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有的电影中战机被导弹锁定后抛干扰弹仍然挣脱不了导弹?干扰弹对什么样导弹才有效?

东海最帅小郎君



F-22战斗机正在释放“红外干扰弹”,现代战机在5000米以下空域飞行威胁最大的就是“红外制导”的地空导弹、战斗机进入到20公里之内与敌处在“狗斗”时,最大威胁也是“红外制导”的空-空导弹!也正是红外制导导弹的巨大威胁,现在各种战机包括:直升机、运输机在内所有军用飞机都要在尾部装有“红外干扰弹组”,当红外制导导弹来袭的时候将它们释放出去。
现代红外制导引导头的感光元件是由“锑化铟”

制成,采用128×128基阵布置,就和蜻蜓的“复眼”一样,灵敏度非常高!从理论上来说“红外干扰弹”对21世纪之后出现的新型空-空格斗弹的干扰效果不佳。

但是,“红外干扰弹”是目前各种战机应对红外制导导弹的唯一手段,就是利用“干扰弹”所发出的光和热,掩盖战机发动机尾喷口废气所产生的红外线和热量,以达到欺骗和干扰红外制导导弹的引导头的目的,从而摆脱它的跟踪。
红外干扰弹以“组的形式”布置在战机机身不同的位置,比如:苏27/30就将96枚干扰弹布置机尾部。干扰弹的“光热燃烧剂”通常是:镁粉、硝化棉…这类的易燃物品而且要混装,当干扰弹抛射出去后,硝化棉首先被点燃,然后再点燃镁粉,就会形成高达1000℃以上的温度和亮光、烟雾,这个温度肯定超过了战机发动机尾喷口的温度。


红圈里就是F-18
战斗机红外干扰弹组布置的地方。
C-17 战略运输机去战区执行任务时,在起飞和降落阶段都要是否干扰弹,就是防肩扛式导弹的打击,在300~3000米这个高度是非常危险的!

红外线制导的导弹家族当中的一大分支!不单单是防空导弹和空-空导弹,反坦克导弹、空地导弹…多了去了!而现代武器装备只要安装了发动机就会产生热源和红外线,而红外制导武器就是跟踪这个热源将目标击毁,怎样降低己方武器所发出的热源和怎样干扰敌方的红外制导装备一直是各国军方研究的重大课题。


皇家橡树1972


干扰弹主要分为干扰雷达的箔条干扰弹和干扰红外制导导弹的热焰干扰弹。一般来说,箔条干扰弹的作用主要是干扰主动雷达的空空导弹,箔条干扰弹起发挥作用的时机是:在敌机雷达停止跟踪,而由导弹的弹载雷达开启时。热焰弹起作用的时机是:空空导弹对本机紧追不舍时。


之所以抛干扰弹之后干扰无效的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来袭的空空导弹采用的是红外成像导引头,干扰弹是无用的。第二:来袭导弹是由敌方战机或者地面雷达始终制导的,箔条干扰弹也只起到短暂的效果,等到飘落之后也不起作用了。如果说,使用热焰弹干扰雷达制导导弹,使用箔条干扰弹干扰红外制导导弹这种错误的操作,一般是不会出现的。

先来说箔条干扰弹

箔条干扰弹主要就是雷达的,其弹膛内装有大量箔条丝,而箔条丝是由金属箔,金属丝或涂覆金属的介质制造的。当使用时,箔条干扰弹箔炸开后,箔条丝散布成云状并低速降落,对敌方雷达信号产生散射,使其不能正常工作。

现在的空空导弹基本上都是主动雷达制导的,基本作战过程是当本机雷达探测到目标时,等到进入导弹的射程时,发射导弹。前阶段,是由机载雷达对导弹进行制导,等到了导弹的弹载雷达探测范围内。弹载雷达开机搜索跟踪目标,载机脱离,这就是最后阶段。当面来袭导弹时,被攻击者往往先进行大机动试着摆脱导弹的追击,不行的话。等到两者接近时,发射箔条干扰弹,同时进行大机动。当然了,要迅速拉开与箔条干扰弹的距离,以防导弹爆炸时产生的碎片伤到己方。



再来说热焰干扰弹

热焰弹主要是由燃点较低的铝镁等金属制成的,当使用时,通过释放这些金属让其迅速燃烧产生大量的热,以迷惑空空导弹。只不过热焰弹只能干扰非红外成像制导的导弹,对红外成像制导的导弹没有太大的作用。


热焰弹主要是用来干扰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的。在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出现以前,使用热焰干扰弹时还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当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出现之后,热焰弹的干扰作用就不大了。因为红外成像制导导弹锁定的是战斗机的热影像,导弹会追着战斗机跑,根本不会受到热焰弹产生热量的影响。所以说,热焰干扰弹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影响非常小。

无论是箔条干扰弹,还是热焰弹都是战斗机的自卫手段之一,随着导弹技术的提高战斗机的生存力是逐渐下降的,所以才会出现隐身战斗机。(图片来自网络)


江山何沉


如果没干扰到,战机必死无疑。格斗导弹过载在四五十个G,战机最多七八个,也就是拐歪的话,你根本拐不过人家


海涛251147282


你这个是过去的防御系统。所谓红外干扰弹和箔条干扰弹。最新的是激光干扰防御系统。就是用激光干扰红外影头。这些东西只有少数国家现在装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