1.5万公里。

更为吸引人的是安-124潜力无穷的装载能力,它的机身采用梨形截面,主翼为后掠式上单翼设计,在1985年时,一架安-124曾创下运载171吨的载重记录和10750米的飞行高度记录。而且它的货舱还能容纳“阿丽亚娜”火箭和国际空间站部件、小羚羊直升机、A380的中段机身、Pzh-2000自行火炮等。而且它一次就能运输最少7辆BTR装甲车。安—124让俄罗斯拥有强大的战略部署能力,例如在短时间内完成S-400的防空导弹部署,对土耳其形成强大的震慑能力。


航空之家


200吨级的运-20刚刚小批量生产、服役,大家又开始关注400吨级重型战略运输机了,表明国民对强军建设的关注度在快速提升!可以明确的是,从满足空军建设及国家国防战略发展、利益保障等需求方面,400吨级战略运输机是必要条件!

未来重型战略运输机效果图


运-20运输机目前正在开足马力量产,但还算不上是一款真正的战略运输机。

运-20运输机是我国西飞公司基于伊尔-76运输机研发的一款中型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约220吨、最大载重量约66吨、最大载重量下航程约4400公里。从性能参数来讲,运-20是一款相对比较全面的运输机,能够运载一辆重型主战坦克进行中等距离投送,另外,也可以搭载一定规模的空降部队进行中远程距离投送,对于我国空军目前极端缺少中远程运输载具的现状而言,运-20的入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局面。但是运-20还称不上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运输机,研发更大载重量、更远航程的真正的战略运输机符合我国发展需求。


世界各主要战略运输机与客机的对比

400吨级战略运输机,有效运载量应在120吨左右,对于目前装备的主战坦克来说,一次性可装载2辆,同时,还可以保证拥有6000公里以上的航程,如果装载1辆主战坦克的话,应能够有8000公里以上的航程。对于我国不断扩大的海外利益以及大量侨民,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还可以动用远程战略运输机进行海外撤侨、撤回重要物资等。而目前装备的运-20或者伊尔-76运输机,不论是载重量、还是航程方面,都无法胜任远程、大载重量的任务,例如当年的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等,从国内内陆起飞都无法直达目的地,如果装备了400吨级远程战略运输机,在遇到类似情况就可以游刃有余了(当然,也可能需要刷上民航等标志,你懂的😂)!
运-20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只能说是暂时缓解目前的需求

目前唯一拥有完善空中战略运输能力的国家只有美国一家,俄罗斯也有远程战略运输机,但是装备规模远无法与美国相比!美国装备的战略运输机主要包括C-5“银河”、C-17“环球霸王”两款,也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为突出的两款战略运输机,总数量在350架以上;俄罗斯装备的战略运输机主要有安-124、伊尔-76各种改进型等(勉强算是战略运输机)等,但是装备数量上要比美国低一个量级。类似C-5或者安-124这样的远程战略运输机是我国下一步战略运输机研发的目标。
体型庞大的C-5战略运输机



美国C-5战略运输机机群

战略运输机的需求和数量规模,与一国整体国力和海外资产规模应相互匹配,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和资产规模也在快速增长,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架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运输机,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在运-20成功研发的基础上,研发新一代重型战略运输机势在必行!
希望国产重型战略运输机早日成型!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威呐解析


当然有必要,而且很有必要!我国要想拥有战略投送力量,光靠运-20还远远不够,必须有对应的战略运输飞机!我国运-20的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超过66吨,航程大于7800千米,和同级别的相比是很不错,但是要和安-124、C-5相比还差的多!

C-5最大起飞重量380吨,载重超过130吨,航程大于13000千米。安-124最大起飞重量405吨,最大载重150吨,最大航程15000千米。从数据可以看出两者运输量都超过了100俄吨以上!在近期的实战运用中,安-124体现了不俗的运载能力。叙利亚战争期间,俄军出动了数10架安-124运输机,开展了上百次起降任务,为叙利亚运输了近1.4万吨战争物资,包括S400放空导弹,T90主战坦克等一大批先进武器装备,帮助叙利亚在短时间内稳住了局势,并展开了反击!7月12日出口土耳其的首批S-400防空导弹系统组件也是动用安-124从俄罗斯起运,于当地时间12日运抵土耳其。7月27日,一架乌克兰的安-124从美国本土起飞,一次性为印度送来4架美国生产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C-5可以向全球运送美国现役全部主站装备,一架C-5B可运载2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或16辆 3至4吨卡车,或1辆M1坦克和2辆布雷德利装甲车,或 6架AH-64A 武装直升机,或10枚潘兴式导弹及发射车,或35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美国如果将1.5万名士兵运送至欧洲,仅需42架C-5,便能在13个小时内运送完毕。这些是运-20/伊尔-76/C-17等无法做到的!所以我国的战略运输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和美俄战略运输机的差距还有很大!非常有必要研制400吨级乃至600吨级的重型战略运输机!


名小明


先看看现在装备400吨级重型运输机的国家,就只有2个美国和俄罗斯,分别是美国的C-5“战略运输机”和俄罗斯的安-124“鲁斯兰”战略运输机,安-124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405吨,最大载重量150吨,C-5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380吨,载重量130吨,两者皆可载重60吨做洲际飞行,就是说可以搭载一辆T-90或M1A2洲际飞行。

同时美俄也有这样的战略需要,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唯一的驻军基地,也是军事盟友,自叙利亚战事以来,俄罗斯一直通过空运和海运向叙利亚支援,而在苏-24被击落后,俄罗斯就马上紧急部署了S-400防空导弹,S-400地空导弹所使用的底盘为MAZ-7910轮式重型越野车,伊尔76根本装不下,只有安-124可以,安-124将一个营整编制的S-400防空系统火速部署到叙利亚,安-124立了大功。

那么中国有这个需求吗?先看看中国受大飞机的限制。2011年叙利亚撤侨,空军派出4架伊尔76运输机,持续飞行12小时,穿越阿拉伯海和红海,跨越6个时区、8个空中情报管制区,中途要在卡拉奇和喀土穆加油,因为航程不足,如果是有安-124这样的飞机,可以减少到2架,而且单程途中不用加油,更大的航程可以绕过更多的空中情报区。

中国目前没有强烈研制的400吨级运输机的需求,但是不代表未来没有,毕竟随着一带一路以及国人大量出海,中国的利益将遍布全球,现在可以先把运20的产量提升上来,同时预研400吨级战略运输机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如20吨级高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大直径机身加工技术等等。


巴尔干尖刀


前几天执行运送解放军医疗队去武汉支援“战疫”任务的空军运–20战略运输机。从支援的运–20运输机生产序号来看目前已经有16~20架运–20已经服役了(含原型机),从数量上来说还远远不够,至少要有200架才能满足空军的需求,这还没包括要由它机身改装的其它特种机型。所以,运–20还需要很多的生产批次。

从飞机的运输能力来说运–20是200吨级别的大型战略运输机,换装涡扇–20发动机后载重量在65吨左右,这个运载量的机型是目前世界上战略运输机型当中最受重视的机型,因为从航程、机场适应性和运输成本来说这个机型是最为适合通用运输使用的,它既可以在大城市、大型空军基地的高标准机场起降,也能在野战跑道是起降,大大的提高了空中运输的效率。


美军C–17运输机在野战机场降落,战略运输机机场适应能力越强它的使用价值也就高,就可以距离前线更近,就近进行空中对地面补给,更有效将人员和战备武器支援前线战斗当中去,对战斗力的提高更有帮助,所以运–20和C–17、伊尔476都是受大国空军最重视的机型。
但,200吨级别的运输机在使用过程中仍然会有运载能力不足的问题,比如说:运输一个可独立执行任务的中远程导弹防空营连(3辆发射车、1辆警戒雷达车、1辆火控雷达车),由于雷达车、导弹发射车属特种车辆都是超长超重的装备,需要4~5架200吨级别的运输机才能将它们空运到任务区,这就大大的增加了运输成本和飞机的使用数量,而这个时候400吨级别的运输机就体现出来了优势,由于有比200吨级运输机更长更宽更高的机舱空间,400吨级运输机可以将防空发射车/雷达车同时装运,这要比200吨级别的空间利用效率提高了很多,空运一个防空连2架就够了,架次减少更是降低了勤务保障要求。

图片上有4架伊尔76大型运输机、1架安22超大型运输机和1架安124超大型运输机。

由于超大型运输机有更大的运输能力,我国在完成运–20大型运输机的研制之后,原则上来说确实很有必要在400吨级别运输机上也要有建树,集中科研力量研制该级别的运输机,但400吨级别的超大型运输机在通用运输方面的使用上并不经济,而且它的勤务保障要比200吨的更耗时耗力,保障成本也搞的多,在战略运输当中对于机场的要求也更高,不能在野战机场起降,这就大大的限制了它的使用次数,虽然它要比200吨的运载能力提高一倍,但只能在条件允许的机场起降,这就有可能离前线有更远的距离,卸货之后仍需要大量的运输车队转运到前线,在时间上会有较长的拖延,从而导致运输效率的降低。



也正是400吨级运输机使用不经济,所以美俄两国空军虽然都有较大数量的C–5或者安–124,但在使用上仍然以C17和伊尔476为主,前两者目前都处于“半退休”状态,从目前战略空运需求来说,运–20可以执行全国所有区域的任务,对于400吨级别运输机目前的需求并不大,研制工作可以推后或者低速进展,当前主要的工作还是完善运–20运输机的各型指标,特别是尽快的安装上国产的发动机。

做任何事情都有脚踏实地,而不是好高骛远!


皇家橡树1972


大是一种能量,可容纳和投送任何的大型装备,从重型直升机到重型坦克,甚至中型运输机。以俄制安-124运输机为例,一次即可把一个S-300防空导弹连,齐装满员地投送到万里之遥。

美国空军维持55架C-5M战略运输机,作为干涉和插手全世界地区事务的利器,远大洋彼岸,随时随地可以把陆军重装师投送到地球任何角落。二者都可以一次性运输3辆重型坦克,而运-20只为1辆。要以快制快,真正做到快速反应,只能投送人员不成,还应有快速投送重型装备的能力,而空中运输正是目前所有投送手段中最快的。

我国领土广袤,要有效加强国家安全,维护地区稳定和核心利益,反恐处突,威远绥酋,离不开更大的运输机支持。我们常愿意说的话,虽远必诛,有了战略运输机,才能达此目标。就是执行人道救援的任务。

今天我们的生意做遍了全世界,比如2011年叙利比撤侨,伊尔-76要在沿途经过地面加油才成,而有了400吨级大飞机,真正的大飞机,不降落,不进行空中补受油,亦可实现。执行救灾任务,时间就是生命,战略运输机可以容纳和装载更多更大型的救援物资,作用巨大。

发展超大型运输机,可拉动航空产业升级,当我们有能力发展之时,机制、人才和资金悉数到位,不发展这些又该干什么,如西飞的所说,不只400吨,包括600吨级,我们也会全力以赴。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明朗的技术春天,该进则进,唯有一往永前。


魂舞大漠


我认为研制400吨运输机需求不迫切,但有更好。美国的C5和苏联的安124的出现,是因为当时空运理念所致,那个年代的空运理念是超远距离运输采用非枢纽机场——枢纽机场——枢纽机场——非枢纽机场的模式,C5和安124都是担负枢纽机场——枢纽机场运输的,然后再用C141、伊尔76、安12、C130从枢纽机场运至非枢纽机场或者小机场。不但军用空运是这个模式,民航运输也是这个模式。波音747、空客A380就是担负超远距离枢纽机场之间客运的,然后再用波音737和空客A320从枢纽机场运至非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现在这种空运模式已经发生变化了。美军C17运输机出现颠覆了这一模式,C17是在超远距离两个点直接空运,从美国本土直接运至前线机场,不再经过枢纽机场倒运了。民航业也发生了变化,国际空运的枢纽机场理念淡薄了,波音787、波音777、空客A330、A350现在都担负两个大城市机场的直线运输,不需要经过特大型枢纽机场转机了。而且民航业现在还有个现象,随着燃油价格上涨和航空发动机技术越来越成熟,四发宽体客机已经开始淘汰了,国际空运的主流都变成了双发宽体客机。综合上述,400吨级的大型运输机对于客运已经没有需求了,货运方面还是有需求的,400吨级运输机能空运超重超长超宽设备,这一点是200吨级运输机不具备的。研制400吨级运输机成本巨大,最好是与俄罗斯合作,在安124基础上技术升级,合作生产,这样更经济。


conan888


必须有。

我们在运输机这块一直有着不小的短板,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60吨的运20使得我们在大型运输机方面与欧美缩小了差距,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空中多用途平台。

但是,为了实现大国梦想,光有运20是不行的,毕竟60吨的有效载荷,要想实现武装部队特别是装甲部队全球大范围机动,还是比较吃力的。而美国有最大起飞重量380吨左右的C5,俄罗斯有最大起飞重量400吨左右的安124,这都有利于提高成建制部队的运输效率。

以美军C5“银河”为例,其最大起飞重量380吨左右,最大载重量130吨左右,比运20整整翻了一倍。运20大小体型和美军现役的C17相仿,单看还没感觉怎样,可能还挺威武雄壮,但是和C5这样的国外老王比起来,那就明显小一圈了。


因此,要想完成大规模运输任务,光靠200多吨的大型运输机,效率还是不如一步到位的重型运输机,特别是在运输更多、更大的定制件和非标件方面。所以,对于我国,应该说还是很有必要去研制400吨级的运输机,以便更好地结合国家战略掌握军队主动权,为国防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当然,从头开始再研发一个400吨级的中国C5,恐怕还有不少路要走,特别是在更先进的涡扇发动机方面,但是我们对此还是满怀信心!


深蓝防务


中国空中运输得需要三驾车马车,第一驾马车已经有了,那就是运9,中短途运输,可以改造成多种平台,比如预警机,电子侦察机,等等一系列特殊飞机。第二驾马车也有了,那就是运20,以前我们进口的是伊尔76,数量不多,够用都谈不上,运20改变了我国不能制造大型运输机的历史,中长途运输,战略投送,改造能力强,未来可能出现运20版大型预警机,加油机,侦查机等等。现在就差第三架马车了,没来的运30或者运40,超大航程,宽体,洲际投送能力,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会看见的。


在回眸一遍你


您好,军武杂谈为您解答——未来一段时间内不需要。

长期来看是肯定需要的,毕竟“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200吨级的战略运输机实用性较强,一般的民用机场和部分条件下的野战机场都能够支持其进行起降作业,而且其货仓规格也能够携带目前中国陆军主要的主战装备。

而即使是改装为空中预警机和空中加油机,以200吨级运输机的体量和运载力来看,也满足了改装的需求。

400吨级的运输机就属于超级战略运输机了,这类运输机虽然规格更大,单次的运载量也很可观,。但是相对的,400吨级运输机的采购成本和使用成本太高了。

而且400吨级的运输机使用范围就很有限了,需要更长且更为平坦的机场跑道。随着整体规格的扩大,机动性会下降,更容易成为敌方的攻击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